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书育人》2005,(8):41-41
现在经常人看到许多有关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这些报道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大中学生已成为中国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等。而事实上,大中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与一般人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现在经常人看到许多有关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这些报道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大中学生已成为中国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等。而事实上,大中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与一般人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心理问题是分层的,它包括:⑴一般心理问题,通常指由适应引起的负性情绪;⑵心理障碍,包括神经症与人格障碍;⑶重症精神疾病。世界上不存在心理完全健康的人,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产生一些一般心理问题。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青春期(12~22岁)本是人一生中波动最大的年龄段。…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时期大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容忽视,针对这一时期大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对这类群体思想道德不良现象的心理状态及特征的分析,深入探讨并把握其问题形成的内外在因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天颐 《学子》2012,(11):15-16
一、青少年心理现状及开展心理训练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有关心理机构研究调查显示,心理疾患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因此,应当普遍倡导和广泛开展心理训练,帮助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内在机制,缓解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疾患,增进其心理平衡和人...  相似文献   

5.
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网站”(www.psyhealth.cn)5月25日开通。该网站将为大中学生提供心理知识普及、心理测量实践、心理咨询问答、心理健康辅导等多种服务。(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04年5月26日)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一些同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这些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巨大心理障碍。本文重点就社会转型期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种种心理压力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动态资料     
1月10日《中国教育报》报道:厦门地区高校党组织将做好培养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近三年来全市7所普通高校已先后有学生党员1300余人。 1月13日《中国教育报》报道:新春在即,全国50万大中学生已做好“95新春爱心活动”准备。参加此项活动的大中学生志愿者将开展以大学生铁路春运志愿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职校生群体如何健康发展,如何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潜能开发、心理困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患、促进全面发展方面确实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再析人格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预防心理疾病 ,近几十年来 ,各国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 ,在对大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 :1对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从问题矫正或行为调适而非发展入手 ,积极干预措施不多。 2心理学研究与教育学实践脱节。心理学界止于调查研究和治疗干预 ,对教育很少关注 ;而教育界也只是在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心理学界对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 ,对其科学的研究方法仍重视不够 ,因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总结。 3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健康人格教育的比重极小。本文作者之一曾发表了《从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心理健康失衡的高发人群,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社会历史文化、家庭教育环境、高教体制模式、大学生自身心理障碍是诱发边疆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差异失衡的重要因素.探析边疆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差异失衡的原因是诊治边疆地区学生心理疾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SCL-90对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解、误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集2002年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杂志上发表的SCL—90对调查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发现SCL-90对调查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三个不适用”,即调查内容——心理症状作为心理健康指标的不适用,测试对象——测试个体的工具用于测试群体的不适用,评分标准——用等级评分的结果进行等比统计分析的不适用。  相似文献   

13.
马雷 《天中学刊》2001,16(5):119-1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现实生活的个体心理发展来看 ,不同个体在心理素质上是存在差异的 ,有些人心理健康状况很好 ,有些人患心理疾病 ,而更多的人存在各种心理缺陷或心理障碍 ,自卑心理就属于心理障碍的一种 .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 ,处在人生历程中最充满朝气、活力 ,最富有理想抱负的黄金时期 ,若不具备健康的心理 ,产生自卑心理 ,对这种现象如不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改善 ,则可能使他们产生社会适应不良症 ,甚至发展成为较严重的心理疾患而无法自拔 ,可能影响他们大学阶段的学习和成长 ,甚至影…  相似文献   

14.
实施心理教育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任务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排除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心理教育必须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实施心理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职业女性中焦虑心理疾患人数急剧上升,已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采用问卷调查法等调查职业女性焦虑疾患的现况和原因,在研讨体育锻炼干预原理基础上,针对职业女性焦虑心理疾患制定干预方案,实践证明体育干预经可行和有效。  相似文献   

16.
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学生自我的“心灵创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这是发展和完善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尤应采取的重要措施。我国有关机构近年来所进行的一系列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心理疾患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因此,应当普遍倡导和广泛开展心理训练,帮助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内在机制,缓解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疾患,增进其心理平衡和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人的一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困惑和修身养性的要求,“通过自我冲突,达到自我完善可列为人的一种欲望,即列为在实际上是潜在的一种趋势,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17.
孙卓 《教书育人》2011,(12):54-55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已成为心理疾患发病的高危人群。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行为障碍率占16%至25.4%,并且有上升趋势。[1]近两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8.
少年也识愁滋味--中学生心理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10日在《教育改革不可忽视心理健康》一文中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调查,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初中占15%、高中占20%),其中5.3%的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19.
焦虑心理疾患已严重影响职业女性的身心健康,且伴随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加剧之势。体育锻炼干预焦虑具独特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研讨干预的原理基础上,针对焦虑心理疾患制定具体的体育锻炼干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20.
闫璐颖  谢玉诚 《考试周刊》2015,(50):167-168
据2010年的报道,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15%左右,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的社会问题。据调查统计,在大学生中,精神疾病逐步替代传染病成为学生休退学的主要疾病因素。而国内对高等学校精神疾病类学生的研究多侧重于精神疾病引起的休退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心理分析及干预管理等,对建立精神疾患类学生救济体系的报道较少见。作者从诊断、治疗、责任归属等方面分析了对精神疾患类学生救济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建立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化的精神疾病预防—个体化的高危对象服务的事前救济体系和以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发展性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