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关汉卿所处的元代的特殊时代背景,在他的杂剧中浪子形象频频出现。他们或放荡不羁、不受约束,或劣迹斑斑、臭名昭著。而这两类浪子形象在反映关汉卿这个现实生活中的浪子和批判黑暗的现实、腐朽的官场的作用却是殊途同归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是一个大量产生精神"浪子"的时代,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大师,鲁迅给传统"浪子"形象赋予了更多的现代精神内涵。在鲁迅的文学世界里,作为永世流放的"异乡人","浪子"是寻找的主体,是肩负时代启蒙重任却又置身于虚无之境的知识者。鲁迅笔下的"狂人"、"过客"、"孤独者"等"浪子"群像,也是鲁迅对自我精神形象的变形书写。  相似文献   

3.
同样反映封建大家庭的命运,《憩园》与《激流三部曲》存在着许多联系。浪子形象的塑造,不仅表明了这种联系,而且显承出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现象的更深层的思考。浪子形象的变化,带来了作品主题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艺术特征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男性形象。通过对士人形象、浪子形象、侠客形象、官吏形象、商人形象、帝王形象等男性形象的归纳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唐传奇在古代人物形象塑造历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娟 《文教资料》2009,(18):41-43
在武侠小说发展历史中,侠客形象由充满神秘色彩的唐宋豪侠逐渐发展为现代武侠作家笔下的自由浪子.在这一过程中,侠客形象最终完成了现代性特征的塑造,即完成了世俗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风四娘是古龙武侠世界的女浪子,她超越了爱情矛盾,同时却仍受道德约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新女性,体现了作者对女浪子形象的偏爱,其爱情、性格和命运的悲剧也让读者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7.
职中生越来越难教,不仅在学习上难教,在思想上也很难沟通!他们当中一些所谓的“浪子”就更是如此。作为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要从各个方面去教育和关心他们,让他们彻底摆脱“浪子”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柳永词中的浪子形象唐科霞宋代,是词坛上百卉竞妍的时代,许多著名词人或赢得高官厚禄,或国得芳名干古。唯有柳永,虽同样脐身于成就最高的词人之列,却落得无行文人、薄于操行的恶名。问题的关键,不得不归之于他的词作,归之于他的词作中别具一格的浪子形象了。柳永词...  相似文献   

9.
贾宝玉并不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他并没有反封建,他实质是一个“回头准浪子”的形象,是一个由贵族之家的“准浪子”向“仕途经济”“正路”转变的青年形象。在他身上,有作者曹雪芹自己的影子,有脂砚等人的影子,有封建社会中一大批贵族子弟(或准贵族子弟)的影子,甚至有当今社会中不少青年的影子。  相似文献   

10.
北宋词人柳永一向以风流浪子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有着关注民生、实现抱负的儒家情怀。通过对其重要作品的分析,从文人末路的悲哀、追求仕宦之路的执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三个方面,展现柳永温柔敦厚的儒生形象。  相似文献   

11.
海子诗歌的主题意象可以概括为“青春远行” ,从中又延展和生发出村庄、麦子、天空、远方等意象。“青春远行”在本质上是一种“浪子”式远行和美学历险 ,其目标不是指向“家” ,而是指向遥远的“天边外” ;其结局是悲剧性地“死于中途  相似文献   

12.
柳永是北宋词史上第一个非隐士隐逸词作者,从他的隐逸词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他从浪子性文人向士大夫丈人的转变轨迹以及从俗到雅的转变过程。在宋词中那些表达看淡人生和隐逸思想的词作,实际上是由他开端的,这对后代隐选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3.
论五代两宋艳词使用宋玉典故对宋玉接受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宋玉批评史中,流行着一种视宋玉为风流浪子的看法,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由中晚唐的艳诗引发的。而又由五代两宋的艳词推波助澜。这种看法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艳诗艳词在使用宋玉有关女性的典故时不顾典故的本事本义,随意引申,任意虚构所致,以致歪曲了宋玉的形象,干扰了正确的宋玉批评,对于宋玉接受,特别是民间宋玉接受,造成了误导性的不良的影响,应予以澄清,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4.
《黄鸡白酒》为我们呈现出后现代社会中那些受欲求驱使而被扭曲、异化的灵魂,小说中的主人公春婆婆是异化世界里唯一能保持纯真之心,活在自己想象界中的逆行精灵。对于春婆婆的形象,迟子建倾注了自己心灵的过往、感悟和憧憬,或者可以说,春婆婆就是迟子建为自己构建在未来的一种影像。  相似文献   

15.
再论吴月娘     
人们对于吴月娘这一形象历来众说纷纭,究其原因还在于作者的主观理想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之间的矛盾。吴月娘这一形象不仅体现了作者的理想,而且是西门庆一家从发迹到衰落的见证者,在她身上寄托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红字》是美国杰出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也是整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最有声望的作品之一。小说塑造了一位饱受争议的主人公海斯黛·白兰,或被认为是回头浪子,或被称为女权主义者。本文将从另一个视角重新解读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旅美作家聂华苓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移民形象,尤其是女移民。如《桑青与桃红》中无家可归、全世界飘零以至于精神分裂的浪子桑青,《千山外,水长流》中到美国寻亲、寻根的中美混血儿莲儿。她笔下的移民形象前后有很大变化,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从中可以看出时代大环境的变迁、作家身份认同的变化。而作家身份认同的变化与作家在美国的时间长短及写作语言等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三言"中多次出现了苏轼的形象,冯梦龙笔下的苏轼更世俗,更像一个普通人。这种形象的变化及选择,既与时代风尚、政治文化环境影响有关,也与作者本人的喜好和价值取向相关。作品中的苏轼是明代文人的一个缩影,也是冯梦龙在作品中的替身。  相似文献   

19.
柳永潇洒不羁的浪子形态,倾心"从俗"的怪胆狂情,撕破了千百年来封建观念的厚重黑幕,在中国文学史上划过了一道绚丽的虹。柳永对文学通俗审美观的认同,对历来文人视为正途科举事业的叛逆,平等的市民意识以及他的都市情怀,把他推向了离经叛道的道路,但也因此使他的风采在文学史上熠熠闪光。  相似文献   

20.
作者形象理论属于文学修辞学的范畴。作者形象可分化为作者本人、叙述人及作品中即故事中的人物视角结构,而在作者形象与叙述者形象之间还有一类形象,即抒情人物形象。作者形象作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决定和操纵着整部作品的结构和艺术风格,以及读者对作品和作家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