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课程执行力的核心是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治 《上海教育》2009,(10):53-54
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对课程的范式是一种巨大的突破,课程建设更加注重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作用,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和教材将传统的“法定教材”推向了“师定课程”,将普通教师从教材的传授者推到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管理者和评价者。从过去教师教教材到现在教师利用教材结合学生和情境创造课程,一下子对教师课程执行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折中主义是一种实践哲学,包含整体、系统的观念,强调结合具体实践情境处理问题,讲究适度原则。折中主义视野下的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而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课程开发是施瓦布所提倡的课程集体根据具体实践情境进行反复讨论权衡的过程,课程实施是理想与现实、预期结果与实现过程之间相互适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对课程的范式是一种巨大的突破,课程建设更加注重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作用,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和教材将传统的“法定教材”推向了“师定课程”,将教师从教材的传授者推到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管理者和评价者。  相似文献   

4.
徐俊英 《辅导员》2010,(6):44-44
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课程观念的更新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对教学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可以实现广博的课程资源与教学的整合,形成共生效应。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课程观念的更新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对教学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可以实现广博的课程资源与教学的整合,形成共生效应。  相似文献   

6.
大学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在我国中小学新课程建设已取得重要突破的基础上,大学新课程应该在吸纳当前国内外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按要素进行现代大学课程建设。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出发,课程的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材等方面,课程要素的建设是学校基本建设的核心,学校的所有管理行为都能够凝聚到课程要素的建设上,也应该凝聚到课程上,学校投入、经营、管理的载体也在课程建设上。  相似文献   

7.
课程审议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 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之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的关系.因此,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对以上四个要素进行审议.课程审议是将课程落实到解决应该教什么和应该学什么的问题上,通过对课程问题进行识别与感知、分析与推理,直至形成一种"最优的课程决策",最终引发被群体共识的行动.因此,课程审议的过程是集探究、决策、行动于一体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8.
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的课程实践的控制能力。课程专家张华认为"课程不等于教材,它是教材、学生、教师、环境四方面相互作用的‘完整文化'"。依据这个观点,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应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教师课程执行力体现了教师的专业要素,是制约课程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目前在课堂教学内容上所暴露出的问题,反映出教师课程执行力不强,要么以经验的方式,要么以讲教材的方式执行课程,鲜有以创生的方式来执行。因此,教师要从课程文本、课程对象、课程资源以及课程中的"我"等四个方面自我提升课程理解力,促进课程执行力的提升,以求有效地实现课程的目的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物化成果。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改革必然会带来课程的变革,而课程重要载体之一的教材也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材实现从经典式教材向材料式教材转变,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学"的方面转变,从静态的课程知识内容的物化形态到课程事件过程的动态创生和展示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两所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共享型校本课程开发,一所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不仅供本校使用,还成为其他学校的选修课程。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包括校本教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辅助教材与练习册,以及校本活动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充分发挥了科研课题的带动作用、课程专家的引领作用、课程领导的组织作用、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本土资源的支撑作用、开发成果的共享作用。共享型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扩大校本课程功能,促进学校整体改进和教师专业发展,并以活动课程作为重要落脚点,突出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实现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接轨。  相似文献   

12.
学科课程已有较长的历史.通过阐述学科课程发展的历程,分析学科课程的组织原理,从而对学科课程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传统学科课程注重文化的复制与保存,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其局限性也是存在的.它秉承哲学的实体思维方式,将学生视为"实体"而忽略其主观能动性;它将知识视为"实体",学科课程的组织就是对实体知识的组织,而忽略了学生与知识的主客观有机结合.学科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不能放弃对课程实施的关注:课程实施主体的多样性、改革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扭曲、删减等随时都可能消解、失真或变异于改革的预期目标。但变异既可能是改革效果的递减,也可能是对原有改革目标的升华和超越。积极的变异要求加强改革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培训、注意实验及实验后的推广工作等。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前面临的尴尬地位与处境,固然有课程设计上的先天原因,而课程需求的不足、课程开发与实施效益的低下、课程评价的滞后却是更关键的因素。因此,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困境,必须解决需求问题、质量问题、效益问题,改进课程的评价机制,并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的基本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世界范围内此伏彼起的课程改革浪潮源于各不相同的背景与动因,所强调和采用的实践路径也各有特点,但都包含着提供优质课程与改善师生生活的共性追求.优质课程的内核包括基础性、发展性、现实性和融合性:对师生生活的改善则通过为受教育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提升受教育者改善生活的意识与能力以及改变师生原有的生活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一些新的课程理念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识和接受。在新课程标准基础上编写的新教材尚未出来之前 ,如何在现有教材基础上贯彻新课程理念已成为中小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和教学形成了相互需求、相互支撑的关系,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以有效教学目标为基本定位,有效教学研究也需要扩展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以获得新的动力。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去关切课程资源,以教学任务为中心,需要关注学生主体、学科客体和教师的需要和特点。有效的教学需要突破教科书内容和难度的制约,跨越一本教材的教与学,跨越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之外,从有限的教学空间拓展到无限的自然社会,传统的教科书等课堂媒介也要拓展到现代的信息媒介。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第三次改革强调外语课程从传统的“2+1”模式变为“3+1”模式,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外语教学结合起来.各高校响应改革的号召,在硬件设备做了大量工作,如购置电脑,配备多媒体教室及建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等,教材也由传统的纸质教材改为配有光盘的可以进行网上学习的网络教材,但是改革的重点只是从英语显性课程方面着手,强调了从改善课堂教学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及语言学习的特点,英语的外部环境建设对学习者语言习得起关键作用,所以文章在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从外部环境方面开发和利用大学英语隐性课程,进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大学生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9.
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为主,通过学生亲自"做",以达到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和参与实践操作,发展实际工作能力,获得直接体验和感悟,促进新知识、新思想、新感情产生的课程形态。活动课程有分科活动课程和综合活动课程两大类。非学科性、综合性不是活动课程的基本属性。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都是学校课程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教学发展历程,我国的作业设计主要有三种类型:教师中心的作业设计、教材中心的作业设计和基于课程和教学目标的作业设计。为了减少作业的随意性,增加有效性,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作业设计,走向基于课程和教学目标的作业设计,即课程和教学目标是作业目标来源,作业评价和批改设计先于作业设计,指向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基于课程和教学目标的作业设计,要求教师能够像专家一样,结合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进度与内容进行整体地考量。这种作业模式要从理想走向现实必须完善学科课程标准,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