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影和电视,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及音乐等多种艺术的特点,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电影与电视艺术又各有其自身的美学特性,分别按照自己特有的美学轨道运行。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我国报告学有长足发展,但优秀之作不多。这与报告学作缺乏独立的思想意识有一定的关系。本通过美国优秀报告学作品,从学性、政论性、献性三方面,分析了美国报告学作家的独立思想意识传统,以期对我国报告学的创作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绘画艺术追求“形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意象,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性特征体现在几方面;气韵的意象性,线的意象性、形的意象性、色彩的意象性、构图的意象性。  相似文献   

4.
动画是赋予非生命物质以生命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自电影诞生后,电影视觉语言在动画中的应用使动画成为电影的一个分支。作为电影本质属性的“运动性”成为动画本体性中的根本元素。但与反映现实世界的真人电影不同,动画的每帧画面是对现实世界再创作的绘画,绘画的创作技法直接在动画中得以显现,因此绘画性与运动性共同构建了动画的本体。  相似文献   

5.
化的后现代性已走上历史舞台,迄今为止,已有众多的研究对后现代化和出理论的表述,在名的理论家中,杰姆逊,波德里亚等人,都把电影电视当作重点对象来研究,但他们都没有对电影电视之于后现代的关系作专门的,较系统的论述,所以本做一次尝试,本认为影像,复制,商品和娱乐等既是电影电视的重要属性,又与后现代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后现代化的诱发性因素,甚至成了它的表征,同时,本还论述了电影电视在后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艺术的共通性以及汪曾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偏爱,使他在小说创作中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丰富营养,以草根性书写和开放性结构完成了其小说召唤性意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长卷绘画在结构、风格、虚实、透视与时空观念方面具有不同于西方画板绘画的特点,直接影响了西方先锋派电影的先驱艾格林的《斜线交响曲》与里希特的《韵律21》和《韵律23》等作品,他们由此首创了抽象动画电影这一先锋派电影的亚类型,在电影艺术上做出了独创性贡献。玛雅·黛润被誉为美国地下电影之母,她的影片《对暴力的反思》直接取材于中国武当与少林武术。中国武术除了实用性以外,还有审美性、仪式性与伦理性、以及“道”的精神。影片运用多种技法,将对于中国武术的表现转变成为充满电影艺术探索的作品。这些西方先锋派电影与中国文化之间进行的直接对话,对于我们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遗产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学科由于自身的特殊属性,在教学改革之先就开始逐步打破单一的“工具书”与“思想品德教科书”的传统束缚,更加重视其包含的人性、审美性、学性。其中“诗歌”更应是最凝练、最集中体现这些内涵的学样式,但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过于去开掘其内在思想,以附“教化”之用。可以说这是从根本上的背道而驰,是“暴殄天物”。在此,笔想就高中语中的“诗歌教学”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工笔画的 "写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元文人写意画勃兴前,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态.受传统美学、绘画理论的影响,传统工笔画也具有写意性的特征.本文试图从画论的先导、书法诗意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入手,分析和探讨传统工笔绘画"写意性"的特征,从而对中国绘画传统作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晚明思想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下,阮大铖秉心学末流之弊,又受佛家六相圆融观念的影响,同时为传统功名思想所驱使,从而形成实用型人格,失去基本的是非善恶标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临川派作家中,阮大铖是将剧作的学性与舞台性结合得最为成功的一人,其传奇作品执着于人世的悲欢,藉佛老思想达成与现实世界的妥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阮氏的思想特征,而与汤显祖、吴炳、孟称舜等临川派诸家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的中国影视,是世界多样性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几千年的社会性别文化传统积淀与种种挣扎、变化的思想情感,通过具体的影视作品呈现出来,形成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世纪之交的中国影视作为多样性文化存在,其中的女性叙事话语既是民族的中国特色的、又是国际的具有人类普适性的文化状态;研究、分析和关注的目的,是促进实现男女两性间的协调发展、促进性别平等、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华语影视剧市场愈渐繁荣,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愈渐火热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华语电影出口到世界各地以及参加各个国际电影节。而以中国功夫为题材的影视剧又是提高外国观众兴趣、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力军。因为该类影视剧题材、台词、文本的特殊性,其英译(特别是字幕翻译)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不少挑战。电影字幕翻译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电影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中国功夫题材影视剧字幕的英译并不乐观,此类字幕翻译的研究并不全面,本文从理论基础到翻译实践,对该类影视剧的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提出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功夫题材影视剧的字幕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抗战影视剧创作目前已经形成一种不可忽:现的创作声势。探讨其创作的特点包括抗日英雄塑造的特点,揭示大陆对中华民族抗战的全面认识以及对国民党抗战地位的重新评价,正视历史,顺应海峡两岸El趋高涨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此类影视剧创作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郴州的电视剧创作呈现出比较繁荣的景象,一批影视剧相继投入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及电影频道等媒介播出,受到好评.这些影视剧体现了如下鲜明特点:一是塑造了一批老区革命者与建设者的感人形象;二是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真实地反映了郴州地区的现实生活;三是顺应时代潮流,突出改革主旋律,展示了湖南南大门改革开放的特点与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为影视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域,令我们对影视艺术的接受者——观众及其接受心理给予了关注。在影视艺术接受中,文学期待视野表现为观众对影视剧的类型、结构、具体表现手法、风格的定向性期待以及对影视剧中所表现的道德观念、人生理想的崇尚,甚至是对影视剧中人物的行为方式等的模仿。而能够重视和把握观众的公共期待视野是我国新时期影视剧创作能够复兴、繁荣的重要原因。接受美学理论对读者接受的重视和对期待视野的探索对于影视剧创作的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对小说的改编是文学传播的又一种形式,近年来网络小说颇受影视改编的青睐,由此带来的"如何改编"的问题是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的。网络人气小说大多是有独特性的,但这些独特性能否在改编时成功地被影视转化,还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影视剧进入中国大众视野,并迅速占有相当高的收视率和大批的大学生观众。这些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观,有的反映出韩国文化的优秀性,有的夹杂着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消极因素。在我国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正确分析和把握韩国影视文化的各种潜在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影视作品是语言与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有机结合和具体体现。影视片名的翻译方法有很多,而文化的异同是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文化对应、文化重叠、文化冲突和文化缺失四个方面,来举例具体分析荚汉民族文化的异同在影视片名翻译中的体现及其影响,以期找到一条研究荚汉语言与文化,增强荚汉交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影视服装设计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语言的表达离不开服装效果的紧密配合,服装在影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日常服装设计来说,影视服装的设计具有其特性。这些特性能够给从事日常服装设计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电影、电视、网络等都属于大众传播媒体。它们以其独特的媒介特性吸引和影响着广大的受众。借鉴发达国家通过电视、电影及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其语言和文化信息来增强国家实力和提高国际形象的做法对汉语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