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卫马油田井下注水管柱结垢严重一直是注水工作中的难题,直接影响文卫马油田分注效果。现场进行了井下分层注水管柱改进,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对于油田开发后期的有效注水和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井下分层注水管柱是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实施稳油控水技术实施的重要手段。根据现场实践,本文提出了延长井下分层注水管柱有效期的实施对策,对于现场管理和油田实现长期稳产、高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注水系效率低,注水单耗高,注水系统腐蚀、结垢、老化、欠注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以满足油田开发各油藏能“注够水、注好水”为原则,通过深入研究和引进,形成了一整套提高注水系统效率、降低注水单耗的工艺和技术,即:“高效往复泵+变频调速技术”对注水机泵进行机电一体化改造技术;注水站采用微机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技术;运用清管器物理清洗技术对注水管网进行清洗除垢技术;新建注水站,降低原有注水站注水半径,并实现分区、分水质注水,满足不同特性油藏的注水水质要求。经过技术应用,油藏开发形势好转,提高了注水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注水合格率是保证油田开发效果、衡量注水质量的指标。通过加强注水井的日常管理,是提高分层注水合格率,实现“注够水、注好水”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分析分层注水合格率影响因素入手,重点对分层异常注水井出现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到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分层注水井受地层吸水能力发生变化、井下管柱故障、水嘴刺大、水嘴堵以及其它一些因素影响,并对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杯同时对其它影响注水合格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进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宋运武  鲁飞  程刚 《内江科技》2014,35(8):28-28
濮城油田经过33年的开发已经进入"三高"开发阶段,注水目的层逐渐向低渗层、薄差层转移,延长分注管柱有效期是油田能够注好水、注够水以及实施稳油控水技术的前提和保障。由于井下套管内壁腐蚀产生沟槽点、腐蚀产物在套管内壁的附着、修井作业的钻铣刮磨等工序对套管内壁的伤害、钻塞后卡封段的水泥、堵剂的残留物等影响,存在封隔器密封性能和分注管柱有效期短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研制了双级密封管柱,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注水合格率是衡量注水质量的指标,是保证开发效果的依据。加强注水井的日常管理,提高分层注水合格率,实现“注够水、注好水”的目标,是提高油田采收率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从影响分层异常注水井出现原因入手,认真分析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分层注水井在地层发生变化、井下管柱故障、水嘴刺大、水嘴堵以及其他一些直接影响合格率的因素。以便在今后的注水井的日常管理中,对测试异常井的各个环节引起注意,并加大分析、处理的力度,从而减少测试异常井数,进一步提高注水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面集输系统、油井管柱及地层(注水层或储集层)中的结垢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通常会造成设备损坏、管道阻流和产液量下降;同时结垢也增加了油井的修井作业量,严重者造成油井停产或报废。因此,结垢同腐蚀一样严重威胁着油田的正常生产。结垢给注水带来严重的危害,降低管道的水流截面积,引起设备和管道的局部腐蚀,造成地层堵塞等。分析注水井垢的成因及机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韩兵 《内江科技》2012,(2):100+145
滨南油田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水井套管腐蚀结垢现象日益突出,复杂井况井逐年增多,给油田注水、卡封等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自2008年,水井作业引入了40臂测井技术,在套漏封窜、薄夹层、套变遇卡等类型水井上实施115井次,通过不断深化井况认识,对现有注水工艺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水井管柱在井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由于喇嘛甸油田长期注入污水,井下管柱锈蚀、结垢严重,给水井测试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测试仪器遇卡、遏阻落物较多,水井打捞、通井已成为分层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针对管柱结垢增大测调难度这一实际,对测调现场出现的下不去、坐不住、捞不着、投不进等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应用改进的投捞工艺,不仅保证了注水方案的有效实施,而且对于控制作业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无效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海上分层注水井由于管柱蠕动及出砂造成的注水管柱失效问题,开发了海上长效分层防砂分层注水工艺技术。通过研制新型防蠕动密闭封隔器,可有效提高注水管柱的防蠕动性能,延长管柱有效期。该技术整合优化了分层注水分层防砂技术、大通道反洗井技术、测试调配一体化技术以及管柱防蠕动技术,在有效解决海上注水井出砂的同时,延长了注水管柱的使用寿命,降低作业成本。自2013年以来该项技术在胜利埕岛油田共实施70余井次,最大分防分注层数为6层,最大井斜48.8°,施工成功率达到100%,取得了非常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压力高,常规注水工艺技术无法完成配注要求的情况,本文着重介绍了江汉油田超高压注水工艺管柱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了超高压注水管柱的现场应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双河油田注水水质以及腐蚀产物的分析入手,分析了硫酸盐还原菌在注水过程中的生物催化作用,弄清了 注水井井下管柱的腐蚀结垢机理,为下步防垢除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杜建娟 《内江科技》2012,(3):152-153
为满足各生产层对注水量的不同需求,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近几年来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较2010年相比,分注井数增加了18.5%。本文以分层注水工艺管柱配套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对各种分层注水管柱的管柱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应用范围等做了详细介绍,结合现场应用情况,将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在应用中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分层水井分注井层段合格率较低,管柱有效寿命较短,管柱的安全性和封隔器失效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封隔器管柱受力分析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各种井下工具的综合作用。由于缺乏科学的管柱优化故障诊断方法,影响了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介绍了分层注水管柱力学分析及工况诊断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油田注水系统中,结垢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国内与国外都采用了很多种办法来预防和清除污垢,但目前都存在着一些缺点,没有简单、经济、高效、通用的办法除垢,由于各地的地址条件不相同,水中矿物质也不尽相同,更是加大了油田注水系统结垢处理的难度。本文将从注水系统中的结垢物入手,分析防垢和结垢技术,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晓枫 《内江科技》2013,34(5):158+110
乾安油田是典型的三低油田,依靠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来保证油田稳产。目前有污水回注、清污混注和清水注入三种注水水源,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回注。由于污水含油、机杂处理不合格及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腐蚀结垢严重,再加上储层渗透率低,天然裂缝沟通差,泥质含量较高,导致注入压力持续上升,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水井发生欠注和注不进的情况,较为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稳产开发。本文主要介绍改善注入水水质与改善储层吸水能力上下游相结合的注水增注技术研究及所取得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窦红芳  徐滨 《内江科技》2012,(4):113-114
随着油田的不断持续开发,义和的注水系统目前的现状和生产运行参数已不能适应其生产。整个系统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以及各种设备流程老化腐蚀的加剧,现已处于高耗能状态,所以提出了注水站到注水井的综合治理方案,以优化系统结构,降低注水成本为目的,实现义和油区注水系统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闵桥油田高压注水管线结垢现状,分析了结垢的原因,并就目前注水管线的结垢问题,实施了对应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受注水井管柱内杂质,压力波动、水质变化及设备异常等的影响,使现阶段注水井的测试资料使用周期缩短。本文就此结合敖包塔油田注水井生产实际,针对现阶段日常管理、洗井管理、测试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对注水井分层测试资料使用周期缩短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闫永昌  董淼 《内江科技》2007,28(9):117-117,163
双河油田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厚油层砂岩油田,现已投入开发二十多年,稳产难度越来越大,措施作业工作量不断加大.常规分注区块近年来酸化频繁,地层砂岩疏松、出砂严重;三采后续水驱分注区块由于注聚期间注入压力高,在近井地带形成高压聚合物区,转水驱后聚合物返吐严重.返吐的地层砂、聚合物在停注或洗井期间,通过偏心配水器堵塞器和洗井凡尔,大量进入偏心配水管柱,逐渐堵塞偏心配水管柱中心孔,导致地面来水无法注入地层,测试仪器也无法下井.为此,对偏心配水器和洗井凡尔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单流偏心配水器和定压洗井凡尔,研制了防返吐偏心配水管柱.本文介绍了单流偏心配水器和定压洗井凡尔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防返吐偏心配水管柱的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