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改版是办报过程中的老话题,过去一般在新年伊始之际,后来演变为发行大战之时,现在则发展到竞争随时之需。综观目前报纸的改版热,其背后的动力是市场竞争,是市场竞争的压力促使报刊不断地通过自我修复以达到向前发展。但那种唯恐报纸"老化"的盲目跟风、频繁改版,甚至以  相似文献   

2.
改扩版对报纸生存发展的作用不需要多说,但改版扩版毕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且这一过程非常复杂。2001年,《华尔街日报》在竞争的压力下,在努力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开始了版面的精心调整。这张不变的报纸“小心翼翼”地对版面进行了局部改变,为了这次改版,其母公司道·琼斯公司花了2亿多美元,准备工作长达4年,其中为改版而投入的广告费就高达2100万美元,改扩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中央台“中国之声”改版对我们震动很大,作为基层台我们深感压力。中央台是国家电台,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媒体之一,也是世界上拥有听众最多的国家电台,代表党和政府在发言,面向全国,权威性强,受众众多,影响面广。新推出的“中国之声”形式上确立了直播形态,强化整体包装,凸显频率品牌,风格庄重大气,节目改版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4.
武汉有5家都市报,按实力可分“三个世界”,今春已有两报改版,“柜台年年整”,但报业格局难改,“三个世界”仍在。并且,不容乐观的是,多数报纸改版忽视了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改版未借数据库之力,读者管理粗放,改版决策处在“拍脑袋”阶段,没有进入“计算机辅助决策”阶段;二是改版仍停留在“新闻纸改版”阶段,没有进入“数字化改版”。这是报纸改版的两个“数字化盲区”。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上海东方卫视改版播出,业内人士说,此次的改版更像重建一个电视台,从人员到节目都进行了大换血.如今,变革已成为各电视频道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此次上海卫视的大变革无疑能让众多仍在苦苦思索求变求强的电视台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6.
改版的形式变化多样,探究其动力,无不是为了曾被无数媒体人称为万恶之源的收视率。如今广告商投广告要看收视率,广告部业绩增长也要看收视率。台里的经营指标年年涨,广告部的压力越来越大,逼得节目部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卫明 《视听纵横》2010,(3):77-78
改版是广播电视媒体常做的事。去年以来央视几个主要频道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改版,不但改的力度大,而且改出了亮丽,更改出了价值。央视的此次改版虽然并非全局性改版,而是试验性、推进式改版,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上海东方卫视改版播出,业内人士说,此次的改版更像重建一个电视台,从人员到节目都进行了大换血。如今,变革已成为各电视频道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此次上海卫视的大变革无疑能让众多仍在苦苦思索求变求强的电视台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9.
王丹 《新闻传播》2009,(10):93-93
今年多家电视台改版,在众多改版举措中,电视的新闻节目是重点。改版又重新举起了“新闻立台”的大旗。本文结合多家电视台改版的案例.重点剖析央视改版的背景和动因,阐述以“新闻立台”为本,打造和创新品牌栏目是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改版已成常态 2015年10月12日,《南方都市报》宣布改版,该报于2014年6月、2015年3月已两次改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改版三次,在我国报业改版史上实属罕见.仅仅过了一天,10月13日,广州另一知名报纸《羊城晚报》宣布全新改版,《羊城晚报》上一次改版是2014年元旦.在2015年改版的不止这两家:10月26日《重庆晨报》改版,10月8日《今晚报》改版,8月《三湘都市报》改版,7月《河南商报》改版,6月《都市消费晨报》改版,5月《楚天都市报》改版——该报宣称从2012年开始每年一大改,3月《北京晚报》改版.  相似文献   

11.
改版是创新求变之举。最近—段时间,多家都市报高调宣布改版。新一轮的改版风潮,有没有体现出办报理念的新转变?不同的报纸改版的初衷不同,改版究竟会对本报及所在城市的媒体生态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党报的竞争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党报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又要满足党和政府的政治要求。改革开放以来,负载了宣传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压力的党报不断地探索着自身发展的模式。作为党报改革的探索者之一,新华日报从1995年以来连续进行三次改版,提出了“顶天立地”、“龙头凤尾”、“龙飞凤舞”等改版思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刊特地编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新华日报改版的分析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改版成了很多电视台讨论的中心话题。成也改版,败也改版,经常性地改版不但扰乱受众的收视习惯,而且还会削弱受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对频道品牌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如何扬长避短,进行适时适度适宜的节目改版,这对城市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进入栏目化阶段,从1990年至今,栏目改版热一浪高过一浪。然而,改版也成为一柄双刃剑,一是改版热推动了电视节目创新,涌现了大量的精品栏目和节目;二是改版热中也暴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与组织的双轨整合──解读中国电视媒介经营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版"成为中国电视媒介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之所以需要改版,表面都有各种各样堂而皇之的说辞,但最直接而又最广泛为人所接受的目的,就是通过改版强化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以提升收视率拉动广告收入,保持自身发展的态势。然而,鉴于中国媒介行业的特殊性,且处于激烈变动之中。广泛存在媒介内部和外部的竞争一般都是在台下进行。就媒介经营的个体而言,经常是感受到生存压力同时却又难以明示方向,在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之中,犹如没有海图的孤舟航行。 于是,有好事者向积极鼓吹"媒介产业化"的学者提议,能否学以致用给正处于困惑的媒介经营…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益严峻的出版环境,我国报刊业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除了借力互联网,通过改版强调报刊视觉传达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挽留读者方式。2012年10月18日,有近80年历史的美国知名新闻类周刊《新闻周刊》通过网站宣布,明年将停止发行印刷版,全面转向数字版。这不是首个向数字媒体转型的时事动态类报刊,早在201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就停止发行印刷版,专攻网络版。面对日益严峻的出版环境,我国报刊业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除了借力互联网,通过改版强调报刊视觉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上到傲视群雄的中央台,下到苦苦挣扎的地方台,都在频繁的使用一种手段,改版——改版——再改版,改版仿佛是电视台的一棵救命稻草,在这些眼花缭乱的改版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梳理、思考。一、改版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改版表面上看就是节目内容、形式、播出时间以及由此所构建的频道整体形象的重新设置,而隐藏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进党报的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新华日报新一轮改版的方案已经得到江苏省委的批准。这次改版,版面的内容格局要调整,而且配套实施一系列的办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一个很大的动作。这是新华日报自1995年以来第三次改版。这一轮改版,目标是要进一步提高党  相似文献   

19.
改版就是一种选择。改版的选择是一种机会成本的付出,也是对价值判断力的检验。 新年伊始,许多媒体纷纷以全新的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媒介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促进各类媒体年复一年、不停地变换着自己的模样。尽管各个媒体遇到的问题不同,采取的策略也不同,各方人士对改版效果评价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毕竟在这些异彩纷呈的改版背后,有一些共通的东西值得推敲、玩味,那就是改版的依据。各媒体改版前都需要作哪能些调研、论证?哪些因素将最终影响改版决策?怎样评价改版的成败与否?从下面这些刚刚实施了改版的媒体负责人的思考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相似文献   

20.
近来,我省一些报纸进行了改版。作为河北省委机关报、河北第一大报的河北日报,它的改版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广大通讯员,他们急欲了解改版前后发生哪些变化,怎样紧跟改版形势,跳出传统新闻视角,写出适合改版思路的高质量的稿件等等。这里,就同大家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河北日报是从今年9月2日起改版的。在当天的河北日报《本报改版敬告读者》中说,这次改版,力求体现如下思路;进一步强化党中央、国务院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