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1年4月16日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宣布成立,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和结构生物学中心主任施一公教授共同为中心揭牌。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教授代表学校宣读了关于成立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中心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33-33
修军简历:1981-1986,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学士;1986-1989,清华大学,管理工程硕士;1989-1996,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及国家开发银行,参与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专项资金管理,负责评审大型项目的技术方案及投资预算等:1996年,出国深造,接受美国杜兰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联合培养,在美国杜兰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2003年获清华大学管理科学博士。  相似文献   

3.
李植华  王元知 《预测》1989,(6):47-51
1986年至1987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与江苏省海安县农业区划办公室合作进行了海安县农业发展研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提出了干涉因子灰色预测新方法.这一新方法能够做到既满足历史发展的趋势,又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同时还能给出研究项目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重视程度,这些参数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1988年至1989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再次与海安县农业区划办公室合作进行了海安县1989至2000年经济发展模型研究。1988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独立研制成功了 IGKY 智能程  相似文献   

4.
《金秋科苑》2010,(19):64-65
刘光廷,1930年2月出生于福建莆田,水工结构专家,清华大学水电系教授,退休后加入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调进清华大学工作至今。  相似文献   

5.
刘蔚如  李颍 《金秋科苑》2012,(20):25-28
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华诞,对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吴文虎教授来说显得格外有意义,这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承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自1961年留校任教至今,吴文虎教授把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奉献在了清华大学的讲台上。尽管笑称到2011年就完成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使命,他却并未打算就此止步,教书育人早已融入他的生活,他还要无怨无悔地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相似文献   

6.
刘蔚如  李颍 《今日科苑》2012,(20):25-28
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华诞,对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吴文虎教授来说显得格外有意义,这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承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自1961年留校任教至今,吴文虎教授把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奉献在了清华大学的讲台上。尽管笑称到2011年就完成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使命,他却并未打算就此止步,教书育人早已融入他的生活,他还要无怨无悔地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相似文献   

7.
正专家简介:查皓,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研究员。1987年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2004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曾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高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欧洲知名的"玛丽居里奖学金"资助,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工作。2017年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职,开  相似文献   

8.
顾秉林,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原校长。出生于1945年,吉林德惠人。1960年--1965年,先后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和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就读。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丹 《科学中国人》2011,(17):71-73
张勇,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WEB与软件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IEEE和ACM会员。1997年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2002年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0.
黄雷 《金秋科苑》2012,(10):71-71
2012年5月8日,清华大学老科协在清华大学近春园会议室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正专家简介:邵洋,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200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4年获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硕士学位,2009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2009年—2010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及加拿大国家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材料特别是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宏  相似文献   

12.
清华大学老科协成立于2005年12月16日,它是经中国老科协和清华大学批准成立的社团组织。其会员以清华大学的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清华大学地区居民中的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以及清华大学的校友和其他长期合作关系的校外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为主。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5):I0001
吴硕贤,1947年5月生,福建诏安人。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1984年获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学位,是我国建筑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现任华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27-27
周旗钢,1963年12月生于内蒙古包头,1987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清华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  相似文献   

15.
冯乃谦,男,1934年出生于广东省。1953年7月考入清华大学,1958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工民建专业,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并留校工作,一直从事建筑材料和制品专业至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14,(1):22-23
正张金松,清华大学物理系2008级博士生。所在团队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在实验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相关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被杨振宁先生称为第一次在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曾任物理系研究生会学术副主席,获清华大学"学术新秀"、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荣誉。2013年7月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8月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06,(5):F0002-F0002
清华大学老科协成立于2005年12月16日,它是经中国老科协和清华大学批准成立的社团组织。其会员以清华大学的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清华大学地区居民中的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以及清华大学的校友和其他长期合作关系的校外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为主。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管理》2014,(1):83-83
<正>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她的前身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是国内最早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中心所依托的学科于1986年批准为技术经济专业全国第一批博士点,1988年被评为该专业全国唯一重点学科点,并蝉联国家重点学科点至今。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中国发展战略之后,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研究条件和平台建设、体制改革等方面展开了全面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确立了中心在国内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  相似文献   

19.
正金涌,1935年7月出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于1959年毕业于苏联乌拉尔工业大学,同年进入天津大学化工系研究进修班学习,后分别在中国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获得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2017年获得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  相似文献   

20.
专家简介:陈志强,教授,博士,江苏常州人,1971年1月生,1994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3月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任现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公共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体视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国家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5)委员等。主要从事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研究,在辐射成像系统关键物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