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山》是人教版《自然》第九册地球单元的一课,按照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火山》这课呢?我觉得,我们应本着“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2.
教学资源分析《声音与生活》是《声》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学生探究声音秘密的总结。教材分为三部分:活动一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声音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或烦躁;活动二通过讨论与交流,让学生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活动三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挥创造力,设计出“无噪声书房”。教学前设想课中虽没有准备实验材料,却为此收集了许多多媒体音像资料,从而创设情境、引发探究兴趣、丰富他们的相关资料。同时放手让学生收集有关声音的资料,课前提前一周,要学生查找课外书籍,查询因特网获取有关声音…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社会信息量也迅猛增长。为了指导学生吸收信息、积累信息、运用信息,我校高年级开设了信息课,并列入课表,两周一次。信息的积累是上好信息课的基础。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信息手册》,让他们把在课外看到的报刊、图书、电视中有价值的资料,或从广播、谈话中听到的新鲜事儿随手抄录、记载下来;要求学生收集的信息应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信息课是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学生在信息课上按照教师的要求,选择《信息手册》上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基层学校多次听了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第二课《进一步观察岩石》一课,上课教师对其中“火山喷发模拟实验”这一部分内容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两种:条件较好的学校老师的做法大都是利用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地球内部的情况、火山喷发的情景、熔岩及岩浆岩的形成过程;条件较差的学校老师则根据课本提供的做法则是用小苏打、醋、洗涤剂等在玻璃瓶中发生反应来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虽说图片及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效果明显,参照书本上的做法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本人觉得这样的做法给了学生一些不真实的感觉,缺乏科学探究的信度…  相似文献   

5.
在"火山喷发的成因"一课中的模拟实验因为土豆泥火山和番茄酱岩浆摆放位置不够精准,从而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并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利用相匹配的罐子与茶漏的实验装置让土豆泥火山和番茄酱岩浆分离,各自留有空间,又有火山受热膨胀的通道,更好地模拟了现实中的火山地形,还让实验效果更加快速和明显,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为使学生全方位感受地震与火山的真实情景,我们选择网络环境下WebQuest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进行教学,通过播放视听资  相似文献   

7.
勿庸置疑,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被信息包围着。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去更好地收集信息,从而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收集信息、查找并运用资料的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课改实验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查找资料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从点滴做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认为在查找资料的同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注意对查找资料的熟悉课前,学生对查找的资料要有一个熟悉过程,不能出现学生拿着查到的一大堆资料,在课堂嗑嗑巴巴念的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熟悉查找资料的过程变为增加识字量、知识量的过程。这样才达到了我们做这件事的目的。二、注意资料的积累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资料的好习惯,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资料积累本,把查到的资料整齐地贴上去。到了高年级,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期末可…  相似文献   

9.
《观潮》一文描写的是南宋时期农历八月十八日杭州城南举行的观潮盛典。对于北方内陆的学生来说,仅仅通过学习课文就真正了解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那是很困难的。要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交融的境界,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很重要。笔者从资源共享、重点赏析、美读体味等几方面进行了尝试。一、资源共享1.课前指导学生预习,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各种渠道查找有关钱塘江潮的资料。2.展示资料,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增加知识储备。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选出较为出色的资料在班里展示。资料一:多媒体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把浙江省放大,…  相似文献   

10.
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为使学生全方位感受地震与火山的真实情景,我们选择网络环境下WebQueSt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进行教学,通过播放视听资料,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及对问题的基本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每 天都生活在信息的包围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教师,我们迫切要做好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去更好地收集信息,从而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收集信息、查找并运用资料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包括上网浏览)。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向课外迁移拓展,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迁移到课外文学知识、文学作品等内容的学习、理解与领悟上,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明辨是非观念。一、从相关资料、背景资料中进行迁移拓展首先,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动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积累知识,自行向课外迁移拓展。学习《敬畏自然》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就有关生态环保问题收集资料,出版专题《人与自然》《救救地球》等。读《列夫·托尔斯泰》一文,让学生到网上查找有关托尔斯泰生平及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以设计者的角色出现,尽量让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一、课前参与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或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自己利用书籍、网络、咨询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动手制作相应的学具,以备课上使用。如学习彝族歌曲《转圆圈》后,老师请学生们课后查找乐曲《阿细跳月》的有关资料,同时搜集彝族的其他音乐作品。课上,学生们展示了自己在课前所做的各种准备:有的带来了有关《阿细跳月》…  相似文献   

14.
《社会》第二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注意交通安全》的重点在于懂得各种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争当交通安全小卫士是这一课的难点。对于本课的重点,可以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收集资料。课堂展示、共同讨论得以解决。如何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意识到...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指导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由此可见,贴近生活,引导实践,激发兴趣,自主习作,是小学习作指导的方向。以下介绍几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写的习作指导课教学模式,供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借鉴参考。一、参加实践活动→回忆活动过程→点明活动重点→动笔习作→组织讲话小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凡是能让学生先进行实践活动,再进行习作的,都可以减轻学生习作难度。如《记一次野炊《》一次秋游《》登山比…  相似文献   

16.
一堂有创造力的课才会展现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在学习《原始农耕文化》这一课时 ,我主要抓住了几个关键环节 ,即问题的设计、图片的立意、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文字材料和音像资料的使用等方面 ,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为了让这一节课能够丰富多彩 ,使学生产生创造激情 ,我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 ,除了看参考书之外 ,我还从网上查找了大量的材料 ,有《炎帝神农部落农业文明的历史地位》、《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呈献七千年前文化》、《来自半坡古文明的信息》、《石器时代》、《钻木取火的传说》、《文明的发轫》、《…  相似文献   

17.
在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火山"一课中,有一个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此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火山是怎么喷发的。其实验方法是:在1个玻璃瓶里面放50mg小苏打,再加1~2滴洗涤灵,然后,将加有红墨水的50mL醋慢慢倒入苏打瓶中,观察实验现  相似文献   

18.
《向往奥运》是人教版六年制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肖复兴写自己得知2008年中国北京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高兴而激动的心情,回忆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产生的特殊感受,渴望在我们国家举办的奥运会中采访新一代的运动员,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本篇课文,要抓住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这一重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指导中渗透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本课语文基本功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因此,课前要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报刊杂志、上网等方法,收集奥运的有关资料。一、读书…  相似文献   

19.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后,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开始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经常也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前教师大张旗鼓地要求学生收集某一方面的资料,学生对此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收集到很多资料,想在课堂上一显身手。而课堂上教师担心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完不成,往往对学生收集的资料不够重视,把交流资料这一环节作为开课的一个引子匆匆带过;或放在课尾,草草收场。结果学生交流展示的欲望未满足,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教学的效果。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呢?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收集、处理信息也是学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面以《地震》一课为例,谈一谈我是怎样放手让学生收集信息、交流和处理信息的。 一、鼓励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