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业主之外的物业使用人的权利义务作出了规定,这将有助于改变小区物业管理的混乱局面,但相关的规定还不够细致.借助国内外立法例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区分房屋所有权人之外的相关物业使用人在小区物业管理中的权利义务:房地产开发商不应具有业主资格,承租人的业主资格可区别对待,赋予专有使用权人代表以业主资格.  相似文献   

2.
现代各国家和地区都较为广泛地承认区分所有权人之公约自治权利,公约的事项通常即由区分所有权人间相互协商予以确定。由于我国居民缺乏社区自治的传统,就区分所有物业的使用管理产生了诸多矛盾。怎样规范居民在社区的行为、怎样维护社区秩序、怎样管理社区物业及怎样处理社区与管理机构的关系等等就成为管理规约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区分所有建筑物的出现和发展,物业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为基础的物业管理权理论也逐步完善。物业管理权依行使主体不同可分为区分所有权人的物业管理权和非区分所有权人的物业管理权。非区分所有权人享有物业管理权的基础是其因享有的基础权利而取得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成员权的一部分,其行使物业管理权的范围依基础权利实现的需要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1.什么是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经营人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范,按照合同或契约行使管理权,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维修养护技术,对物业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统一管理,并为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使物业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管理模式下的经营型服务性的管理,含有决策与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五种职能。相对于房地产商的物  相似文献   

5.
所有权     
所有权是“财产所有权”的简称。财产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物 (财产 )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 ,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是最具有重要地位的物权 ,又是唯一完全的物权 ,它具有物权的一切法律特征 ,以此同其他物权以及债权、知识产权等相区别。所有权的取得、转移与行使 ,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并不得违迫社会道德准则。传统上将所有权分为动产所有权和不动产所有权 ,这一区分在法律上仍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按所有制的性质与主体的不同 ,分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权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权 ,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个体劳动者所有权…  相似文献   

6.
法律关于共有的定义不适应共有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应当予以删除;用益物权的客体,应当包括权利;为保护不动产使用人的生存利益,相邻关系的主体应包括各种使用人,即便是非法占有人.  相似文献   

7.
管理规约是规定业主在物业管理中的权利、义务及其相关责任的自治规则。管理规约具有集团契约的特征,其功效反映了私法社会本位化的明显趋势。管理规约对于物业管理方式的转变及业主共同体性质的变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经济分析的方法可以深刻地揭示管理规约的功效。管理规约功效的实现必须在法律的实现过程中达致。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现行法律规定入手,认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为一定范围内的“农民集体”,但国家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的超法律限制,在现实层面已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主体。对此,笔从法理的角度进行了剖析.进而指出只有合理的并且得到了实施的制度安排才能真正解决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最后,笔对这种制度进行了初步的建构,即按照法人治理模式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予以重塑,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农民集体”法人资格,使之成为法人,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规定得不明确,这在实践中造成了对农民土地权益的损害。法律应该确认农民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并应该在目前情况下在土地征用、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0.
物业管理是指由专业化的机构受业主和使用人的委托,依照合同或契约,以经营方式统一管理物业,为业主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使物业发挥其使用价值.本文系统地运用科学分析总结了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对未来物业管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如何处理遗失物的归属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现有法律及司法实践存在诸多缺陷,且日益暴露出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我国民事立法应在借鉴各国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明确界定遗失物之概念、法院作为遗失物接受管理机关及其法律地位、酬金制度、拾得人取得遗失物所有权、遗失物又遗失时的法律制度等,从而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的遗失物归属法律制度,更好地保护失主的财产权利,规范遗失物归属关系,进而使我国民事立法进一步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2.
公司法人是人的理性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最具优越性的所有权主体形式,然而,对于一个不享有充分产权的法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组织形式,这一点充分体现在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中,我国应尽快突破所有制局限,确立国有公司法人所有权。  相似文献   

13.
"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之客观界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界定是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关键所在,在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具有代表性的8种理论观点综述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客观的评析,结论是8种观点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和不足,不能成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完善或重构的理想选择.笔者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之性质应为农民集体享有的单独所有权,法律应赋予农民集体之特殊民事主体法律地位,这必将为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提供前提条件和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物权法草案是不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其判断的核心是认定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性质。社会主义所有制既不是私有制,也不是公有制,而是劳动者所有制;在劳动者所有制的基础上,由生产力发展要求决定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宜公则公,宜私则私;“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非资本主义的专利,劳动者私有制应在社会主义法律保护之列。  相似文献   

15.
物业管理法律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业管理中涉及业主(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开发建筑公司等法律关系主体,其中既有民事法律关系,又有行政法律关系,但其本质上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物业管理反映出的各种问题是由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特殊时代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政治产物,创制之初就与法律逻辑没有多大关系,造成目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权制度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当前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是重新调整农村土地利益分配的诱致性与强制性并重的制度变迁过程,法律改革的核心在于在集体所有权的框架下理清农民集体的法律内涵、通过对征地制度和农村建设使用权制度进行调整以实现集体所有权在经济利益、平衡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成员土地使用权的关系及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频发。现行法律制度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存在缺陷,有必要对高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进行深入的法理分析,重新确定二者的法律地位,探讨构建高校学生管理纠纷解决的法律机制,引入司法审查制度,提出制度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所有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对其作合理、适度限制是所有权保护的内在要求。所有权限制是所有权从绝对性走向相对性、从个体性走向社会性的必然要求。从所有权限制的目的、限制的来源、限制的类型、限制的本质、限制的意义等方面认识所有权限制的法律特征,有助于更深入、准确地理解所有权限制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对于买受人受领标的物后标的物所生孳息的归属问题,以当事人约定优先;如当事人无约定,则应对此进行法律解释。根据法律规定,法定孳息应由买受人取得,但对天然孳息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在保留买卖中,保留所有权的条款使得动产标的物占有被移转的同时不发生所有权的变动,我国民法典第六百三十条与第三百二十一条(原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三条与原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同,需要协调二者的关系。民法典吸纳原合同法与原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明确了不能以新法优于旧法规则来确定这两个法律条文的适用顺序,但对二者的适用顺序仍需要进一步分析。应注意的是,民法典第六百三十条针对动态情形,第三百二十一条则针对静态情形,而保留买卖属于动态交易,从这一角度理解应当优先适用第六百三十条。从出卖人保留所有权的目的以及担保债权实现的必要性来看,也应优先适用第六百三十条。但此时将孳息归属于买受人并非最终利益状态,在出卖人行使取回权以及合同解除的场合,应以取回权就物求偿说为基础,分析孳息的结算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独立学院治理中的产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探索。在独立学院的治理中,明晰独立学院产权归属、维护各权利主体的合法利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