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中描写的女性形象被人们长期忽略甚至误解.<麦克白>中所描写的女性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所受压迫最深的一部作品,这与莎翁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在作品《麦克白》中创造了麦克白这个典型悲剧人物。主人公麦克白急切地想发展和提升自己,但是他无法克服所在时代和自身的限制,最后经历不可避免的失败。该人物的悲剧根源在于其自身性格、欲望和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中主人公麦克白的人生起伏及最终的悲剧结局一向为学界重视。其原因在于这个作品无法轻易地被归纳入悲剧分类的某种形态.也突破了诸如“义人受难”等悲剧理论的基本框架。但是它仍能够激发读者和观众对主人公的叹惋之情。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的极为重要的悲剧理论——悲剧主角的过失论,通过对来自与外界影响因素和麦克白自身因素的分析,得出最终导致麦克白的悲剧命运的是他难以抵抗外界因素的诱惑和自身对权利的极度热衷。正是因为悲剧主角的过失论,更好地说明了麦克白的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5.
《麦克白》与《大悲寺外》都是表现人欲的作品。两作品主人公都经历了在欲望驱使下的心理嬗变,并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具有对人性警示的积极意义。拟通过平行比较的方式,对两作品主人公的悲剧成因进行探究,同时钩沉老舍小说对莎剧的借鉴与变异。  相似文献   

6.
刘丽 《培训与研究》2010,27(1):8-10
《麦克白》与《大悲寺外》都是表现人欲的作品。两作品主人公都经历了在欲望驱使下的心理嬗变,并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具有对人性警示的积极意义。拟通过平行比较的方式,对两作品主人公的悲剧成因进行探究,同时钩沉老舍小说对莎剧的借鉴与变异。  相似文献   

7.
化无形为有形——莎士比亚《麦克白斯》的心理刻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麦克白斯》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有人说它是莎士比亚最好的悲剧作品。这种看法恐怕是出于偏爱,因为,无论从剧本所写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来看,还是从主要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来看,《麦克白斯》都未能超过《哈姆雷特》和《里亚王》,我们自然无法将它列为“四大悲剧”之冠。不过,《麦克白斯》自有它独到之处,譬如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它就胜过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这是人们在比较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时,可以毫不犹豫地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细读《麦克白》,笔者发现,麦克白的悲剧性源自他强烈的自我实现与现实走向间的巨大差异。本文力图通过自我实现、事件走向和悲剧张力这三层维度的探析,并且以《麦克白》之内的细节、整体作为具体文本,之外的莎士比亚其它作品作为广阔坐标系,以及创作者的历史背景作为深入途径,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不是根据悲剧的模式,而是根据生活的真实刻画麦克白这一悲剧形象的。麦克白虽是弑君篡位的杀人凶手,但他的毁灭却有悲剧性质。他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也是社会悲剧。他的毁灭过程隐喻着人类灵魂的永恒困境,具有悲剧的深刻性与延续性。麦克白这一形象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众多论者的评说,焦点大多集中在悲剧的主人公麦克白的身上,对剧中的另一主要人物——麦克白夫人着意不多。而且在评析麦克白夫人时大部分论者都将其形象定性为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表现了人性的罪恶的一面,是导致麦克白悲剧的直接因素和罪魁祸首。但是通过对文本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麦克白夫人也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至少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麦克白夫人身上同样有着女性的善良、脆弱,她的残忍、无情也是有本而来,并非其天性。在悲剧的开始,麦克白夫人的表现构成了她丈夫…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描写了麦克白从人性上走向堕落的过程。长久以来,麦克白夫人都是作为诱导唆使其丈夫走向堕落的因素出现,被人视为文中的第四位女巫,而本文则从女性的心理角度来对麦克白夫人进行剖析,以揭示这个女性形象的深层情感及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的思想、创作既是人文主义的又是宗教的.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一种"基督教悲剧",更多地体现了原罪、忏悔和救赎等宗教观念,他四大悲剧作品之一<麦克白>,就很好地阐释了原罪意识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悲剧.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不是根据悲剧模式,而是根据生活的真实刻画麦克白这一悲剧形象的。麦克白虽是弑君篡位的杀人凶手,但他的毁灭却具有悲剧性质。他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也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4.
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众多论者的评说,焦点大多集中在悲剧的主人公麦克白的身上,对剧中的另一主要人物——麦克白夫人着意不多。而且存评析麦克白夫人时大部分论者都将其形象定性为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表现了人性的罪恶的一面,是导致麦克白悲剧的直接因素和罪魁祸首。但是通过对文本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麦克白夫人也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至少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麦克白夫人身上同样有着女性的善良、脆弱,她的残忍、无情也是有本而来,并非其天性。  相似文献   

15.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众多戏剧当中较为知名的一部,在戏剧史上乃至文学史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篇篇幅不长的作品当中,莎士比亚刻画了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了矛盾集中而冲突的情节、营造了强烈的悲剧气氛,而其中最为特别和有意义的就是运用了诸多丰富而对立的意象,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要素。鲜血与水、婴儿与母亲这两组集中鲜明而对立的意象是整部《麦克白》众多丰富意象当中较为重要的两组,通过对鲜血与水、婴儿与母亲这两组意象的分析与讨论,逐步引导读者按照莎士比亚的笔触去探寻人物内心的世界,并且利用对麦克白与其夫人内心真实世界的描述,展现人性的良知,根据麦克白与其夫人最终的悲剧结局,暗示人们正义最终一定能够战胜邪恶。  相似文献   

16.
刘少杰 《文教资料》2011,(24):28-30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心理描写的杰作,作品着力塑造了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形象:他们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苏醒过来,在近代黎明的照耀下,力求实现自己雄心勃勃的野心。然而,由于时代的束缚和自身的局限,他们同环境和自我内心矛盾的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毁灭。本文力求分析《麦克白》中作者所赋予作品的人性的无尽的欲望与永久毁灭的辩证哲理。  相似文献   

17.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某些主人公为悲剧英雄,另外一些为反面角色.我们认为在《麦克白》这一剧中的主要人物麦克白是属于前者,即悲剧英雄.《麦克白》是一出有关残忍谋杀国王邓肯、大臣班柯、麦克道夫夫人及其幼小的子女,以及使国家和人民陷入灾难的悲剧.麦克白是导致这场惨剧的主要人物,而他自己也从至高无上的位置跌落于毁灭的深渊.既然  相似文献   

18.
《麦克白》与《奥塞罗》是莎士比亚广为人知的两部悲剧。《麦克白》与《奥塞罗》同为悲剧 ,却有着不同的主题、性格各异的主人公及推动剧情发展的情节结构。两部剧本的比较将有助于探讨文学作品欣赏的多重角度和人性泯灭的悲剧所体现的人性与灵魂的挣扎。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最重要的悲剧有4部,它们是:《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和((李尔王》。其中,《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思想最深刻、艺术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也是最能体现作者悲剧风格的一部传世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0.
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一生写出七部戏剧作品,《教堂谋杀》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该剧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描写了坎特伯雷大主教如何从精神上战胜诱惑,平静面临死亡的故事.然而,这部反映出作者强烈宗教信仰的剧本却被一些评论家视为一悲剧作品.《教堂谋杀》真是一场悲剧吗?本文通过与莎士比亚著名悲剧《麦克白》的仔细比较,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