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回顾整理旧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各种描述或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2.能力目标: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利用数学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0~6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的空间位置抽象为平面图的过程,了解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2.使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和行走路线的过程中,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了解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42页一4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一、学生经历在现实的情境 中确定和区分东、西、南、北四个 力一向的过程,能正确地辨别这四 个力一向。了解平面图上生北、下 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 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 二、在用东、西、南、北四个 力一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力一位 及根据给定的一个力一向确定其 他三个力一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 运用所学的力一位知识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2.引导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地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结合具体情境确定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表示位置的方法。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游戏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玩个小游戏。在答题纸上先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你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快的速度描述出你的位置。写好后放到这个盒子…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第58-59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3.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上下位置关系,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由于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教具挂图、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师:老师站在你们的什么位置?老师的后面是什么?小朋友们能说说你的前面、后面分别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7.
一、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深刻、全面地认识理解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并以此作为教学过程中评价自己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参考,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明确了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要训练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9页。教学目标 1.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合作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主题图、例1及课堂活动第1题及相关练习题。【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上和下的基本含义,会辨认上和下方向,并能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初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使学生形成辨认一定空间方位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上和下的基本含义,会辨认上和下方向,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能力目标:通过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柳市州弯塘路小学温晓春艾秀清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第一节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3.让学生感受丰富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学习用数对的形式来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渗透数学思想。3.利用学生已有的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大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比较中归纳出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技能目标: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蓉 《贵州教育》2005,(14):24-2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扑面而来,吹活了课堂,吹醒了教师的心扉。在这场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自觉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已是势在必行,如何真正落实到课堂,新课程的课到底该怎么上?结合前不久我执教的一节数学课说说我自己的粗浅想法,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看望老人(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双基目标: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标出和说出图上指定物体的方向和位置。2.能力目标:(1)会用四个方向描述并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97~99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思考、猜想、操作、验证、交流、概括等数学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2.理解并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3.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数学交流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动手实…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九册第64 ̄65页《超市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超市购物”实践活动,巩固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估算能力。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强化算法多样化与优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4.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一、交流购物经历,融入实践活动谈话:看到同学们购买的许多物品,老师知道大家心中一定很兴奋,都想把自己这次特殊的购物活动向…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8册第4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的含义。2.能力目标:在学生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培养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能力。3.经历观察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思考应用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本课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和圆锥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一、说教材本课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和圆锥的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辨认方向》。教学目标:1.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2.能用所学的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会辨认西南、西北、东南、东北方位。教学难点: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