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励 《科教文汇》2007,(1X):184-185
中国文化由于人文精神的过早觉醒,又因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禅文化”思想影响下的文人都追求一种宁静恬适的艺术情趣和一种平淡朴素的艺术情调,并把这种情趣和情调带到生活中,使生活艺术化。每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望迭,胜袁之变也常会体现在绘画艺术的题材上,而禅道的盛行要求画面之笔墨简而淡、寄托物象、抒写意绪。日本画家在学习中国绘画艺术时,对汉学、汉诗、中国绘画理论都下过一番功夫,不仅能充分理解中国明清、中国绘画艺术之要谛,更能在消化日本古典艺术的基础上充实其精神和技法,因而创造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本文试对“禅文化”下的中日绘画艺术进行了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语言、浓郁的"东方情调"在世界美术领域自成一系。本文通过论述个人在国画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希望能对提高国画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浅谈国画教学中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艳 《科教文汇》2008,(2):111-111,131
中国画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语言、浓郁的“东方情调”在世界美术领域自成一系。本文通过论述个人在国画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希望能对提高国画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李越 《科技风》2012,(24):171
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在造型观念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也是源于各国的政治、地理、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作为艺术中的两大体系,在应对与新时代的艺术观念环境下,基本都是围绕着中国绘画的传统笔墨和西方绘画的造型的比较而展开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绘画必然会发生一系列地变化.造型观念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绘画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成为世界画坛上一朵耀眼的奇葩,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线是中国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是人们对自然形态最概括的表现形式。结合理论与实际对中国画中的线的特点进行阐述。线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方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民族绘画艺术之中,并将以一个民族的绘画艺术风貌继续傲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法、绘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绘画名家都以笔墨为线,点线画面,在每一幅书画精品中展现笔墨之美,线条之美,结构之美,气韵之美。  相似文献   

7.
水墨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独特绘画形式,借助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容易引起幼儿的探索欲望,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抽象题材水墨画有助于提高幼儿审美情趣,传统题材水墨画有助于提升幼儿绘画技巧,生活题材水墨画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那么绘画中可视的"形"与可感的"意"自然成为绘画艺术关注的焦点.因对自然、社会的认识角度之不同,导致中西绘画在"形"与"意"的关系把握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中国人是先"理性"后"自然",而西方人是由"自然"而"理性",因此,在中国产生了以传统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形式,追求"形意相生"的"意象美";而西方则形成了以传统油画为代表的绘画体系,追求"形意相融"的"真切美".本文试从感性与理性角度,将传统水墨画与传统油画之绘画观念、绘画形式及工具材料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利于中、西绘画艺术更好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历史审美是除艺术审美、自然审美以外的第三种深层次审美形式,能给审美主体悦目悦耳、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历史美感.本文从历史审美激发人的"求真、求善、求美"之情,塑造人的理想人格;历史审美增强人对生命、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审美引领人渐入人生佳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历史审美角度论述其对国民人文精神培育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义利之辨"是一个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实践话题,也是古今中外一起伦理学说在建构其伦理价值观时都必须开展的焦点性理论思维活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度,"义利之辨"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和争论程度等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义利之辨"在中国学术界又出现了一次新的高潮.这次"义利之辨"主要是围绕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和个人价值取向这两个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育的最大失误就是人文教育的遗漏.在应试教育的牵引下,使本该布满人性美、情趣美,最具人文内涵的语文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机械的应试练习.人文教育的遗漏带来的是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匮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摆在每一个语文工面前迫切而严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封建历史上,各朝各代最好的东西都归皇帝所有。那么什么样的木头才能得到皇帝的青睐?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木材本身品质出众,二是必须稀有罕见。在中国历史上,有三种木材都曾被称为"帝王之木"。紫檀紫檀端庄、尊贵,代表了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虽然它是舶来品,但仿佛天生就属于中国人。古代的帝王、贵族和文人之所以酷爱紫檀,是因为它能提升人的精神层次。论刚,它刚到极致。紫檀在所有硬木中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历来把烹饪当做一种艺术,讲究色、香、味俱佳,由此,也创造了食文化.西洋人则把"食"当成一种科学和一种营养学,那么东洋人日本的宫廷菜肴又属于哪一类呢?  相似文献   

14.
方一戈 《知识窗》2004,(3):10-11
10年前,一位名叫井上晴树的日本作家来中国访问.极偶然地,他在大连街头的露天书摊见到一本小册子<旅顺大屠杀>.书的封面上,那些"日本兽兵"、"屠城之最"、"残暴绝伦"的刺目的文字及照片令其惊异不已.  相似文献   

15.
曾琦 《科教文汇》2020,(15):164-165
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显示出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整个东方乃至世界的审美情趣。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应用到广告设计中,能够使其形成一种意境之美和含蓄之美。本文以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概念及其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对此主题进行初探,希望能为现代广告设计的研究提供一个具有价值的线索资料,从而为广告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概念与其历史发展;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广告设计中具体的应用;第三部分即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在广告设计中应用到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意义;第四部分即结语。  相似文献   

16.
花鸟画是中国画艺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比于人物和山水,她有着其独特的审美取向;而比之西方静物画,则有着更大的差异.它没有要求观者仅仅留意自然物象的客体,而是让观者在人与自然之间,体会诗一般的绘画空间,意在"传神".本文认为:"大景"花鸟画在这一点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本身就完整地体现着真实的自然环境,反映出一种开阔的意境、具有宏大的场面和气势,与花鸟画中一度成为主流的折枝花鸟画相比,也显然有着更为复杂的艺术处理技巧,和更深远博大的情感联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今天的复兴,犹为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雕塑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不同水平的代表作,形成中国古代雕塑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使绘画性语言在雕塑中不断地得到结合延伸,使之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直至现在,这些艺术品仍是我国美术史上灿烂辉煌的艺术珍品,受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18.
韦良肖 《百科知识》2021,(27):71-72
中国的饮茶习惯历史悠久,茶画艺术源远流长."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茶画艺术作为历史长河中一种特殊的绘画体裁,其内容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茶事活动. 一、茶画艺术概述 茶画,是我国茶文化的具现,从表达方式上来讲,当属于传统的水墨国画,但从内容上细分的话,又可归属于文人画.文人画家多以梅、兰、竹、菊的象征寓意来表达清高纯洁的品格情怀,茶画则是文人饮茶之情景的展现;"茶之为用,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与醍醐、甘露抗衡".茶之精行俭德,在茶画中亦成为文人画家的笔下"常客".茶画艺术保留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内容,又与西方美术相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然而目前很多语文教学活动局限于传授教材所涉及的知识,没有设法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影响,导致教学活动枯燥乏味。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手段进行探讨,希冀"艺术"能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支强劲催化剂,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0.
茹果 《世界发明》2009,(10):78-79
“书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不仅直接影响画家的艺术技巧、意志、才情、修养和对生活的深层理解,也直接影响着画家的创作水平。正如苏轼先生所云:“画之极则书,书之极则画”,中国绘画考究的笔墨情趣,方圆起伏,露藏虚实,枯润浓淡,也是从书法的美感中转移而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