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范氏《后汉书》原定计划有十纪、八十列传和十志,合为百篇。范氏生前,仅完成十纪与八十列传。十志,据《后汉书·皇后纪下》之"事在"百官志》"下,章怀太子注引《宋书·谢俨传》所云,原是托付谢俨撰的,而俨"搜撰垂毕,遇晔败,悉蜡以覆车"。不过,这里有二个疑点:一、南宋学者洪迈曾云:《谢俨传》,"今《宋书》却无,殊不可解"(《容斋四笔》卷一"范晔汉志"条)。其实,此尚不可怪,因为《宋书》到北宋末有散佚,或许《谢俨传》已佚于洪氏之前。可怪的是,《宋书》所载稍详之人物,《南史》均有传,并且,后者好载异闻,因之,《宋书》果真有《谢俨传》,《南史》没有不载之理。可  相似文献   

2.
一、有关白敏中神道碑的历史记载从《集古录跋尾》卷九页一二下、《集古录目》卷十页一0上、《宝刻丛编》卷十页四二上及《天下金石志》[陕西]第十三页“华州”著录可以得知,大唐宰相白敏中神道碑,刻于唐咸通三年八月,撰者毕諴, 书者王铎。毕諴以文采知名,《旧唐书》177 卷有传,《新唐书》183卷亦有传。王铎为僖宋朝宰相,封晋国公《旧唐书》164卷有传, 《新唐书》185卷也有传。从新发现的白敏中碑残文中所载官衔可推知此二人。  相似文献   

3.
魏晋之际,大文豪陈寿曾任东观秘书郎、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悠关历史档案的官职。他勤心研究档案.淬厉历史见识.写出了《三国志》、《古国志》、《益部耆旧传》等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4.
刘晖的《鲁史欹器图》、魏澹的《笑苑》、颜之推的《冤魂志》、释净辩的《感应传》、崔赜的《洽闻志》、许善心与崔赜合著的《灵异记》是隋朝六部小说,笔者对它们的成书年代进行了考证,得出的结论是:《鲁史欹器图》成于开皇元年至四年间(581-584),《笑苑》成于开皇元年至十年间(581-590),《冤魂志》成于开皇元年至十一年间(581-591),《感应传》、《洽闻志》、《灵异记》成于大业年间(605-618)。  相似文献   

5.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刘歆《春秋左氏传条例》20卷,清人姚振宗认为乃汉郑兴所撰。《隋书·经籍志》亦著录《春秋左氏传条例》25卷,然不题作者。笔者认为此二《志》所著录之书本为一书,但非郑兴所作,而极有可能为汉代贾徽所作,并且贾氏之书乃继承发挥刘歆之学而来。  相似文献   

6.
近读清光绪己亥(1899)续修的桐城望族《阮氏宗谱》,发现宋代诗人阮阅(字美成)为该族第四十一世。在谱中"阮氏先贤传赞"中,有一篇《宋郴州美成公传》。除这篇《传》外,《宗谱》还收有《江南通志·宋刺史宏休公传》。《宗谱·美成公传》除对阮阅仕履和性情作简略介绍外,着重录了他十首绝句,而所收  相似文献   

7.
《庐山记》作者陈舜俞,字令举,乌程(秀州嘉兴县)人,《宋史》有传.其本传(卷三三一)云:“舜俞字令举,湖州乌程人.博学强记,举进士,又举制科第一.”据宋杨潜《云间志》卷中《进士题名》、《至元嘉禾志》卷十五《宋登科题名》、《光绪嘉兴府志》卷四《选举·宋进士》所载,其于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乙科.嘉祐四年(1059),于明州观察推官任上,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入第四等.累官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①.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盐酒税.熙宁八年(1075)卒.  相似文献   

8.
《列仙传》是一部道教辅教之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早期志怪小说。考证其成书时代,对于认识神仙志怪小说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序列,理解魏晋游仙文学高潮的兴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文献学的角度,通过对《楚辞》王注、《汉书》古注和《文选》古注引用《仙传》情况的考辨,重新判断其成书时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大学生的读书掀起过许许多多的“热”,大多是昙花一现,而有一种“热”与众不同,始终保持着“恒温”,这就是“人物传记热”。从政治名人传如《拿破仑传》、《铁托传》、《卢卡奇自传》、《希特勒外传》,到科学家、艺术家传如《居里夫人传》、《爱因斯坦》、《富兰克林传》《英格丽·褒曼》、《卓别林》,从外国的文学家、哲学家传如《歌德自传》、《黑格尔小传》、《忏悔录》,到中国历史人物传如《毛泽东传》、《林则徐传》、《曾国藩传》,真是各领风骚。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崇尚的历史名人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为意志坚强、扭转乾坤的政治领  相似文献   

10.
西汉刘向《列士传》,或作《烈士传》,原书已佚,其佚文见诸南北朝以来书籍征引。清章宗源于《隋书经籍志考证》卷十三曾对《列士传》佚文做过考证,不过,他只列出徵引之书的书名篇目和引文所记之人物,兹引如下:  相似文献   

11.
曹炽卒年考     
曹炽是曹操的从弟曹仁、曹纯之父,史无传,其仕历略见于陈寿《三国志》裴注及《水经注》。近年来曹操故里安徽毫县曹氏宗族墓的发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展开了讨论。在曹氏宗族墓清理出的一百余方有字墓砖中,有关曹炽的字砖凡两方。考证曹炽的卒年,当有助于曹氏宗族墓问题的讨论,并关系到《水经注》一处注文的校勘,还涉及到汉末三国时期一个历史地理问题。《三国志·魏志·曹仁传》注引《魏书》:"仁祖褒,颍川太守。父炽,侍中、长水校尉。"《水经注·阴沟水》:曹褒坟"北有其元子炽冢,冢东有碑题云:汉故长水校尉曹君之碑,历  相似文献   

12.
继南京《白下区志》、洛阳《涧西区志》之后,中华书局出版了鸿篇巨著的扬州《广陵区志》。广陵区即有二千四百多年历史的扬州城区、很有特点。该志集思广益,历时五年写成,富有地方特色。江泽民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书前有精美彩色插图一百多幅。 本刊特邀该书主编杨杏芝同志介绍编纂该书的经验,相信对各地方志工作者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元主始末志》是一部署名明朝文史大家王世贞的稀见文献。这部书在很多文献目录中有所著录。近年来,随着王世贞研究的一步步深入,有少数学者将《元主始末志》在大体上做了分类和馆藏查询的研究,尚未有学者关注此书真实情况。本研究通过对《元主始末志》抄本的研究,发现此书实为明代焦竑《献征录》第120卷《四夷》和明代《粤大记》《黄萧养传》的合集抄本。《献征录》《四夷》因为内容涉及女直及西域部落,在清代被列为禁毁图书目录,存世较少。《元主始末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民间秘密流传的“伪装书”。  相似文献   

14.
新镌徐文长先生批评隋唐演义 清覆明刊本,十卷一百十四节。自第九节以上,即袭杨慎评本《隋唐志传》,标目亦全采之,但增下联,足成二句,自第十节以下至九十八节则全同熊钟谷编集《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杨慎评本能增益情节皆无之,全依武林藏珠馆刊《新刊徐文长先生评唐传演义》(日本内阁文库藏)原式,显系自藏珠馆出者,第九十九节以后,则又全同杨慎评《隋唐志传》,但并二回五一节,标目亦一字未改。其采熊书之全部,而开首数节及九十九年以后,以杨慎评本《隋唐志传》补之,以符“隋唐演义”之称,至为显然。 新刊出像补订参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有关伏生《尚书大传》的四篇校读札记,所校以清人陈寿祺辑本为底本,结合其辑佚来源文献,并比对皮锡瑞、王闽运等重要往来,以定其是非。四则札记第一则论证今见诸家辑本《尚书大传·周传·洛诰》中"伋然渊其志"之"伋然"当为"饭然"之误,第二则订正今见诸家辑本《尚书大传·唐传》郑玄注之错文,涉及汉儒对"六宗"之解释。第三则是对《尚书大传·殷传》郑玄注之补充,同时对陈寿祺、皮锡瑞之解释亦有所辨正,第四则乃据《尚书大传》所载"洪祀"之礼订正杜佑《通典》注文对"鸿祀"解释之误。  相似文献   

16.
赵逵夫 《档案》2014,(9):38-43
赵元鹤,字鸣九,号峻峰,西和长道赵家大湾(今赵家湾)人,是西和近代杰出的教育家和诗人,王少箕(访卿)、朱琴伯(绣梓)、黄秉虔(钺)等民国前期西和有影响的教育家皆出其门下。民国前期西和县知事何积祜有《赵元鹤传》(见朱编《重修民国县志·耆旧志上》,以下简称《传》),上世纪八十年代朱琴伯先生之孙朱天相先生又写有《赵元鹤事略》(见《西和文史资料》第一辑,以下简称《事略》)加以介绍。然而新编《西和县志》在《近现代人物介绍》及《近现代名人选介》中均未提及此人,何积祜所写《传》,朱天相所写《事略》也未收入。  相似文献   

17.
韦曜独力所撰的《吴书》,不但叙事超出它作为孙吴国史的范围,且其体裁结构除纪、传外,至少尚置有《祥瑞志》。尽管其《祥瑞志》对王隐、沈约分别构置《瑞异记》、《符瑞志》可能有所启发,但《吴书》的史学影响仍主要体现在其部分记载成为《三国志》尤其是《建康实录》的史料来源。假如进而详加考辨,则又不难发现《建康实录》对该书的征引并未旁出《三国志注》所录,从而可以认定许氏此书如同《吴书》,除了稍具史料价值,余不足论。  相似文献   

18.
8月22日,湖北著名作家余炳贤先生向湖北省馆捐赠个人著作14种53册,捐赠图书中有《考古武汉城市圈》、《萍踪追忆》、《清初名相余国柱传》、《大冶抗日战争史稿》、《黄石市建置沿革志》、《余氏春秋》、《黄石习俗风尚》、《黄石矿冶文化探源》、《奇风异俗话大冶》、《大冶人由来考》、《茗山英才》、《大冶古今文化概览》、  相似文献   

19.
王俭出身于世家大族,他在图书目录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主持撰成《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和《七志》,其中《七志》的修撰充分反映了王俭在图书目录学上的才识。其私人编目、著录今书、创立传录都是前人所无,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列国志》 兹根据《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册第六十章 《新列国志》完全撇开了旧本的《列国志》而另起炉灶,杂糅《左传》、《国语》、《国策》、《史记》诸书而冶为一块,几无一事无来历。他恣意攻击着旧本《列国志传》的浅陋,把什么《怜潼宝》,《鞭伏展雄》诸无根故事皆一扫而空,诚然是一部典雅的讲史,而小说的趣味却便也为之一扫而空。 《新编批评绣像后七国乐田演义》讲史小说,自开辟以来以迄宋代俱有志传,如《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通俗志传》至《大宋演义中兴通俗演义》皆有明刻本见于著录,唯《后七国乐田演义》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