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的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象不仅可以直接求出或读出某些待求物理量,  相似文献   

2.
图象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象不仅可以直接求出或读出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来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图像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应用图像不仅可以直接读出或求出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来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对图像的考察也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考察的方式也是花样繁多,下面就以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卷为例谈谈高考对图像考察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箭头法"的适用范围: 1.当两个或多个 不同物体,有部分物理现象相同或 物理量相等,与之相联系的某一物 理量大小不等时,要比较另一物理 量的大小 2.一个物体的某一物理量发生  相似文献   

5.
一、纸带问题数据处理方法——二分法 对于纸带问题,一般求解两个物理量,一是求某点的瞬时速度,二是求物体的加速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所谓物理极值问题就是求某物理量在某过程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尤其在高中物理中求极值的问题涉及更多.数学方法是解决物理极值问题常用的手段和工具,通过构造函数、图象及不等式的性质等都可以求出某物理量的极值.下面以几个例题来说明数学方法在解决物理极值问题中的应用.1二次函数求极值法二次函数求极值在物理解题中经常遇到,一般都是在解题中设出未知数。  相似文献   

7.
张俭文 《物理教师》2002,23(4):47-49
在物理极值问题中 ,一个物理量能取得极大值或极小值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物理量不断增大时 ,能取极值的物理量是与之相关的物理量的非单调函数 .能取极值的物理量等于某一值时 ,与之相关的物理量可取两个不同的值与之对应 ,这两个不同的值之和或之积为定值 ,这种现象称之为物理极值问题中的共轭现象 .本文对力学中的共轭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 ,供广大师生在教与学时参考 .例 1 .在物体以初速度v0 竖直向上抛出直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 ,忽略空气阻力 ,从物体被抛出的时刻开始计时 .证明 :物体经过某一位置的时刻一般可有两个 ,分别为t1、t2 ,…  相似文献   

8.
物体先后经历多个物理过程,由某一初始状态达到某一定态,在发生的多个递进的物理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物理环境不同,主要指温度、压力、场环境以及有效长度等若干个物理量发生变化,物体受力特征和初始运动条件的不同,导致物体在后续发生的物理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特征,因此各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发生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许文 《新高考》2008,(7):18-20
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程度的一个较为抽象的物理量.在求某物体做功的功率,也就是求这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所施加的作用力做功的功率时,只要我们构建适当的物理模型,找出这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所施加的作用力及做功的特点,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就能求解这类功率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求物理量的比,常在填充题和选择题中出现,由于这类习题的解答比较繁难,所以初学物理的学生都怕解这类习题.下面以几条习题为例,谈谈解物理量之比的习题的几种方法.一、相同物理量替代法相同的物理量替代法解比的习题,是将习题中的已知条件,化成一个物体的物理量表示另一个物体的物理量的形式,然后代入比中化简求解。例及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1:2,求它们的密度之比?例2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两车,甲车的速度是动车速度的3倍,甲车行驶的时间是乙行驶时间的:,求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行驶路程的多少倍?==、按比…  相似文献   

11.
黄道金 《中学生阅读》2005,(4):26-28,17
在中学物理的有关习题中常常会出现求解极值的问题.当描述某一物理过程或某一状态的物理量在其发展变化时,由于受到物理规律与条件制约,其取值往往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符合物理问题的实际,而在这一范围内,该物理量可能有极大值、极小值或者是确定其范围的边界值等一些特殊的值,由此,物理问题中常常涉及求解这些物理量特殊值问题,简称为求物理极值问题。  相似文献   

12.
力学中,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是个关键,复习时若能着力于此,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抓好这个关键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突出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的物理量,在复习中必须使学生深刻理解:在这众多的量中,哪几个物理量是描述一个作机械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瞬间、或某一位置的运动状态的,弄清这些状态量的物理意义,了解这些量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3.
王国裕 《甘肃教育》2008,(14):59-59
初中物理综合计算题。一般只涉及到两个物理过程,或两个物理情景。在这两个物理过程或物理情景中有已知条件、待求的物理量,同时包含有未知量。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且很关键的量是在两个物理过程或两个物理情景中都不变的物理量。通过这些不变的物理量一般可以把依据两个物理过程或两个物理情景中通过物理量间的关系所列的方程联系起来,再解方程达到解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物理习题中,经常遇到求某物理是应满足的条件或确定某物理量的取值范围,或求某物理量的最大(或最小)值等“临界问题”。学生解这类问题甚感困难,本文对这类问题的解析方法举例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中,有些关于求极值或求某物理量取值范围的习题可以通过数学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求解,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示意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物理情景,可将抽象复杂的物理问题变得形象具体,它能帮助解题者准确地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实践证明解题中画示意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充分把握题意的思维过程,许多物理习题只要正确画出了示意图,待求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现结合几例谈谈示意图在解题中的作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焦月华 《物理教师》2002,23(5):31-31
初中物理习题中常出现下面一类判别题 :(1 )一个物体的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时 ,要判别与之有关的另一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2 )多个不同物体有部分物理量相同 ,与之相联系的某一物理量大小不等时 ,要比较物理量的大小 .这类判别题用下例的解法特别简捷 .[例 1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铁、铝三种物质 ,放出相等热量后 ,终温最低的是 :(   )(A)铜 .  (B)铁 .  (C)铝 .  (D)无法判断 .分析 :物体从初温t0 至终温t放出热量为Q放 =cm(t0 -t) .    ↓  ↓  小  小式中c是比热 ,m是质量 ,由于Q放 、m、t0 不变 ,c…  相似文献   

18.
<正>求极值问题不止在数学中出现,在物理解题中也经常出现。物理极值问题是指某一物理过程中物理量出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一、矢量图法高中物理中,许多物理量是矢量,求矢量的最值时,矢量图法是经常使用的方法。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作出合成矢量图,结合题目条件加以分析,解决极值问题就会极为简洁方便。例1一条大河宽L=300 m,水流速度  相似文献   

19.
“量值等分”微元法就是将待求的物理量(设此量物理符号为x)作为分割对象,将其均匀分割成n(n→∞)等份.  相似文献   

20.
蓝坤彦 《物理教师》2008,29(12):33-34
力学中有一类现象,当物体的某一物理量满足一定条件时,无论施以多大的力都不可能让它与另一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物理上称这种现象为“自锁”.本文通过如下3例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