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校魂”,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鲜明而又独特的精神。校魂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学校发展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在校魂建设中,学校管理者只有立足于长远发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让校魂成为师生的共同的灵魂,才能形成“关系顺,干劲足,效率高”的局面,才能将校魂的精神力量发挥到极致,才能使校魂成为指导学校发展的永远的灵魂和指南。  相似文献   

2.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的发展理想,是指引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旗帜,是激励全体师生员工实现理想的口令,是一所学校的校魂和校风形成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校魂”,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鲜明而又独特的精神。校魂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学校发展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在校魂建设中,学校管理者只有立足于长远发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让校魂成为师生的共同的灵魂,才能形成“关系顺,干劲足,效率高”的局面,才能将校魂的精神力量发挥到极致,才能使校魂成为指导学校发展的永远的灵魂和指南。  相似文献   

4.
“校风者,一校之风也。风气正,则校兴,若春风化雨,泽惠后代;风气邪,则校衰,积重难返,误人子孙。校风犹一国之传统,其发端以至形成,非朝夕之功,乃积淀之力。”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校风对:所学校的影响程度,对受教育者的重大影响以及校风形成的特点。这使得学校管理者在学校建设中应注意到不仅仅要抓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还应该看到软件的重要性。其中,校风是软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形成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但绝不能因此而放松校风的建设。那么,什么是校风呢?关于校风的概念,目前社会上有这么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5.
校风是衡量学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在共同的目标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集体努力而形成的一种风气。校风包括学校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校风的物化具体体现在校容、校貌和校纪上。良好的校风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会对全体师生产生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行为作风适应它的要求,自觉地抑制和改变自己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和作风。因此,培养优良校风,是加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怎样培养和树立优良的校风呢?  相似文献   

6.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的发展理想,是指引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旗帜,是激励全体师生员工实现理想的口令,也是一所学校的校魂和优良校风形成的基石。“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校长是办学理念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校长的办学理念,一旦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共识和实际行动,学校将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有国魂 ,军有军魂 ,同样 ,一所学校也应当有自己的校魂。校魂比校风、校园文化等具有更深刻的内含。它看不见、摸不到但确实又时时刻刻地在支撑着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支配着学校中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它如同鲜艳的红旗 ,指引着每一个人的方向 ;它如同嘹亮的号角 ,激励着每一个人的奋进 ;它如同燃烧的火炬 ,照亮每一个人的前程。塑造校魂 ,首先要选准基点。所谓基点 ,就是在一所学校的发展过程中 ,一直或一度起支配作用的最具特色的观念、思想或风气。如我校始建于1946年 ,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为解放战争服务 ,学员们学习一些革命的…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体活动、校容校貌建设等等,它在职业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校园文化建设做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无疑可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应是校风学风建设,校风是一个学校形成的一种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9.
校风--大学之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校风是一个学校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关于治学、品德、作风等等文化内容的积极沉淀。它具有喻、润、熏的教育功能。校训、校歌、校史、校徽是校风形成后的固化形态,也是校风形成时的初生形态。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也是大学的特色,校风若无这一特色,犹如魂无体附。“产业论”、“阵地论”有悖于教育生命和校风之魂,应受到质疑和抛弃。  相似文献   

10.
校风是指一个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是主观因素的外在表现。它突出表现为:以学校领导为首的机关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考试的考风等几方面。优良校风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这种优良的风气得到校际之间,用人单位乃至社会的普遍认同。一个院校应该具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目的明确,治学严谨的教风、学风和考风。优良的校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无形、巨大的教育力量。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校…  相似文献   

11.
黄志 《中国教师》2013,(14):66-67
为实现我校第一个五年(2007—2012)发展规划,我校从"校风"建设入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形成"文化引领、特色发展、品质立校"的目标追求。在"校风"建设的过程中,大致有两方面感悟。一、"校风"的意义"校风"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有三方面意义:其一,"校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其二,"校风"是学校创品牌、  相似文献   

12.
向爱明 《江西教育》2001,(11):19-19
一、案例背景。校有校风,班有班风。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民族、社会,任何集体都有自己的整体风貌,它是一种内在精神秩序多样化的统一。对一个学校而言,校风是它的精神生命。对一个班级而言,班风是它的集体性格。校风的形成,有待于师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新型班级班风建设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我校来说,在新基础教育理论指导下,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七年级三个班的不同特色极有典型意义。兹分述如下:二、典型表现。从学习规律以及身心发育特征方面看,七年级是中学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真正告别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3.
建设良好校风培育合格人才新安县一高党支部书记王维池校长李尚华党有党风,军有军风,校有校风。校风就是学校这个集体中其成员所流行的追求、爱好和行为习惯。它是群体意识的表现,从根本上讲,是一定世界观的反映。一个学校有了良好的校风,就有了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班级足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生在学校里接受受教育.参加各种活动以及学校对于学生的各项管理,基本上都在一个班级内具体进行.一所学校的校风好坏.特别是学生学风的好差.是以各个班级的班风、学风为基础的.作为班级教学教育工作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即是联系班级中各科任课老师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各种组织以及学生家长的桥梁,因而是学校领导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如果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校魂.那么班主任即是班级之魂.有什么样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校长是一校之魂。“魂”,指校长的工作作风与思想道德,正是因为这个“魂”,学校方显生命的蓬勃生机。校长通过科学和民主的管理方法,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要转化为教师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自觉行动。教师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注重自己的才学声誉。校长对教师的心态精心呵护,就会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起教师不断追求卓越,完善自我,发挥创新精神,力求做一个受学生尊敬的好教师。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在教育教学中,是处于主体地位。校长、教师和学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体现着学校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一校两制”的管理体制 长春地质学校,是一所老资格的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建校40多年来,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有了这支队伍,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产才搞得有声有色。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使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班级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整个学校的校容、校貌。  相似文献   

18.
泉州六中,原名泉州泉中中学,创办于1916年。1926年,由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担任首届董事长,是一所闻名遐迩的老牌名校。改革开放后,学校师生秉承和弘扬“毅”字校训的精神,坚持特色立校、教研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思路和“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经多年摸索,学校形成“一套班子,两块校牌,三种办学形式”并举的模式,义务教育(初中)、普通教育(综高)、职业教育(职专)浑然一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现在学校师资雄厚,设备先进,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还毗邻美丽的中山公园),已形成一所文化底蕴深厚,校风严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独具魅力的学校。  相似文献   

19.
一个学校差,差就差在管理上,学校无小事,事事需落实。 一、重视细节文明,改变校风样貌 我们南街小学位居县城闹市街口居民区,长期以来,学校门口卫生、放学秩序、校风校貌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我上任后,学校决定从点滴做起,抓细节文明,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为了把周边环境搞好,我们领导班子亲自到邻近的居民家说服动员,  相似文献   

20.
校风是学校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的综合反映,是学校特色、教育力量的表现形态。校风是学校人员的共同创造,是由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为了灌输一种思想,养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团结全校师生,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环境,一种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加强校风建设无疑应当包括学校领导干部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员工的服务风和校容校貌、校园文化。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德育理论思索和德育工作实践之后,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