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盛琼 《学前教育》2006,(11):30-31
说起流动幼儿园,大家一定会想起大篷车。其实,我们的流动幼儿园不同于大篷车等形式的非正规早期教育。也不是要替代薄弱地区的早期教育,而是为了普及早期教育。我区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构建和谐、公平的教育环境已成为全区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就我区早期教育现状而言,城区优质幼儿园比例较大,涉农地区早教发展滞后,城乡差异十分突出。要缩小城乡差距,必须不断增大优质早教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2.
关于0~3岁婴儿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对教育的研究,人们对早期教育的关注更多投向于幼儿和幼儿园。目前,无论是从教育理念上,还是从社会的需求上,早期教育已延伸到从生命的产生即零岁开始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已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教育做好衔接,预示着幼儿教育的延伸已势在必行。对0~3岁的婴儿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下面针对于此谈点浅见。一、对婴儿发展的认识对婴儿发展的研究是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探讨关于人的本性和人类发展问题的继续。早在17世纪,不…  相似文献   

3.
宋文霞  杨莉 《山东教育》2004,(15):15-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现在越来越完善的城市社区已作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存在,其完备的设施、配套的服务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厚的教育资源。而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专职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既能完善幼儿园保教工作,又能带动整个社区的早期教育,发挥其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关前阅读的精神,掌握先进的理念,科学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2002年7月6—9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在南京举办,“全国幼儿园早期阅读研讨班”。本次研讨班由《早期教育》编辑部和南京师范大学儿童语言中心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承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  相似文献   

5.
吴青 《青海教育》2014,(6):50-50
亲子活动是家庭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早期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亲子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父母、教师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良好手段。目前,亲子活动的开展已在幼儿园中逐渐普及,它以其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形式,为幼儿、家长和教师创造了共同活动的空间,成为幼儿园和家庭之1司建立的一种特殊互动、信任和交流的方式,促进了幼儿、家长、教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
王星华 《文教资料》2012,(29):184-187
早期教育逐步被纳入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强早期教育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世界发达国家早期教育目标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促使儿童在天真、活泼、幸福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中国90%以上的婴幼儿在家中由父母、祖父母和保姆照料,在科学喂养和育儿观念,以及知识和方法方面都迫切需要科学的指导。在教养独生子女这一不可重复的过程中,父母们需要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系统的帮助。婴幼儿的教育是幼儿园的外延教育.目前存在着一个“教育真空地带”,必须在开放中求发展,在家庭、社区的结合中求高质量。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让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早期教育的必要性.早期教育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7.
0~3岁早期教育的师资管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状 近年来,以“低成本,高质量”和“托幼一体化”为指导思想,许多幼儿园开始普及和推广0~3岁早期教育。师资作为0—3岁早期教育实施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2007年10月.我们对武汉市7个城区(含大单位)的101所幼儿园591位教师(含保育员)进行调研,发现目前0~3岁早期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着两大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孔杰 《早期教育》2003,(7):16-18
我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孩子的教育、成长是家庭的事。似乎小孩子上不上幼儿园只是家长乐意不乐意的一个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早期教育政策的落实和作为就显得比较艰难,建立和完善我国早期教育政策的保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委托--美国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情况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十分重视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积极参与,他们把家长的参与看作是孩子委托给父母的一种使命和责任。联邦政府推出了家长参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首要计划”和“先行计划”等项目。地方政府也通过一系列家校合作项目及其典型示例研究,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提供帮助和服务。家长对儿童早期学校教育的参与,不仅反映了美国的教育管理化传统,标示了其学校管理民主化和开放化的特色,而且也代表了其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家庭的个别教育和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以及社区的辐射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通过对沈阳、大连、鞍山三个城市的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协同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协同教育的有效策略:首先,应建立社区早期教育协调机构,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早期教育资源;其次,应发挥幼儿园的优势,主动做好家园联系和家庭教...  相似文献   

11.
2005年8月11日至8月13日,“江苏省幼儿教育科研基地工作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连云港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主办、连云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来自南京、无锡、苏州等23所科研基地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来自北京、上海两地的7所幼儿园的园长,以及《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两家媒体一同与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少年轻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最出色的人才,因此,越来越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然而,由于家长们缺乏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所以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误区——有些家长迷信什么“快速培养”、“神童方案”、“成才秘诀”等不科学的教育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成了某些无知父母的家教誓言。于是,各种“育子秘方”“神童经验”也大行其道,甚至令家长们趋之若鹜。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家长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早期教育》2007,(1):F0002-F0002
宋庆龄幼儿园创办于1991年。幼儿园秉承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教育思想,坚持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的教育理念,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是一所知名的国际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奖、内藤国际育儿奖、全国青年文明号、上海市示范园、上海市文明单位六连冠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中教育选择功能被大大强化,教育已经逐步演变成社会筛选的重要的也是第一道过滤器。上好幼儿园,上好小学,考上重点中学和知名大学,成为许多家长为孩子设计的成长之路。不少家长笃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要“从摇篮里起跑”,为给孩子的未来竞争增加筹码,早期教育也被卷入教育恶性竞争的漩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让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学前教育开始向下延伸至0~3岁。为此,我们杭州市萧山区通过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旨在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共同推进0~3岁婴幼儿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应积极构建与家庭、社区结合的教育模式,探索三者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功能发挥的运作机制,形成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的正向合力,强化幼儿园为社区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通过引导幼儿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可见,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的一项内容,对孩子今后能否取得成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类早期教育是施以教育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决定着幼儿的未来,也被称为人受教育程度的关键期。一般对早期教育的广义理解为学前教育,即指0到6岁的教育。狭义理解为。到3岁的教育,即指婴儿期的教育。而有的早期教育专家指出,早期教育甚至可以延长至整个儿童期。即0到12岁。现在,早期教育或学前教育越来越普及.家长们都纷纷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早期教育。就是为了把握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2006,(4):44-44
随着中国亲子教育市场的不断发展,亲子园已经在中国成为一个独特的早期教育形式。为了让0-6岁的儿童早期教育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亲子教育高峰论坛的基础上,红黄蓝教育集团将主办第二届中国亲子教育高峰论坛。论坛旨在研究中国亲子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亲子园和幼儿园良好互动的成功模式,展示红黄蓝亲子课和特色课。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研究杨振宁教授的超常儿童早期教育思想,阐释了杨振宁教授不赞成“少年班”教育形式的教育观点及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应当坚持正常发展、完善人格和通才教育原则的教育思想,希望能引起我国教育界对超常儿童早期教育更多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