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冰野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对语文学习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成绩接近满分,而数学却仅为及格。我问他为什么数学成绩这么低,他却说他不要学数学。我知道,孩子出现了偏科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都知道,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为以后发展打基础的基础性学科。如果孩子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不喜欢,则意味着这方面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也就达不到全面发展的目的。那么,如何纠正孩子的偏科问题,使孩子对各学科都能感兴趣呢?首先,要随时对孩子取得的成绩或进步给予肯定、鼓励和好评。孩子在小学低…  相似文献   

2.
子路 《家长》2012,(Z2):50-51
存教育孩子时,家长不妨在帮助指导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同时,给孩子留一些缺口。一天,王女士找到我,她说:"我儿子已经上初中了,但我愈发感觉教育不了他了。一直以来,我们都事无巨细地照顾他,为他选最好的学校,不让他做任何家务,就让他一门心思地学习。可如今,他不仅跟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而且丝毫没有主见。我跟他爸爸都快急死了,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相似文献   

3.
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呀?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简直是给父母学习呢!”我总是这样回答:“那是因为你比孩子还着急,他的急你都替他着了,他还何必着急?孩子的学习,你是第一‘承包人’,孩子反而成了第二‘承包人’,他怎么会有自觉性呢?”孩子没有主权,是很难学习好的。所谓“有主权”,指的是确实把学习“承包”给孩子,家长只起帮助、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不搞过多干涉和指挥。也就是说,达到什么目标,考出什么成绩,时间如何安排,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因为这是他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4.
我们都想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父母很可能会和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摩擦"。看看下面这位智慧妈妈在遇到冲突时是如何理性解决的吧!我家儿子可乐是个十足的足球迷,他有一个在我们看来不好的习惯,就是每天早上要看一会儿体育节目。我也不急于纠正,因为在大人的适当提醒下,他知道每次控制时间,并且看了之后会心情愉悦地去上学。  相似文献   

5.
Q 我儿子9岁了,最近这段时间感觉他情绪不太好,问了才知道是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可他不敢告诉老师,怕那个同学知道会再欺负他.我觉得让孩子忍让或还击都不太好,不知道应该怎么引导他.  相似文献   

6.
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爱孩子首先得接受孩子。接受孩子,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接受你,而不是你能给我挣面子、让我高兴的时候我才接受你。当孩子知道老师能够接受一个完整的自己时,他才能感觉到你的爱,才有自信。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家访中,一位学生家长这样向我诉苦:我的孩子都上初中了,光知道看书,其他什么事也不知道做。就说双休日吧,他起床后不刷牙洗脸,就知道捧着书看,怎么说都不听。不吃早饭饿出病来怎么办?……我真是拿他没办法。“您的孩子太好了!”我给了这位家长一个完全相反的回答。面对他满脸的疑惑,我说:“一个只有十  相似文献   

8.
不少家长起初是为了督促孩子学习,才陪着孩子写作业。时间长了,这些家长便发现:如果不陪他他就不做作业,不陪他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不住。这些孩子已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这对孩子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去妹妹家,她7岁的儿子正噘着嘴面对墙抹眼泪,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妈妈没空陪他写作业而怄气呢。我说:我陪你做行吗?孩子一听马上搬来凳子写起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他每做一道题都要问一声:“大姨,对不对?”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我问他,你为什么非要妈妈陪才写作业呢?他说:“妈妈看着我做作业没错误,到学校能…  相似文献   

9.
耐心地正确地处理孩子们生活中的小事情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不仅仔细地研究原因,同时还注意选择最适当的机会和方法进行教育。例如:明明在班上是一个年纪较大(5岁)、不大做声、而且很听话的孩子,有一次她尿在地上了,许多孩子都来告许我,我很自然地走过去,只见她连耳根都涨红了。当时我又走回原来的地方,一面照常工作,一面对大家说:“大家玩游戏吧,阿姨知道了。”隔了很久,当我看到她已经在玩游戏了,我便轻轻地走  相似文献   

10.
我儿子峰峰今年九月刚升初二,在过去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孩子各方面都表现很好,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从儿子读小学一年级起,只要有时间,我就陪他一起学习,不时作一些辅导,“扶”他一把并有意识地培养他养成一丝不苟、喜欢学习的习惯。如果碰到什么难题,就和他一起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救救孩子     
前些天,获得了英国“绿卡”的同学回家探亲,我询问他英国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英国的孩子大多不上小学,有爷爷奶奶或父母带着,主要是玩耍和做游戏,小孩一个个知识面都很广。我不知道我的同学这番话能不能代表整个英国的情况,但至少在英国有一部分小孩是不上学的。这在中国无异于天方夜谭。在中国学生家长们的眼里,孩子只有送进最好的学校,在学习上必须足够刻苦,在成绩上必须达到名列前茅,这才是正道,孩子才有出息。于是,把孩子送往名校,投奔名师,成了家长们的奋斗目标。名校学生人满为患,有的班额超过了100人,还是硬…  相似文献   

12.
一天晚上,全托的孩子大都睡着了。我轻手轻脚地走进睡眠室,看见浩浩正朝着对面床的嘉俊咬牙切齿,并发出急促的喘气声。我真想不出,什么事能令一个5岁的孩子愤恨不已。更令我想不到的是,这只不过是因为嘉俊的父母在香港,星期天没有人来接他,我们两位园长带他回了自己的家。这一幕,给我的记忆太深刻了。我不由得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我们搞教育的,都知道要搞快乐教育,但怎样才能使孩子愉快,怎样才能使孩子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孩子的幼年、少年时期,家庭教育始终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将来会成为怎样的社会人,如何使孩子健康、全面地成长,家庭教育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看了莫言在诺贝尔获奖典礼上的发言《一个讲故事的人》,我深切地感受到他母亲带给他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4.
都说:“天下父母爱孩子是一样的。”经过接触外国家长和幼儿,我发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外国人,他们爱孩子和对爱孩子的理解,还真和我们有点不同。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比谁都更爱我的孩子啊!”但是你每天给他一个拥抱了吗?你每天都亲吻他了吗?你每天都让他知道你的爱了吗?  相似文献   

15.
每回儿子拿来成绩单给我看时,我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成绩不错时,我就打心眼里高兴,表扬他,而且总要找机会奖励他一下,可又担心他会骄傲自满;成绩不好时,我就特别生气,训斥他、骂他,甚至想打他,又怕伤他自尊心。大部分时间,我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很想知道,当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时,究竟怎样做是错,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湖南长沙孙刚当你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单,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如果成绩不理想,说孩子笨,那么,你是一个笨家长;如果成绩优秀,表扬孩子聪明,那么,你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如果成绩差而打孩子,那么你就不配做家长;如果因为成…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单身母亲,自己带着一个9岁的男孩子生活。在孩子还不到3岁的时候,我爱人就去世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我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带孩子,生活的艰辛自不必说。从我爱人去世到现在,我都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服。可是,我知道,哪个单身母亲的生活都不是好过的,我能够坚持这么多年不再嫁人,也是有心理准备的。孤单、劳累、辛苦我都不怕,但孩子不听话,不省心,实在令我感到伤心、绝望。这孩子小时候挺聪明的,也挺乖,他爸爸活着的时候也这么说。别人都说,如果这个孩子带好了,将来一定非常有出息。可是,不知怎么回事,现在一切都变得…  相似文献   

17.
雪侠 《家长》2002,(12)
一个美国朋友问我,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有什么区别?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后来仔细想想,这两者间还真的有  相似文献   

18.
救救孩子     
前些天,获得了英国“绿卡”的同学回家探亲,我询问他英国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英国的孩子大多不上小学,有爷爷奶奶或父母带着,主要是玩耍和做游戏,小孩一个个知识面都很广。我不知道我的同学这番话能不能代表整个英国的情况,但至少在英国有一部分小孩是不上学的。这在中国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位中班老师。我班上有个叫冬冬的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都不错。但是有一次他妈妈告诉我:孩子在家里把碟片、书籍、玩具都搞得乱七八糟的,从来都不知道收拾。我就告诉冬冬妈妈,针对冬冬的这种情况,家长要随时提醒孩子,如看完碟片以后及时放好,不能随手乱扔。开始的时候妈妈可以帮他一起收拾,养成习惯以后冬冬就可以自己收拾了。没想到冬冬妈妈反问我:“我们工作这么忙,我这样整天盯着他,我不是成了专职保姆了?”她的这种想法实在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当时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我想告诉这位妈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呵护和教育。为了孩…  相似文献   

20.
一缕飘香 《家长》2012,(Z2):25-27
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那天,朋友跟我说:"当妈的都像我这么累,真够烦的。"我问她:"怎么呢?""我每天要洗衣、做饭、养育孩子。其他的还好说,就我那儿子,调皮得不得了,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教育他,每天都苦口婆心地给他讲做人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