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晚上,我做完了功课,便跑去找妈妈,我们一起躺在床上开始聊天。正聊得兴起的时候,突然从天花板上传来一阵阵“咚咚咚”的声音。我吓得连忙问妈妈:“这是什么声音?”妈妈说: “应该是讨厌的老鼠,它怎么跑到天花板里去了?”我心想这老鼠本事也太大了,我得想个办法治治它们。我灵机一  相似文献   

2.
海市蜃楼的成因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海市蜃楼了,古人曾误认为它是因蜃吐气而成的,因此称之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上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的一种光现象。通常地面附近空气的密度可以看作是均匀的,光在其中沿直线传播,但地面上空气的密度则随温度  相似文献   

3.
在山东蓬莱市附近的海面上经常出现的自然奇观——“海市蜃楼”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学习了光的折射,了解了“海市蜃楼”发生的原理后,我们能否在家中做“海市蜃楼”的实验呢?  相似文献   

4.
阐述生活中人们对两种“海市蜃楼”现象的错误认识,客观分析产生错误认识的根源,科学地解释公路上“海市蜃楼”的成因,提出“镜面光线”和“漫反射的镜面效应”两个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5.
行动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都想到南海去。穷和尚凭“一瓶一钵”去了南海,富和尚却只是“数年来欲买舟而下”,并没去成。可见,行动远比其他条件重要,迅速而努力付诸行动才会有好结果。一小时候我看过一部电影,叫《海市蜃楼》。一个青年小伙从海市蜃楼上看到一位骑着白马的红衣少女,便起意要追到她。于是这个青年小伙立即行动,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仙女”。当时我惊讶于青年小伙的勇气和海市蜃楼的神奇;但后来我明白了这部电影的寓意:人生确立了追求,就应付诸行动,则必然有好结果。二巴尔扎克当了三年律师,某一天却立志…  相似文献   

6.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的童年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就问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忽然他说:“我能摸得着咱家天花板。”正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后觉得很惊奇,不知父亲想说什么,就反问:“你说什么?”父亲又重复了一遍:“我能摸得着咱家的天花板。”索尼亚忘记了哭泣,仰头看看天花板。将近4米高的天花板,父亲能摸得到?她怎么也不相信。父亲笑笑,得意地说:“…  相似文献   

7.
邱琳 《教学随笔》2008,(3):35-35
【案例1】太阳宝宝来作客 有一次稼稼指着天花板上的一个亮点对我说:“小琳老师,快看,太阳宝宝在墙上。”他的话引起了我和全班小朋友的注意。我们顺着稼稼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天花板上看见了一个圆圆的亮点。大家都被深深吸引住了,兴奋地叫着:“小太阳,小太阳。”阿予说:“小太阳在动呢。”菲菲问: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职业女性在事业上曾经一度受到“玻璃天花板”的阻隔。所谓“玻璃天花板”指女性在事业前途上如阻隔了一层玻璃天花板一样,虽然前途一片光明,但永远难以涉及,可谓是“可望而不可及”。这里“玻璃天花板”主要是指一般职员工作的管理工作之间的一种无形的障碍,使得女性大量从事一般职员工作,如秘书、办事员和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很难升迁至管理工作岗位上。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当代西方企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正在日益减少,虽然它的改变迁并不像想象那样理想,但是它毕竟是在改变着。而且人们发现在西方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9.
“砰!”我重重地摔上房门,我在这头,爸在那头。今天再怎么说也是我的十八岁生日,好歹给我点面子,可在饭桌上他又开始唠唠叨叨,说我这不对,那不行……我受够了! 我听见爸整理饭桌、洗碗的声音,接着一片寂静,只剩下房间里挂钟节奏感极强的“嘀嗒”声。我呆呆地躺在床上,凝视着天花板的裂痕,想到了爸:在我眼中,  相似文献   

10.
陈文文 《物理教师》2007,28(7):9-39
海市蜃楼是一种特殊和有趣的自然现象.我国宋朝大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曰:“登州海中时有云气,为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如今世界上各种媒体也经常报道在某沙漠或某大海的某时间出现了海市蜃楼,对此,男女老少都十分感兴趣.海市蜃楼虽然十分绚丽多彩,但形成  相似文献   

11.
关华丽 《物理教师》2006,27(12):40-41
夏天,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向远方望去,偶尔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楼房、山峰、集市和庙宇等出现在天空中.古人不明白这种现象的原因,认为是一种叫做“蜃”的海中蛟龙吐出的气结成的,因此叫做“海市蜃楼”,这种现象在沙漠里也会出现.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12.
既非虚幻的海市蜃楼,也不是传说中的广寒宫,而明明是一幢建筑在大地上的普通小屋,怎么会“凌空而起”,成了“空中楼阁”呢?但是,当你读完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后,你又不会不相信文中所描写的普通小屋确是一座“空中楼阁”。作家的一支生花妙笔,实在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3.
海市蜃楼是一种罕见的光学现象,自古以来,我国的山东蓬莱就是看“海市蜃楼”的好地方。岛屿、山峦和城市出现在空中,街道上的行人依稀可见,宛如仙境。一般人很少有这种眼福,甚至一辈子也难看见一次。你一定为此感到遗憾吧!下面介绍两种方法,可以让你看到“蜃楼”现象。1.7月,当  相似文献   

14.
我与壁虎     
午睡铃声响过有十分钟了,平时,孩子们大多进入梦乡了,可是今天有点反常,午睡室里唧唧喳喳,小朋友们像一群受惊的麻雀。“王大伟,午睡铃响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不睡?”我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威严,训斥那个平时最调皮捣蛋的男孩儿。“老师,那,那里有一只壁虎。”王大伟怯生生地指着天花板。啊!顺着他的手指,我看到了天花板上真有一只三寸多长的壁虎。它是粉白色的,静静地吸附在天花板上,瞪圆着眼,微微露出尖尖的红舌头。我不寒而栗。传说壁虎这东西很馋,人们在屋里吃饭的时候,它就爬在天花板上窥探,到了忍不住的时候,涎水就从口中滴落下来,若掉在碗里,人吃了后会立时身亡。传说归传  相似文献   

15.
一座空旷的大厅里,一个四五岁的圆头圆脸的小男孩,一边圆睁虎目,定睛望着高高的天花板,一边蹬动胖乎乎的藕腿,用劲儿地朝上蹦跳。那天花板上什么也没有,譬如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蜻蜓……什么也没有,只有一片雪白。而且不消说,这小男孩所蹦跳的高度低得非常可怜,距离高高的天花板显得是那样遥远。但是这个小男孩毫不气馁,仍旧专注而认真地用劲儿朝上蹦跳,一下,又一下,咚咚有声。我在大厅的一隅看着这小男孩。我知道在这种时候最为讨厌甚至可恶的就是所谓“好心”。我不能阻止这孩子,我不能对他说:你的努力真是白费力气,你应当停止做这…  相似文献   

16.
雨天     
“滴答”,一滴。“滴答”,又一滴。我望着那块灰色的天花板,渗出的雨水正一滴一滴地落进下面蓝色的桶里。我想起女房东在介绍这屋子时,曾抱歉地对我说这块天花板的角落容易漏水,虽然修补过几次却仍旧如此,请我千万别介意。记得当时我只是微微笑了笑。在外求学不用住宿舍,可以有自己的一间小屋,对于家境并不富裕的我来说已经感到非常满足,况且房租一点儿也不贵。但住进来后的第一场雨便令我烦躁不安。我爱静,但脑海中的思绪不断地被烦人的“滴答”声打断。于是我不得不停下笔,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到桶中的雨水上,看那一遍一遍荡起的…  相似文献   

17.
夏天,在气压恒定的情况下,海面上空气疏密随高空增加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在沙漠上空气疏密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增大.从而当它们都形成恒定的具有不同梯度的空气层时,若光线通过此空气层就将发生偏转,所以逆着光路望去就能看到海上和沙漠上的“海市蜃楼”.我们用恒定的不同梯度的液体层来模拟“海市蜃楼”现象的出现,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8.
说起写作文,有的老师也许觉得除了书上固定让写的几个文题外,再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其实不然。生活中美的事物有许多,就看你能否去发现。今年一入秋,成群的瓢虫涌入教室。一天,语文课上,我发现几个学生不时向天花板上看 去,继而听见“你看,那边有”“那边也有”的小声议论,随即有更多的学生看着天花板。课堂一下乱了套。我刚想发火,可是又一想,这不正是一个好机会吗?于是我说:“大家先静静!你们了解这些瓢虫吗?”学生们摇头。“那好,我们捉几只一起观察一下吧!”就这样,一节语文课变成了一节作文观察课,学生们兴…  相似文献   

19.
杨鹏 《小学生时代》2011,(10):60-64
我害怕地想:完了,教室的墙壁和天花板一定会被撞出一个大洞,另外,我们大家也会受伤的!但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腾空而起的“电话亭”带着我们像幽灵似的穿过了教室的墙壁和天花板的拐角,  相似文献   

20.
我依旧追星     
你知道吗?我是追星族里一个挺合格的成员。我能一口气讲出“四人天皇”的年龄、血型、身高、体重以及爱好,比教学概念还清楚。说话我总爱带上几个广东语,把外婆叫成港台话“婆婆”,在什么名字后都喜欢加上个“仔”字,就连小动物也不轻易放过,叫成了“猪仔”、“狗仔”。我的小房间里更是贴满了明星画像,就连天花板上我也贴上了黎明、林志颖等偶像派的明星画像,这样无论站着、坐着还是躺着,我都能看见他们。我的房间简直就成了我和明星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