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灾害频发,滇民深受其苦.乾隆朝非常重视民生,对云南灾情勤加赈恤;清高宗亦多次朱批,关切灾赈事宜.乾隆朝办理赈恤及时迅速,措施周密,惠及人员众多,地域广泛,边疆土司辖地亦不例外.为保证灾黎均沾实惠,云南督抚与办赈官吏还平抑粮价,并对灾赈严格监督,以防吏胥从中克扣.乾隆朝对云南灾情的大力赈恤,保障了当时云南社会的和谐安定,促进了经济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祖远 《老年教育》2013,(2):16-17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桩从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桩特大贪污案的首犯,就是乾隆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望。王望是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调任甘肃省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相似文献   

3.
宋代官方的救荒措施,可分为赈济、赈贷和赈粜。赈济主要是对大灾、特大灾年导致流离失所的流民和灾歉时城乡贫困户及鳏寡孤独病残人群的救助措施;赈贷一般多是在灾害发生后的恢复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是冬春青黄不接之际,受灾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难以为继而需要救助;赈粜是通过平抑粮价达到救助灾民的一种方法,亦即常平法的基本职能,其对象主要是家中无粮食积蓄的下层民众。赈济、赈贷和赈粜的粮食来源,属中小灾的,一般由州级路级地方官府主持,从常平仓和义仓调拨粮食,或置场籴买。大灾、特大灾则主要由中央官府调集粮食和筹措资金。  相似文献   

4.
清代前期的荒政集历代之大成,起到了保持国家稳定,维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调节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关系的重大作用。具有统治阶级高度重视,各项救灾措施完全制度化、经常化,救灾支出浩繁,办理赈务组织周密、有条不紊等特点。这一时期灾民一般可按数领到赈米赈银,大部分受灾州县可在灾后恢复社会生产。清统治者实行荒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政权、保护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5.
丁戊奇荒期间,江南士绅在华北开展了大规模的义赈活动,尤以河南为重点。他们通过刊印《河南奇荒铁泪图》,借助《申报》大力劝捐,为河南筹集赈银达40余万两。与此同时,数十名江南士绅亲赴豫北、豫西重灾区,采取自筹自办、随查随放等方式实施赈济,其赈济内容包括查放钱粮、收赎妇幼、周恤寒士、开办粥厂、掩埋尸骨、以工代赈、开办善堂、兴修水利、代置应差车马等。江南士绅在河南的义赈活动历时一年有余,赈济范围达27县,受赈灾民达80余万人,是近代义赈第一次大规模的实践。这次义赈不仅拯救了数十万河南灾民的性命,也引发了近代救荒格局的改变,义赈从此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救荒方式。  相似文献   

6.
试析18世纪中国实施工赈救荒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赈,即以工代赈,它属于赈济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单纯赈济,其特殊性在于赈济与建设的结合与统一,它是赈济对象主要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共工程的建设而获得钱物的一种特殊的赈济方式。18世纪的中国政府之所以在灾发比较集中的地区多次大规模地实施工赈救荒,是因为其在补充其它赈济方式的不足、满足更多待赈需求的同时,使政府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并兼顾到政府抑制社会动乱、发展农业经济以及培育民风等深层目的。  相似文献   

7.
1931年荆江地区遭受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未有的水灾.官方赈务机构在灾后的赈务中发挥了主导作用.1931年荆江地区赈务机构体现出高度专职化、在一些易生弊端的关键环节有意排除地方行政官、社会力量积极广泛的参与等特点,但也出现了贪污、机构繁多、事权不一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宣统元年甘肃省爆发了严重的旱灾,灾情十分严重,一时间舆论纷纷指责陕甘总督升允匿灾三年不报,朝廷遂将其罢免。与此同时,各地展开了协助赈济陇灾的活动。直隶省的协赈活动虽然发起的时间比较晚,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募捐活动都非常踊跃,对协助赈灾尽了应有之力。同时,这次活动也反映出了清末直隶省募捐赈灾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1917年京直水灾灾后的工赈,采用了近代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式,效果明显,对于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晚清皖江地区水灾频发,农业歉收、绝收,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灾民众多,甚至出现人口伤亡,经济发展遭受巨大冲击。《申报》在皖江地区报灾和赈灾方面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刊载了大量官府与社会力量在皖江地区进行的灾后赈恤、指挥救灾和捐资义赈等赈灾活动,对皖江地区灾务活动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元善是近代著名的慈善事业家。他所倡行的义赈活动规模大、范围广、募款多,对近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879—1880年直隶连续遭受水灾,他筹措巨款,设厂赈饥;并于1880年亲赴直隶赈灾,注重兴修水利,消除灾源,提出治河代赈说;通过赈直,经元善上连炙手可热的清朝权贵,如李鸿章等,把自己的事业从上海一隅扩展到了全国范围。1880年成为他人生和事业的重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洋务派的重要人物盛宣怀在近代历史上毁誉参半,其正面历史形象多集中于洋务事业办理。但其在几十年赈灾事务中所作出的卓著功绩却不被重视,特别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赈灾理念和主张,以及其鲜明的"赈务"思想方面的研究不够充分。具体包括其办赈救灾思想中坚持以民为本强调实效性的治灾理念、德才兼备的赈灾人员选择和治灾治根的观念等方面。梳理、分析盛宣怀的赈灾思想及其历史活动,可以进一步总结其历史作用,并更客观地认识其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13.
普陀宗乘庙在行宫北里许。乾隆三十五年旧藩新附,溥庆胪欢,命倣西藏布达刺都纲法式,创建兹宇。御书额曰“普陀宗乘之庙”……门内额曰“广圆妙觉”……前殿八楹,额曰“无量福海”,又十六楹,额曰“千佛之阁”,皆兼四体书 (《钦定热河志》卷七十九寺庙)  相似文献   

14.
温州因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灾害明显表现出三个特点:1.台风肆虐;2.多灾并发,多以飓风大水并行;3.风灾、大水并行的瞬时灾害危害极大。在对灾害的赈济中,官方赈济措施主要有急赈、平粜、工赈以及蠲缓,而温州本地慈善组织与个人,以及外地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灾后救济的行为成为独立于官赈之外的有益的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15.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自称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板桥少颖悟,家贫而好学。赋性旷达,落拓不羁,“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以是得狂名”。乾隆元年(1736)四十四岁方中进士。乾隆六年至十七年(1741—1752)先后于山东范县、潍县任知县,逢荒年则开仓赈贷,救民无数,“时有循吏之目”(上引均见《清史列传·郑燮传》)。  相似文献   

16.
清朝自康熙继位以后,经过雍正、乾隆几个皇帝的励精图治,逐步形成清王朝的鼎盛局面.但政治上的各种弊端也渐渐显露,官场侵贪、吏治腐败层出不穷.甘肃捐监冒赈案发生于乾隆中后期,是一起全省性的集体贪污大案,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本文从社会性质、历史传统、制度架构、政策失误四个因素对这一案件进行分析,以期把握古代吏治腐败的基本规律,并为现今的廉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乾隆《避暑山庄五福五代堂记》注译和说明别廷峰避暑山庄五福五代堂记“五福五代堂”①之扁,既额于“宁寿宫”②之“景福宫”,兹复额于“避暑山庄”者何故?敬维本朝家法,于几内殿理事处御书之扁,莫不历代模勒③,以志继绳殷志④。故“正大光明”自世祖至今四世;“勤...  相似文献   

18.
1931年,长江曾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中下游沿江多处溃决,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赈灾工作中,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慈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华洋义赈会受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制订施赈方案,并主持长江中下游受灾地区的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通过采取在灾区举办合作讲习会、组织互助社与合作社等措施,使赈灾工作获得相当的成功。通过开展一系列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把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引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对在受灾地区宣传合作思想,指导并推动合作事业发展,完善防灾重于救灾的理念,促使农民从传统的保守状态向符合近代文明要求的状态转变,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战乱频繁,政局衰败,经济凋敝,但政府的荒政举措很少,收效甚微。这一时期的吉林荒政亦如此,备荒措施主要体现在义仓的建设上,发挥了备荒救济的重要作用,其它备荒措施几乎很少记载;灾情管理体现在灾况的呈报、派员勘灾和查灾方面;赈务方面主要通过灾时的粮款赈济、物价调控,灾后生产帮扶等政策来缓解灾情。同时,政府官员也极力倡导组织巫术救荒,来达到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民间组织救灾问题涉及到中国近代灾荒史、中国近代慈善史和中国近代社团史等领域,对此进行专题梳理后认为,当前研究受“传统-现代”视阈影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具有“现代性”的民间组织如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等个案研究上,而对传统社会组织、临灾所设民间组织及相关理论研究尚缺乏足够关注,这势必会影响对近代中国民间组织救灾问题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