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余嘉锡《目录学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对古典目录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时书目类型划分的精辟见解以及对类例理论的系统总结,分析了《目录学发微》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自刘向、刘歆父子之《别录》《七略》起,古医书目录逐渐增多,使得古典目录学的内容更加充实。结合古医书目录学源流,针对综合性书目和专科书目逐一分析了古医书目录学的特色,指出了古医书目对古典目录学具有补充和发展的作用,为利用古医书目录检索文献信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代的目录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目录学思想,尤其以郑樵为代表,编写了我国的第一部目录学理论专著——《通志.校雠略》。从书目类例和书目著录两个角度对郑樵的目录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余嘉锡(1884—1955),字秀豫,湖南常德人,我国现代著名的目录学家。余嘉锡毕生博览群书,自称唐宋以前经史子集四部书不曾寓目通读者甚少,然明清及近代之书未曾不措意也。余嘉锡研究领域广泛,著述宏富,已经正式出版的著述有《余嘉锡论学杂著》、《古书通例》、《世说新语笺疏》、《四库提要辨证》和目录学理论专著《目录学发微》。其中,《目录学发微》是余嘉锡的目录学代表作。在这部著作中,余嘉锡以其渊博的学识、精详的考证,对目录学的意义和功用、书目文献的体制、目录学的源流及历代书目的类例,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认为目录具有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唤起民众的社会作用,主张目录学为社会服务。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是首创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书目分类法。他重视书目的阅读指导功用并把它上升到学者自立和国家自强的高度。他发表《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一文,对研究佛经目录卓有成效。他对近代中国目录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及其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带动了目录学研究,开一代研究之新风。  相似文献   

6.
目录学的根本意义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此思想指导下,《目录学发微》对目录学的发展源流各种体制的利弊得失、历代书目的类例沿革都做了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应用目录学角度出发,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四库全书》从征集到编纂、乃至后人修补、续补、研究《四库》所形成的各种有关目标,并客观地介绍了各类书目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各种书目尽可能给出解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明朝医学家殷仲春所编《医藏书目》的主要内容、特点、成就,论证了其目录学价值,指出了《医藏书目》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钱存训是著名的书史、印刷史、图书馆学专家,然至今未见学者专门探讨其目录学思想。大学期间,他就曾在《图书馆与学术研究》一文中对目录学理论有所探讨,也编制了部分目录索引。赴美后,钱存训选修了艾西汉、谢拉等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开设的相关课程,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方目录学的认识。其代表性目录学作品有《译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中国书目解题汇编》《中国印刷史书目》等。其目录编制思想先后受到刘国钧、杜定友、袁同礼、艾西汉、休谟等中西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的影响,可谓融通中西。钱存训认为目录是开启学术之门的万能钥匙,目录学素养应为图书馆工作者之基本素养,强调目录编制工作者应有奉献精神等等。参考文献49。  相似文献   

10.
数字目录学是研究数字环境下的数字资源与网络书目情报工作,解决数字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利用等问题,为发展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提供支持的一门新兴学科。数字目录学不仅仅要控制书目情报,更重要的是要控制数字资源。因此,数字资源成为数字目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数字资源控制成为数字目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1.
吕思勉在治学与教学中,十分注重目录和目录学,他专门为初学者写了一本目录学著作——《经子解题》,当时不少学术青年得益于此书;除了这本目录学专著,他还先后编制了几种导读书目,这些书目都是他读史和治学的心得所系,今天对青年治学还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明代目录学的发展及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万健 《图书馆》1994,(2):19-21,5
明代目录学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兴盛时期,其特征有三,一是书目著作数量多,且许多都流传至今,比较全面地记录了历代图书。二是书目品种多,记录了发达和新兴学科的图书。除了综合性国家书目外,还有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藏书目录。三是对书目的分类、著录理论和方法多有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后期国外目录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目录学对中国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国学者对国外目录学的研究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小高潮期、70年代未-80年代中的过渡期和80年代后期-21世纪初的稳定发展期。研究主题包括国外书目和书目工作、目录学基础理论、目录学史、中西目录学比较、西方目录学分支理论和研究综述6个方面。研究中出现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内容从单一肤浅走向广泛深入、研究队伍相对集中与总体分散”等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官修目录还是私撰目录在系统目录的建设上都卓有成效.官修目录以苟勗《晋中经簿》,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为代表,奠定了四分法目录的基础,私修目录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为代表,补充官修书目,其成就甚至压倒了官修书目.《七录》是魏晋南北朝书目成就的集大成,把系统目录建设推到了这  相似文献   

15.
目录学在中医古籍整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录学是在对文献典籍的版本进行校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对文献典籍集合整序的学问。目录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西汉年间,刘向父子就编制了第一部系统目录《七略》。目录学家王重民先生说:“目录学就是阐述编制和使用目录工具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它通过对文献的主要信息进行简略描述形成的书目信息,能对文献进行揭示与报道。  相似文献   

16.
作为书目的《四库全书总目》,其学术成就的取得与它自身对《汉书.艺文志》等古代书目的研究有关。四库馆臣基于指导当时书目分类之需,聚焦于类例,并整体综观历史上几乎所有书目,从而包含有目录学史意识,同时形成了目录学学术批评的基本范式。文末对其《汉志》研究的不足也有所刺陈。  相似文献   

17.
从会通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到书目控制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心裁 《图书馆》1995,(5):13-16,12
本文以中国目录学传统发展为主线,分析比较了郑樵、章学诚目录学思想与书目控制论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在提出以上种种“抽象”理论的同时,又进一步对“抽象”思潮进行了总结与概括,如,《管理》一书提出:“书目情报理论是传统书目工作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新思想,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目录学理论的彻底革命,结束了国外目录学以具体书目成果为核心的历史。它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创造了书目情报这一术语。更重要的是寻找目录学新的基点,动摇了传统目录学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颖 《兰台世界》2008,(9):63-64
以《西学书目表》为例,介绍梁启超近代目录学理论和书目工作实践。梁启超对图书著录内容、图书著录体例、图书分类体系进行了创新,为我国近代目录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试论面向数字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的数字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数字目录学研究的进展,提出数字目录学的两大分支即数字化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作为数字目录学的基本框架,并对数字目录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