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顾之逵是乾嘉时代的著名藏书家,其广收善本,约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到嘉庆二年(1797)之间.因为对学术的虔诚谨慎,以及对宋元善本的珍爱宝重,加上英年早逝,顾氏生前虽收藏宋元善本至少数十种,却未及编纂藏书志.其所批校题跋之书,均为明清本,所藏宋元善本,不肯轻施丹黄.顾氏刻书,有《列女传》与《艺苑捃华》四十八种.  相似文献   

2.
正这种对"师生关系的挖掘",使得顾颉刚学术版图变迁,与顾氏师门掌故,成为同一维度上的多向度叙述对象。像我这类没学问的人,翻翻中华书局出版的《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增订本),就很能够知道一些做学问的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图书馆》2014,(6):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图书馆》2014,(2):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  相似文献   

5.
清代顾广圻提出《韩非子·解老》中的"将马"之"将"当为"牸"之误。检视顾氏的校记《韩非子识误》,可以发现:顾氏只提出质疑,并未改动《韩非子》原文;顾氏用来支撑其观点的两条证据均有可商之处。最近被重新释读后的七方秦官印和西安相家巷秦封泥上发现的官称"将马"等文字可为《解老》"将马"之"将"不误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6.
顾文彬在《亡三儿承行略》中说:“顾氏为吴中大族,家谱久失,系出黄梁门侍郎野王公后.”家谱、宗谱之类可以追溯一个家族、家庭的发展变迁及其人物关系,由于顾氏家谱的缺失,以致顾文彬很难再往上追溯先祖们的情况.笔者现据顾文彬日记、家书、手订年谱、祖辈父辈妻儿行略及顾春江墓志铭等档案文献,大致梳理出顾氏家族发展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文须有益于天下"的文章观,影响了后世。顾炎武在其著作中多次贬斥八股文,而被今人推为批判八股文的先驱。但是将八股文置于顾炎武的文章理论的角度来考察,顾氏似乎并不应该对八股文"深恶痛绝"。今人将顾炎武文章理论作为全盘否定八股文及科举制度的依据,脱离顾氏文章理论,是片面的并且存在着明显局限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1959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唐大诏令集》时采用顾广圻校本为底本,使之广为人知.论文通过细核顾校本校勘全貌,认为顾氏所作校勘并非系统全面,顾氏整理《唐大诏令集》是为其校勘《全唐文》服务的,顾校本底本误字较多,因此,如重新整理《唐大诏令集》不宜再以顾校本为底本.  相似文献   

9.
陆音 《图书馆杂志》2004,23(6):69-72
本文介绍现藏南京图书馆的顾氏过云楼旧藏中的两部明代刻本,并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过云楼“藏书画的聚与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较系统地阐述了“过云楼”主人顾氏几代人藏书画的发展、特色以及藏书画的聚与散。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先生图书馆建设思想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然而蔡先生的一生,无论在实践中还是思想上都与近代图书馆事业紧密相关。文章试从蔡元培先生的图书馆实践和思想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此铭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探寻先生关于图书馆建设之思想,用以借鉴和指导当今时代图书馆事业。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2.
老骥伏枥文化人-王金祥先生印象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祥先生对陕西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特别注意培养信息管理事业的接班人,关怀和帮助中青年的成长,受到省内外图书情报、信息科学界的普遍欢迎和赞誉。  相似文献   

13.
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回应了我国台湾省版本目录学家昌彼得先生一篇旧文所提出的诸多质疑,力证王重民先生的高尚人品,以及他在北平图书馆善本南迁并运往美国的工作中不存在昌彼得所说的监守自盗问题,以还其清白,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4.
陈竞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2(3):83-85,79
介绍了陈誉先生的治学理念和做人风格,表达了作者的深深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档案管理》第3期刊登了刘东斌先生《"档案形成在前"说对电子档案管理的启示》一文。本文针对该文的有关观点提出几点异议,具体围绕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区别与联系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全面叙述版本目录学家崔建英的学术思想。介绍崔建英先生对前人版本学及版本著录进行了认真的检验,在参加《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审校工作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文古籍善本书目》的编辑过程中,对版本的鉴定与著录和从群体视野审订版本方面颇多建树,并提出了建立中国古籍版本志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袁同礼晚年的目录著作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袁同礼晚年目录工作的具体情形,介绍了其各种目录著作的概况。认为袁同礼晚年目录著作的特点是:搜集范围广、查考出作者的中文姓名、完善每条目录的细节、编制方法灵活。它们具有工具价值、线索价值和学术积累价值。袁同礼的目录工作体现出的奉献精神、考证精神和实践风格是值得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张厚生先生事迹与学术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张厚生先生简历及其留下的研究资料和主要学术贡献,以此缅怀逝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