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珍 《山东教育》2011,(Z6):45-46
"爱"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在我园"爱心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爱"也成为日常保教工作的中心词,融入到了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引导幼儿在教育教学中体验爱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爱的信息,在爱心活动中表达爱的言行……孩子们在享受爱的同时,逐渐成为爱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2.
幼儿时期尤其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本人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心"行为教育,坚持在幼儿之间树立爱的榜样,利用节日对孩子开展爱的教育,充分利用文学艺术作品,对幼儿实施爱的熏陶,通过家园共同合作教育,形成爱的教育合力等等,使幼儿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将爱付出,并最终让孩子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人。  相似文献   

3.
李燕 《考试周刊》2013,(12):186-187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儿童的任务。近些年,早期教育大力提倡为幼儿的明天做准备,提出幼儿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具有合作、宽容、承受挫折、有爱心等健康品质。然而,当今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千般宠爱于一身,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像温室中的花朵,被家长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久而久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一切好的事物都应该给自己的不良品质。他们只知道向别人索取爱,而不知道将爱奉献给别人,不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呵护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因此,成人在教会幼儿享受爱的同时,应教会幼儿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这样才能使幼儿知道爱是双向的,只有付出了爱才能得到爱,从而使幼儿的身心更加健康地发展。所以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很多幼儿都属于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孩子在宠爱的环境中成长,逐渐出现了"爱心缺失"问题,幼儿爱心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推动爱心教育,让幼儿具备"爱心",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在认知幼儿爱心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思考爱心教育的实现路径,培养与提高幼儿的爱心。  相似文献   

5.
在学前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想从中萌发幼儿的一颗爱心,幼教人员应当启用自己的无限爱心工程,努力去教育、引导、传带和熏陶他们,让一粒"爱心之粟"能够绽放出万千"爱心之籽",从而促使幼儿在享受"爱和被爱"之中健康快乐、茁壮成长。本文所述的爱心教育,即是笔者从事多年幼教管理,认真践行"冰心之爱"——"有了爱就有了爱的一切"之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些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应从小对孩子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其懂得"爱"的高尚情操,从小对孩子的心灵进行爱心意识的浇灌,从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起,让孩子在心中种下"爱"的种子。本文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呢?它的核心应该是,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启迪爱。德育教育不只是教幼儿口头上的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而它的本质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的要求,结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初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训练,全面提高幼儿的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8.
“爱心”这种崇高、无私的情感,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产生的,更不是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孩子就会自然产生相应的爱。当今,独生子女的爱心缺失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已成为幼儿期情感教育的焦点。作为人类的启蒙老师,有义务、有责任唤起孩子内心爱的情感,把爱的种播进孩子的心田,培养孩子用爱心创造美好的世界。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呢?  相似文献   

9.
幼儿期是人的成长过程中最稚嫩、最易受伤害的时期,同时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期和可塑期。我们要关爱幼儿生命,用爱心捕捉教育契机,用爱心组织幼儿参与体验,用爱心构建家、园、社区互动桥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自护教育。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爱心培养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期.应从小对孩子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其懂得"爱"的高尚情操.爱心的培养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的,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诱导和熏陶中培养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徐梁 《山东教育》2008,(7):123-124
一、言传身教,熏染培养 幼儿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很容易受到老师情感的感染。因此,培养幼儿的爱心,老师首先要爱孩子。老师亲切的微笑、鼓励的话语、温情的抚摸都会在孩子们心里留下美好的回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病了,老师喝水喂药;被子蹬了,老师给帮忙盖好;长发散了,老师帮着梳理整齐……通过这些事情,孩子们感到了关心和爱护,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老师通过自身爱的情感,引导幼儿生活在欢乐的群体中,从老师的爱中,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  相似文献   

12.
正独生子女大多受到长辈和父母的溺爱与娇惯,视接受别人的爱为理所当然,却不懂得感恩回报,这样下去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一个缺少爱心的人,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都会存在着很大的缺陷。2013年11月25日,重庆长寿区"女孩电梯摔童"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该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幼儿爱心教育的思考。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爱心教育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对爱心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师在工作中实施爱心教育的方式.即教师对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公平无私.不能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4.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也是当好老师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倾注给每一个学生。"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可见,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在教学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一个心灵去沟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抱有"我相信你能行"的信心。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得到他们的信赖,点亮他们的心灯,才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5.
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小宝宝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他将懂得爱父母.爱朋友,爱这个世界.同时也能学会怎样爱自己。  相似文献   

16.
张安秀 《甘肃教育》2014,(11):26-26
正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心,是教师教育成功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学生的一切优秀品质的形成,都源于爱心意识的生发。教师的爱,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他们除了一如既往地需要家人、亲友的爱之外,还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没有爱作为教育的前提,师生之间就缺乏交流通道。但怎么去爱学生,却并不是每一个教师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贴心。培智教育更需爱心,爱心是培智教育的动力;爱心是培智教育的活力;爱心是培智教育的潜力;爱心是培智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爱是财富的源泉,成功的基石,有爱,才有财富和成功,让爱心陪伴孩子一生。我从一本经典故事中,读到这样两个事例,很受感动,对启发孩子有爱心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9.
反思未成年人爱心缺失的原因,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爱的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现实的需要和与时代的重任.造成未成年人爱心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及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学校爱的教育误区;家庭爱的教育误区等.  相似文献   

20.
杨波 《考试周刊》2011,(69):229-230
每位教师都要有一颗爱心,都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只有爱才能交换爱。只要你满含爱心地去做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就同样能够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