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兰州晨报》、《羊城晚报》、《新京报》三家都市报为样本,采用量化内容分析法,揭示了都市报关于当代大学生报道中存在的偏颇以及对大学生整体形象的扭曲。内容分析的结果表明,有关大学生负面的报道共占了这些都市报57.7%的内容,这种报道,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正确认知,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形象,这对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会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择《兰州晨报》、《羊城晚报》、《新京报》三家都市报为样本,采用量化内容分析法,揭示了都市报关于当代大学生报道中存在的偏颇以及对大学生整体形象的扭曲。内容分析的结果表明,有关大学生负面的报道共占了这些都市报57.7%的内容,这种报道,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正确认知,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形象,这对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会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理想积极形象与实际积极形象进行研究,探究理想形象与实际形象的差别。选取广州市的大学生、大学生父母以及社会工作人员共22人进行开放式访谈;再结合访谈内容形成问卷,选取同类被试374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在对积极大学生理想形象与实际形象的评价中,在能力方面的评价一致的;而在知识素养、价值观、人格特征、言行举止、服饰穿戴等方面的评价则有不同。大学生的积极形象状况比预期良好,要进一步客观良好的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形象需要社会、媒体、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国家形象观教育的建构与意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形象观教育是依据新形势提出的新概念,其实质就是国情教育在新时期的表现,当代大学生是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主要施动者,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的来说应该肯定当今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大学生们又失去了某些不该丧失的品质.日益世俗化、个性化,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日益下滑,大学生的形象问题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良性发展,如何挽救当代大学生不断下滑的形象,也许才是如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与女性形象塑造相对应的是唐爱情婚姻传奇中士子文人的自我关注和自我设计.与女性形象特征相比,男性形象之间虽然遭遇不同、结局不同,但却反映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我们在读唐传奇时,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女性形象更为鲜明、活跃,更多的体现了个体特点,而男性形象在体现个体特点时,则显得模糊、单一,更多地体现了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7.
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2003年至2007年间<人民教育>杂志"名师人生"专栏中所报道的68位典型人物为样本,从生理形象、知识形象、学科形象、业绩形象、事迹形象等5个方面,对我国当代优秀教师的总体形象进行多维透视,结果显示当代优秀教师典型形象的总体特征是:中年教师在当代教师群体中地位日益突出;优秀教师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学历是评定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之一;语数外主干学科的教师是优秀教师的主体;教师群体的"专业化"、"专家化"已经成为教师形象发展的主要趋势;当代优秀教师正试图向反思课改、勤奋科研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个人成长,间接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朝气蓬勃、最有青春活力、最锐意进取的群体.国家繁荣强盛、社会文明进步离不开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明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用美育塑造当代大学生自身形象,是体育教育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依据体育所具有的多方面功能,初步探讨了美育对当代大学生自身形象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背景下,个体的社会形象越来越重要,逐渐被视为个体素养和道德水准的体现。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尤其是交际活动的重要介质,是个人及其所代表的组织、团体的一张名片。人的社会形象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双重属性。我们可以通过注重个人言语、注意重诺守信、参与公益活动来建构人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