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疑就是创设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的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设疑贵在“巧”,“疑”设在学生不以为疑的地方,就能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激起自主思考和积极探究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设疑一般设在教学的开头,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结尾,教学的衔接之处,以及较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一、教学之初设疑,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如果教学能从提问、设疑开始.那么,学生渴望解决问题的愿望就越强,思维也就越活跃,学习的自觉性也就越高。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设疑,能够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能完善知识链条,形成知识网络,为下次教学作好铺垫。本文旨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设疑技巧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创境设疑,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必须遵循教材的认知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新旧知识逻辑发展关系最密切处创设情境,设置疑问,为学生创设“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处在一种欲知不能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完成生物学知识传授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措施很多,下面笔者仅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探索体会。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引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古人云:“学贵思疑”,又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好的设疑或点化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好奇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应成为发展学生智力的阶梯。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密切相关。为此,我十分注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抓住教学过程中的五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新课预习,体现一个“疑”字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产生探索心理,才能对学习发生兴趣。设疑引思,以知识为中介,在教学伊始设置疑问,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改革的主要方向。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数轴上作2、3、8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打破传统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以“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和“师生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新课时,让学生自己在作数轴的时候,能在“讨论、交流、补充”的合作过程中学习,主动地“探索、发现、获取”新知识,并能正确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贵在寻求疑问,对疑问挖掘得愈深,学习的进步也愈大.因此,教师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有效的巧妙设疑,借以激发引导学生去求疑解疑,无疑是帮助学生解决认知矛盾的一条捷径,我的做法是;1.在授课伊始设疑旨在引导学生入“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授课伊始适时适度地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创设疑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疑境之中去求疑解疑,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时,向学生提出不上山可以测山高,不过河可以测河宽之类问题,学生想那应该怎么,教师趁机引入新解直角三角形,由已知边角求未知边角的过程.这样做,不但使学生注意力快速自然地聚到焦点上,而且还搭桥引渡,营造一个极为有利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学好这一章的兴趣.2.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疑,首在快速突破中心一般来讲,教材的重、难点处多是教材的中心所在,课堂的教学重点也应围绕这个中心.教师若按教学常规而平铺直叙地分析处理教材,学生多易因心理疲劳而打不起精神.此时不妨另辟蹊径.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疑,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做往往会收到意外的功效.如在处理“倒溶液”部分的应用题时,学生自来就觉得应用题难,倒溶液就更糊涂了,而教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认知主体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情境创设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0.
设疑,就是创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之中。当今创新教育已是主潮流,怎样设疑才能真正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我们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能促使学生思索,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设疑才是成功的设疑。根据此要求设疑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