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一、现代人的两个生长家园 杜威说:“教育即生长”。①生长,要有生长的家园。现代人拥有两个生长家园:“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生活世界是我们在自然的生活态度中所能直接感知的世界,它是个人和群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正如胡塞尔所言,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②科学理论所描述的逻辑上客观有效的科学世界是人在生活世界的活动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理性视城,因此,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理性沉积物。人为了进一步把握生活世界诸般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理…  相似文献   

2.
李自芳 《文教资料》2008,(36):74-75
教育自独立成一门专业的研究领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由生活世界开始,到远离生活世界的过程.反思当下教育,本文作者提出,教育应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3.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4.
郑莹 《中学文科》2007,(2):20-22
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是现代人成长的园地。传统教育将两者隔离开来,从而导致教育教学的不完整。课堂教学理应融通生活世界,让师生在共同面向生活世界的前提下促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有效和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战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也出现了一派兴旺景象,人们普遍对教育前景看好。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及《教育的经济价值》的发表更使人们对教育信心百倍。然而,正当人们过分乐观之时,《世界教育危机》的警告震动了国际教育界,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广泛的争论与反思。那么,世界出现了哪些教育危机?这些危机对我国有何启示2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做一初步探讨。世界教育的种种危机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ICED)副主席菲力浦·孔布斯(philip. H.Coombs)在1967年首次向世人发出了教育出现危…  相似文献   

6.
教育情报对于教育决策、教育管理、教学组织、教育研究及其他各项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在教育信息化(情报化)环境下,美国、苏联、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等国际教育组织十分重视教育情报的组织与开发,以求推动世界范围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一、国外教育情报的组织机构许多发达国家和国际教育组织根据各自的发展目标和区域实际,分别建立起了本国范围或国际范围的教育情报专门机构,积极进行教育情报资源的组织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开始的时间历来说法不一。王国维主编的《教育世界》标志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开始,王国维是我国比较教育的奠基入。比较教育研究在我国迄今一百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生活世界理论被教育研究者移植到了教育领域,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成为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流行的教育信条。然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不仅在逻辑上表现为命题陈述的模糊不清、命题推理的漏洞百出,而且在教育实践上表现为有效性的缺失,即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却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面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所带来的理论困惑与现实中的教育危机,教育研究者需要划清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的边界,重构教育生活,显现教育世界的真实图景,还原一个真实的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9.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是怎样界定的?教育是怎样"回归"生活世界的?胡塞尔、哈贝马斯等教育家对"生活世界"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要正确理解"回归",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与生活相互统一,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10.
哲学的思维方式直接关系着我们对问题的态度,在现代哲学从科学世界观向回归生活世界的转向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及时重新理解教育问题,并把这种变化带到教育实践当中,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哲学视野的转变过程,及在这种背景下对教育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的20世纪,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功利主义,其目的是唯经济功利,其手段是唯工具理性,在功利主义教育的框架中,德育没有它的存身之地,道德教育的根基在本真教育中,本真教育是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和技能,又导以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既使人懂得何以为生,又使人懂得为何而生,拥有人所特有的意义世界,教育,道德教育在建构人的意义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当代教育向本真回归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人类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代哲学变革的主题。回归生活世界,是要把教育世界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失落中唤醒,也是基于对自身存在合法性危机的反思,也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和最为根本性的任务。教育研究必须究问诸如教育回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教育脱离生活世界带来了什么后果,教育和生活是否等同等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世界公民"最早蕴育于古希腊哲学中,经过夸美纽斯、康德等人,不断将"世界公民"思想融入教育思想的努力尝试。在20世纪中期,世界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世界公民教育",使得"世界公民"教育思想最终正式生成。  相似文献   

14.
“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世界公民”最旱蕴育于古希腊哲学中,经过夸美纽斯、康德等人,不断将“世界公民”思想融入教育思想的努力尝试。在20世纪中期,世界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世界公民教育”,使得“世界公民”教育思想最终正式生成。  相似文献   

15.
从人类活动的时空限定性出发,基于人与知识文化关系,抽离出日常生活世界、科学生活世界与教育生活世界,并论述了教育生活世界具有难以察觉的虚拟性或者说模拟性、充满浓厚意识形态与道德价值观意味的符号、情感性与容错性的管理或控制、一定程度的时空隔离四个显著特征,最后拷问学校教育会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儿童的生活世界是独特的,成人不应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生活世界,而是应理解儿童的生活世界。教育呼吁关注儿童生活世界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介绍的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英文缩写为IEA)组织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该项目始于1987年,按设计,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987—1990年底和1991—1994年。参加合作研究的国家有美,加、德、日、新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于1988年底参加了该项目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