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今天和大家一道观看省有线台的《中华影视名人寻访录》,如果要说对它的评价,就是我刚刚在本子上写的那句话:“这是一次成功的新的尝试”。我感到这不仅对有线台,而且对整个电视文艺节目来说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现在,电视有无线台、有线台,台已经不少了,我不希望办成一个样,要有区别,有特色,如果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个样,那有什么看头?!我认为无线台是以宣传为主,主要是政治宣传,这是主要任务。有线台的任务也是宣传,但可以增加娱乐性,节目可以搞得更活一点,使大家都喜欢看。过去我们拍的一些自办节目,质量不太高,专…  相似文献   

2.
研讨会开幕那天,我提出了一些问题,大家已经都基本上回答了。现在,我也无非是来总结一下大家的这些意见。第一点,经济台的出现,是经济改革的一个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产物,是应运而生的。这一点大家看法都是一致的。因为人民台原有的节目不能够完全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适应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就需要有一个专门来进行经济宣传的电台。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历史,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出来的,这是由客观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不  相似文献   

3.
真、善、美,就是我全部的主题,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三题合一,产生瑰丽形象。——莎士比亚广播剧作为听觉艺术,这是广播剧艺术的特点和特殊性,但同时这也是广播剧艺术本身的局限。因为广播剧闻其声却未见其人,所以广播剧要求用耳朵来编剧、来导演、来演播,一切都得围绕着“听”来进行,忽视了这一点,恐怕是搞不好广播剧的。  相似文献   

4.
翻开每日的报纸,我们很容易发现诸如“记者昨日获悉”、“记者昨日从某某处了解到”、“记者昨日看到”等等,看似时效性很强、实则并无新意的新闻.因为这些“昨日”大多都是记者硬贴上去的.新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新鲜,而写新闻要有新闻由头则是最起码的原则,因为没有新闻由头的“本报讯”与其说它是新闻,倒不如说它是理论文章或工作报告更确切一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记者常常会错过采访新闻的最佳时机,以就是发稿的新闻由头已成了明日黄花,而这些新闻现在看起来仍有一定的价值.怎么办?这就需要记者再回到事件中去,了解它的新变化、新发展、新动态,找到新的新闻由头.这时才能开始撰写“本报讯”.但有的记者却不愿意这样做.为了省事,也为了提高所谓的新闻时效性,他们往往把自己的采访时间(昨日),当作新闻发生的时间.殊不知新闻发生的时间与他们何时去采访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记者的主观采访行为发生之前,新闻  相似文献   

5.
赵波 《出版参考》2011,(10):11-11
现在谈裸婚,真的需要勇气,因为没有物质基础,谁跟你谈婚姻和家庭呢?可是,我们的父母辈们不都是裸婚过来的吗?也许你可以说因为当初人人都裸婚,大的社会环境就是如此,他们裸婚并不代表他们甘心情愿,也不代表因为不怀一点物质欲,他们就比我们简单幸福。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相似文献   

6.
男人成了问题。首先是社会对他性别意识的怀疑,这与现代男人的审美观有莫大的关系。以前,美的概念就是“力和运动”。男人,必须是有力量并且精力充沛。但现在,公众传媒对男人的美的审判已经背离了传统概念。占领人们眼球的一众人等都是些窈窕美男,花枝招展,沉鱼落雁,搔首弄姿——真所谓阴风四起,色气逼人。你很难说他们不漂亮,但你也很难心悦诚服地说他们是美的。  相似文献   

7.
现在谈裸婚,真的需要勇气,因为没有物质基础,谁跟你谈婚姻和家庭呢?可是,我们的父母辈们不都是裸婚过来的吗?也许你可以说因为当初人人都裸婚,大的社会环境就是如此,他们裸婚并不代表他们甘心情愿,也不代表因为不怀一点物质欲,他们就比我们简单幸福。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相似文献   

8.
赵光  李宏宽 《新闻传播》2006,(10):47-47
艾丰先生在讲到新闻语言时,在提出了“新闻语言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的问题时给了肯定回答,即: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它应该具备“真诚”的素质。 新闻语言为什么要“真” 大家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特点,这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这里讲到的“新鲜”,主要是由新闻的内容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艺术家们都一再重复这样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一点,人们很容易形成共识。宣扬典型,从本质意义上讲,就是要贬抑假、丑。恶,褒扬真、善、美。怎么去发现美呢?“并非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青蛙,但是有青蛙的地方总会找到水。”《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中的这句名言,不仅给那些因发现不了美而困惑的人指点了迷津,而且也为渴望发现美的有志之士总结了规律:这就是,“到有青蛙的地方”总会找到水。因为,水能够离开青蛙,青蛙却离不开水。(二)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依赖关系,酷似青蛙与水须臾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10.
跨入公元2002年,有一个词陡然闯入我们的视线。它就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病历档案”。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接触过它、拥有过它。而说它陌生,是因为恐怕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不会真正地了解它。不仅是因为我们不认识病历上的“天书”,更因为我们曾经甚至无权查看我们自己的病历档案。 《规定》、《条例》引爆“热点” 把“病历”重新“抛”到我们面前的是国家的两项法规。 首先是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简称《规定》)。它明确指出:因医疗行为引起的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换句话说,那就是如果医疗机构无法向法院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证明自己“清白”或没有过错,那它就将承担败诉的责任。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11.
对“知识就是力量”的双重否证戴茂堂《“知识就是力量”吗》争鸣之八“知识就是力量”曾经是一个几百年来响遍欧洲、响遍世界的口号,然而处于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什1却必须将它否弃、埋葬。有鉴于这一口号仍就那般地风风火火,我们甚至主张必须将它深深地埋葬、彻底地否...  相似文献   

12.
晓红 《今传媒》2004,(1):46-46
我爱媒体,那可是一点都不掺假的。因为媒体大到胳膊、腿,小到她身上的细胞,“每天都是新的”。抚摸着她,就是抚摸着潮流涌动的方向,社会前进的步伐,通过媒体来看世界,看社会。媒体就是一种看不见又离不开的力量,无形中引领着你跟着走。谁要是能离得开媒体,我就不相信。  相似文献   

13.
我是播音员,因为工作需要,自一九五六年开始,陆续接受了短篇和长篇小说的播讲任务。从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在广大听众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对于如何提高小说播讲质量,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现在把它写出来,有些问题与大家商榷,有些东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新闻媒介,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会议新闻真可谓是多。它的效果如何,大家大概都有同感。说穿了,现在我们听到的有些“会议新闻”不能称其为新闻,只是简单的,格式化会议报道而已。从文字上看,就是:“什么时候什么会议在什么地方召开,哪些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谁主持,哪位领导在会上作了什  相似文献   

15.
有的编辑一谈到选题,就感慨万千。伴随着一声长叹之后,脱口而出的就是一句话:“山穷水尽,无路可走 !”   我们的回答是到读者当中去,这就是每个编辑选题策划的必由之路。   选题从何而来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方向问题,路线问题,思想意识问题。这不是故意“上纲上线”,而是理之所在。选题它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编辑心灵的自由创造。它只能从读者的需要中来。   出书难,要出好书更难,这是当前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形势一方面是出版事业兴旺发达,市场繁荣;另一方面则是竞争激烈,该出的书好像都出尽了。有人…  相似文献   

16.
广西台现在面临的情况与许多卫视都一样,都有所谓“突围”的问题,是什么“围”住了它们?是同质化的传播模式、同质化的经营模式、同质化的思想观念。其实,卫视所面临的困难就是它们都是一个个央视的“克隆”版,既然在同样的平台上,同样的游戏原则,同样的运作模式,央视已经有一个成熟的、规模化、强势化运作的模板,卫视再怎么竞争也竞争不过。所以现在的选择就是往后退一步,即把自己的某一点做得更实一点,做得更足一点,做得更开一点。我想,这就要求卫视要有一个非常强烈、明确的目标诉求。什么叫做实?我认为,做实就是要非常重视目标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再舒服一点     
女诗人尹丽川向大家提问了——“为什么不更舒服一点?”这问题其实一下子戮到了人的心里面,谁都是猛地一疼,然后陷入沉思,是啊,人因快乐而生,谁活着也不是为了受苦的,为什么不更舒服一点呢?你以为我就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没人爱没人疼?  相似文献   

18.
王风灵  许丹萍 《新闻传播》2007,(9):30-30,32
媒介形象的实施工程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包装改版”。近年来,各个电视台都在忙于频道改版、整体包装之类。至于改版包装的理由也是各式各样,有的是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例如收视率下降了,广告收入不好,所以要进行伤筋动骨的改版:也有的是因为新班子上任,于是就来一个人事新、面貌新的改革。这有点像我们宿舍楼里的装修,以前,有房子就不错,顶多刷刷白灰,现在,钥匙一拿,第一件事情就是装修。改版包装就是一种态度。笔者在这里只是想提醒一点,包装改版,事关媒介形象大事,事前应该想通想透再动作。  相似文献   

19.
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无论电视、广播、报纸,还是新兴媒介——网络,都日益讲究“三贴近”。而传统媒体“三贴近”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竞争中加强互动。这一点看网络的受捧十分明显。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兴起,其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它那开放的双向信息流通形式,它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20.
知识林     
新闻周刊编辑的把关意识现今有些报所办的“星期刊”“周末版”类的周刊编辑为了一味追求“精彩”,采取了“抓住篮子里的就是菜”的编辑方式 ,这无异于给某些一心向着钱的自由撰稿人大开了方便之门。现在有一种说法 ,即纪实类特别是法制类的新闻 ,假名假地址最安全 ,因为它不怕被报道对象对号入座 ,真名真地址反而心里不踏实 ,生怕有丁点出入而招致麻烦。于是乎在真正的新闻因故隐去真名真地址后 ,某些心述不正的自由撰稿人趁机“搭车”,以比真新闻还真的形式 ,煞有介事地“贩卖”假新闻。面对来稿 ,编辑其实也很矛盾 ,稿源靠作者提供 ,但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