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04年8月22日,在四川省广安县诞生了一位伟人,他的出现预示着中国革命进程的改变。他就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相似文献   

2.
缅怀与继承──继承毛泽东出版思想座谈会侧记编者按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实践家。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毛泽东的新闻出版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3.
胡文龙 《新闻界》2001,(5):20-21,23
跟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一样,毛泽东也是以办报撰写新闻评论和报刊政论,传播革命真理而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而且,在他的伟大一生中,在从事并领导中国革命实践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同时,一向十分重视运用报刊社论(包括其他重要评论)阐述党的理论、政策、路线和革命思想,以指导革命实践和各项工作。几十年来,他不仅亲自审阅党报和通讯社的社论,而且在百忙之中坚持为党中央领导的延安《解放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撰写和审阅修改一些最为重要的社论。他一贯认为:“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重要任务”。①在毛泽东长期直接参与和积极…  相似文献   

4.
他目不识丁,却成为一位众人景仰的商界奇人。在马来西亚打拼了大半个世纪,身为华人的他被马来西亚总理评为“伟大的公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位依靠轮椅“走路”的农民。他是一位摇着轮椅走乡串村采访,伏在用木板搭成的“书桌”上写作,从而有数百篇稿件见诸报刊、电台的“农民土记”。名作家湖涌称赞他“既能走过芬芳的早晨,又能走过泥泞的黄昏”。他的名字叫陈浮。  相似文献   

6.
李文 《新闻与写作》2006,(10):35-35
作者以认真的态度,生动的笔触和丰富详实的事例体现了其在新闻报道与写作领域方面娴熟的技能和作为一名伟大记者所需要的素质,阅读此书,如一位行业前辈和长者,坐在你面前,用平静而不乏生动的语言向你娓娓道说美国林林总总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1月22日,法国人失去了一位最受人爱戴的父亲。当天,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新闻公报说:“他的去世让全体法国人民悲痛。法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一位良心和善良的代表……”他就是有着“法国良心”之称的皮埃尔神甫,一位坚忍不拔的反法西斯战士,一位充满爱心的慈善事业的实践者,埃玛于斯团体创建人.无家可归流浪汉的支持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自投罗网     
赵瑜 《网络传播》2005,(2):93-93
大约在六七年前,一位经营网络的女士找到我,说要专门给我做一网页我深不以为然,因为我基本不碰电脑,亦不上网,当时我与她玩笑道,鲁迅使毛笔,今人也追不上他,我得知这般守旧的名作家竟也有十几位。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爱因斯坦这位二十世纪的科学泰斗是十分熟悉的,然而,最近对他的研究中却发现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学者们宣称,在爱因斯坦杰出的成就中,有着一位默默作出了奉献的妇女被埋没了,这就是他的第一位夫人——玛利娃·曼瑞克。1948年,在瑞士的一家医院里,一位叫玛利娃的73岁老妇人孤寂地离开了人世。她走时,身无分文。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边,有一位“世纪的天才”正沉醉于他一生的光辉的成就之中。这就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他的第一个妻子的故事的结局。玛利娃·曼瑞克是一位伟大的女性。1875  相似文献   

10.
黄思源 《大观周刊》2010,(42):11-11
在德国人看来,一位作家必须是这种语言的仆人,并为其牺牲一切。他/她必须忘记市场和成功,只为他/她的作品而活。  相似文献   

11.
1996年第5期的《现代传播》开首即是一则很感人的札记──《走近神圣》。体会出其中有一种发自本心的敬业精神,有一种对生命本身的虔诚敬意。但是──“海耶克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一位言行有度、自律有节和肃穆庄严的伟大学人。”──其实我不认识海耶克,也没读过那篇介绍他的文章,跟主编老师提起他,只是因为随后的几句话我不怎么懂。“他的成功在于他不顾一切遵循理智的召唤与指引的人格素质……”──就是说,他的成功在于他的人格素质,而他人格素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即是:“不顾一切遵循理智的召唤与指引”,正是…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5岁入学,在绍兴、南京、日本求学20年.而后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府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总计两年半时间.从1912年2月起受蔡元培邀请到教育部任职14年,此间还兼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的讲师。在鲁迅出生之际,刚好赶上张之洞来访.他翰林出身的祖父就给他取了小名叭“张”,又称“张官”.希望鲁迅长大后像张之洞一样做大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由一个农民的儿子,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并且成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与他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藏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我熟识一位老裁缝,每次上街都得到他店里坐一会儿。最近,我请他给我做了一件春装,尺寸已经量好了,他忽然想起了去年曾给我做过一件秋装,硬是让我回家取来穿给他看一看,经过他仔细地对照反复修改尺寸之后才放心。我说做件衣服怎么这样麻烦。他说“七次量衣一次裁嘛。”尺寸量好了再看他操起剪刀,只听得一阵卡嚓卡嚓的声音,一件衣服三剪两裁就成了,真是游刃有余。我们搞新闻报道,不也同老裁缝师傅一样吗?应该把功夫用在下笔之前。诗人陆游“功夫在诗外”与老裁缝“七次量衣一次裁”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七次量衣一次裁”就是老裁…  相似文献   

15.
有关邓小平图书的出版概述闫晓宏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邓小平都是一位最受人瞩目的人物。他是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改革家,极具简力和传奇色彩。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勇气和魄力,设计、主持并具体指导了一场以摆脱贫穷为主旨的深刻革命,并获...  相似文献   

16.
和有些通讯员朋友一样,刚开始搞新闻时,我总是偷偷地写,偷偷地往外寄,做“贼”似的,结果投出的稿件十有八九泥牛入海,不见踪影。后来,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我说,写好稿件后让别人看看,对你有好处。我试着去做,果然收到了良好效果。去年,我在生产会议上听说张店油田产油建设中有一个项目节约投资100万,感到素材不错,急忙去采访,当时负责人不在,听他的同事说是改了两条管线。稿子写好后,我让几位同事看,有一位无意中说:这么巧,刚好是100万吗?我一听有道理,又去找从现场回来的项目负责人询问,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相似文献   

17.
收到一份样报,却发现与拙文刊于同一版的一文,其实还是拙文,只是作者换了别人的名字。从那名字看,抄袭者似是位女性。那天下午正好几位文友见面,我谈到了这件事,想不到一位文友告我说,他正在读的一本谈学人之丑陋的书,一边指责别人剽窃、抄袭,一边就抄了我谈读书的一篇。由此话题,我又谈到某研究员如何剽窃甚至全然复述他人观点的事。有位文友说:嗨,这还算好点儿的。于是就向我讲了他们学校研究生、教师甚至教授抄袭的种种劣迹。听后真令人感慨不已,感叹如今抄袭缘何竟成风气,由此自然就想到传媒披露的一起接一起的博导抄袭事…  相似文献   

18.
在云阳县有一位小有名气的“土记者”名叫吴秋生。从2002年开始他迷上了新闻写作。别人业余时间沉醉于棋牌中,他却陶醉于新闻写作中,业余时间采写新闻成了他快乐生活的一部分。短短两年时间里.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200多篇。  相似文献   

19.
在悼念茅盾辞世的时候,巴金深情地写道:“他又是文艺园中一位辛勤的老园丁,几十年如一日;浇水拔草,小心照料每一朵将开或初放的花朵,……”确实,茅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位在文艺园地里辛勤劳作几十年如一日的老园丁,一位伟大的编辑家。在茅盾,他的编辑工作与文学评论、翻译、创作是融成一体的。就编辑工作来说,他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对我国现代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就编辑家茅盾的光辉业绩,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20.
英国伟大的作曲家戴流士,逝去已半个世纪了。他1862年生于英国布雷佛,其父亲是位羊毛商人。戴流士自幼学习钢琴与小提琴,性格好动,好冒险,他的父母指望他经商,不同意他献身音乐事业,所以1884年他赴美国佛罗里达经营橘园,然而他对音乐的兴趣一直是潜滋暗长的,终于1886年进入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去挪威旅行,结识挪威的音乐家格里格与辛完,1899年迁居法国格利苏隆,他的重要作品都是在该地完成的。1922年后他身体瘫痪,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由他忠实的妻子伺候着,音乐创作只好由林克郡的一位年青的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