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0年12月31日是国家经贸委关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全国各直辖市和重点省会城市禁止生产和使用通知的最后期限。但近日,我们在本市的一些饭店、超市、大街发现许多标有“降解饭盒”字样的一次性饭盒,在形状和质地等方面与原来的发泡塑料餐具很相似。那么,哪些一次性餐具才是真正可降解的呢?  相似文献   

2.
从“白色污染”到“绿色标志”□刘卉/杭州师院附中高二(2)班几年前,一种白色泡沫饭盒在中国诞生了。很快,这种看似“快捷、实惠、卫生””的塑料饭盒席卷神州,在中国刮起了一阵“白色风暴”。殊不知,这种以乙烯为原料的塑料发泡制品不会腐烂,且无回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上,食品包装业的材料已发生变化。曾经因造价低廉而风靡已久的塑料制品,因对环境有不容忽视的破坏作用,正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淘汰。以纸代替塑料成为一种趋势。 最近,上海在国内率先颁布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快餐盒的规定,要求以新型材料“纸模餐具”取而代之,原因很简单,由于发泡塑料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氯氟碳化合物(CFC),对人类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4.
模型滑翔机是学校开展科技活动中比较普及的一个内容,从材料上分为纸、木、硬质发泡塑料等几种,下面介绍一种全部采用硬质发泡塑料制作手掷模型滑翔飞机的方法。选用质量较好的硬质发泡塑料,在电热丝切割器上切成3毫米厚的板材(电热丝切割器的制作方法本刊1999年第2期曾作过  相似文献   

5.
钟路华 《留学生》2013,(7):16-17
我是做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它主要用来替代塑料市场。大家知道,塑料发明一百多年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但在塑料发明100年时,发现它是人类一个最愚蠢的发明,因为它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所谓的“白色污染”。我的工作是用生物方法,把可再生的农产品像淀粉、糖或者农业废弃物作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将生物质软化为高分子,这个高分子可以替代大部分的塑料。塑料丢弃后,又能够降解环境里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次性餐具、塑料包装袋、农用塑料地膜及用作包装材料的发泡塑料的广泛使用,给城乡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这些制品使用后未经合理地收集或处  相似文献   

7.
蔡业彬 《茂名学院学报》2010,20(6):24-28,57
气泡成核、长大与固化定型是泡沫塑料成型的三个基本过程,而气泡成核是最关键的一步。本文分析指出了经典成核理论对于动态聚合物熔体中气泡成核分析的局限性,对静态熔体和复杂流场熔体的气泡成核过程分别进行了能量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塑料发泡中复杂流场流体动能气泡成核理论,以期对塑料发泡中气泡成核过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并更好地指导发泡过程。最后指出了气泡成核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木材、钢铁、玻璃和塑料是现在广泛使用的材料。尤其是塑料,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材料。但对于塑料的使用,人们已经到了非常尴尬的境地了。这话怎么讲呢?我们来看看塑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节约资源、美化生活环境,科学家又出“奇招”,把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变”成了环保材料,而且为我们熟悉的材料找到了一些新的用途。小先锋们,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科学家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第一关玉米变成塑料袋谁喜欢吃玉米?“我!”“我!”小先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哈哈,关主也很喜欢。玉米是一种美味、营养的食物,可以烹饪出多种美味的菜肴,深受大家的喜爱。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了玉米的新用处——制造塑料用品,比如塑料袋。“哇,从玉米到塑料,这变化可不小啊!”小灵通大吃一惊。关主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能猜出玉米是怎么变成塑料…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①认真领会和把握小平同志的这些论断,用以指导我们的办学实践,是发展我们教育事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假设放在静止的水平木板上的塑料块 ,如图 1 ( a)所示 ,有摩擦力作用在塑料块上吗 ?当然没有任何摩擦力的作用 .假设存在水平方向的摩擦力 ,则必使塑料块沿摩擦力作用的方向做加速运动 .既然塑料块保持静止 ,也就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现在使木板面倾斜θ1角 ,如图1 ( b)所示 .假设塑料块仍保持在木板的原位置上 ,没有向下滑动 .则必有沿木板斜面向右上方的摩擦力作用在塑料块上 .现让木板向另一个方向倾斜一个角度θ2 ,如图 1 ( c)所示 ,并且塑料块再一次处于静止状态而不下滑 ,那么 ,再一次必有摩擦力作用在塑料块上 ,只不过这次摩擦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左上方的 .当木板重新回到最初的水平位置时 ,摩擦力将消失 .图 1当我们把木板的倾斜角从 θ1改变到 θ2时 ,摩擦力是如何“知道”要随之改变它的方向 ?当木板的倾斜角变大时 ,摩擦力又如何“知道”随之也要变大呢 ?当木板恢复到它的水平状态时 ,为什么摩擦力会消失 ?假设放在水平面上的一个大的板条箱 (如图 2所示 ) ,当我们试图施加一较小的水平推图 2力移动它时 ,板条箱不会移动 ,我们对此并不感到大惊小怪 .这意味着 ,既然我们对牛顿第二定律深...  相似文献   

12.
简而言之,“生态时装”这个词指的是“将环境、消费者健康和服装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列入考虑范围”的新潮服饰。符合这个标准的服饰通常由有机原材料制成,例如不使用杀虫剂的棉花,或再利用材料(例如来自旧汽水瓶的可再生塑料)。  相似文献   

13.
去年,圣诞节过后两天,我们把"中国"从家里踢了出去.当然,我们并非把这个国家踢出去,而是不再使用一些标明"中国制造"的塑料、金属和木制产品.我们保留已经拥有的"中国制造"的产品,而不再购进任何新产品.  相似文献   

14.
“赶”矿泉水瓶.成功了 实验器材:一瓶矿泉水。两块环形磁铁,一卷塑料胶带。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磁铁“同性相斥”。  相似文献   

15.
时间:1986年5月21日10:48~11:25 地点:日本爱知教育大学附属幼儿园人数:34名(中班) 教师:细川悠子内容:做塑料球活动进行: 开始,老师拿出一个做好的塑料球给幼儿看,说:“这是一个塑料袋,放进剪碎了的彩色纸片,就成了漂亮的球。”接着示范拍了几下,踢了几下,说:“这个球可以当排球打,也可以当足球踢。今天我们大家一块儿来做塑料球。”老师的语言及示范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这时,老师又拿出  相似文献   

16.
一节课,最重要的还不在于掌握了什么,而是经由“掌握”而“出发”了什么.为此,很有必要在课堂里“制造”这些“出发”.笔下的丰沛与圆润,得自于我们师生日日不断的“出发”.与之相反,当我们的生命里缺少流动、徜徉、柔软和那些撼动人心、抵达肺腑的内容时,我们的笔将会是何等的无聊与虚无啊!我们的心波思潮停下来的时候,笔下也便是一片沉寂了.或许我们力图从几个“方法”里“短平快”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无心源活水,再好的“方法”其实也只能是一种勉强的“补救”.这个世界上的真正指引,我想应是能够让你逐渐看到自身内在的美好与力量的.师生皆如此.  相似文献   

17.
微孔物理发泡因其本身和制品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重点也逐渐由对发泡成核机理等的研究转向对加工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求实现对物质发泡结构(泡孔尺寸、泡孔密度、泡孔形态)的更好控制。熔体温度、熔体压力(压力降或压力降速率)、熔体流速以及气体在体系中的浓度是连续挤出发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参数,该文主要探讨了温度对微孔物理发泡塑料泡孔结构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聚合物熔体温度对气泡成核及长大的影响,结果与前人实验一致;同时,重点分析探讨了连续挤出发泡过程中发泡温度对气泡成核、泡孔尺寸和泡孔密度、泡孔形态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叶飘 《初中生》2003,(11):4-7
戴瑛瑛是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三中179班初二学生。别看这个苗家小姑娘今年只有14岁,可她至今已获得“录音书包”“取暖凳”“闪光音乐跳绳”“吹气塑料方便碗”“旋转发光伞”“带电筒的文具盒”“接触记数健身毯”“闪光圆珠笔”和“吸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使用很多的物质材料,同时要丢弃很多的物质材料,这是一个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平时路过一些垃圾箱,就可以见到“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我们能想象那些“可回收”的废旧物质,是可以继续利用的,可再生的。那么,从小学生的角度,从美术教育这个领域出发,我们该如何来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呢?我们知道,当今的美术领域,画种的类别界定被淡化了,绘制的方法被综合了,出现了许多新的边缘美术种类。同时美术教育材料和形式也在不断改革,材料的“专用”概念越来越模糊。当今的教材中拓宽了材料的概念,如瓶盖、钮扣、毛线、塑料等…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一: (片断一)老师引入教学:“上节课认识了塑料的哪些知识?哪些地方用到了塑料用品?”学生踊跃举手回答。接着老师又问:“为什么下雨天要穿塑料胶鞋?为什么洗碗时要戴上塑料手套呢?”(师边问边展示她手中的橡胶手套)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道:“我妈妈就是用它来搞卫生的。”“我家里也有这种手套。”“可以防水啊。”一个小男孩边叫边晃悠着他手中的橡胶手套。老师一听,对小男孩说:“你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做实验来研究一下塑料还有什么特点。”师转身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