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现代教育理念提出:"要关注人的生命。"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如何把握课堂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我想,评价有法,但无定法,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关注共性,又关注个体;既关注学业成绩,又  相似文献   

2.
评价是新课程中的一大理念,它要求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听了大量的观摩课、研究课之后,发现广大教师参加课改的热情很浓、积极性很高。然而,在他们热情的背后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些课堂评价既违反了“教书育人”这一最基本的育人功能,也违反了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现摘录几个片段,供同行们思考。一、投机取巧,损人…  相似文献   

3.
论人文关怀下的高职课程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高职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应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因此,高职课程评价应在人文关怀之下,关注、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弱化其甄别功能,强化其保障和促进功能。评价标准体系的设置既要注重技能的培养,又要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评价实践中,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中实现高职课程评价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周美娟 《考试周刊》2010,(47):57-58
新课改后.我们应找回在教育中长久缺失的东西——关注人的生命——体现课堂教学中的人本思想。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之一——“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就是要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来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评价环境。  相似文献   

5.
孙蕾 《林区教学》2010,(6):31-32
当前,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评价的功能和新的评价技术都有了本质性的变革。评价的目的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掌握正确、恰当的评价方法,通过适时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评价中共同提高,全面发展,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作文评价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评价要能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激励功能,注重方式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作用,协调各种评价手段的关系,从整体而又多元的角度关注学生,逐步形成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王营 《宁夏教育》2014,(9):35-36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凸显教学评价的发展性,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合作、思考及如何获取知识等过程和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不是终结性的,而是形成性、诊断性的,重在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从而使课堂评价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新课程评价特点,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擅用评价,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每一个语言、每一次评价,不再是高高在上对学生的判决,应该是与学生进行的平等的交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变化和发展。学生课堂上的互相评价也是他们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堂评价是一堂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运用的激励性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0.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主要是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可见教师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恰当的课堂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实效,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反思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充分备课、认真上课、批改作业,却对课堂评价关注较为欠缺,往往没有提前预设。学生的回答又常常充满着变数,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回答,教师往往来不及推敲和  相似文献   

12.
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对学生开展评价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对学困生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素质发展变化的过程,充分发挥激励与发展的功能。学困生虽然平时怠于学习,喜欢调皮捣蛋,但具有一定发展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评价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  相似文献   

13.
周春霞 《成才之路》2014,(28):15-15
自主、合作、探究当属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集中体现,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以师生平等交往为显著标志,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在英语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基本教学评价观。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要以全新的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观为指导。根据元认知理论、构建理论等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既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舞台,如果教师能够熟悉了解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舞台,如果教师能够熟悉了解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学生众多的评价因素里,课堂中的评价无疑是一个重头戏。实践证明,使用合理、客观、科学的课堂评价,能使学生学习更有持续性,使学生行为更有表现性,也会使学生评价更有自主性,学习行为具有更多元的收获,整体课堂也会  相似文献   

18.
郭跃进  徐勇 《培训与研究》2006,23(3):106-108
本文探讨“基础英语课程标准”新型评价观所涵盖的结合性特征。探讨该特征所表现出的新的评价理念,如何改变传统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通过实施多元化评价来促进学生充满个性的共同发展。基于发展理念的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结合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态课堂、生命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教育的生命其实就是生命的教育,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和谐发展。通过生态课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错误,认识自我,提升自信心,敢于质疑,学会思考。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增强学生的创新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在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中要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使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