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啤酒糖化中酶活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芽汁的制备是啤酒生产的开始,其制备技术决定着麦芽汁的质量和麦芽汁的收得率,进而影响啤酒的质量和啤酒的产量。就糖化过程中对酶活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粉碎度、温度、PH值、糖化醪浓度)进行阐述,并给出了生产过程中具体的数值及范围,旨在为提高浸出率、缩短糖化时间、提高麦芽汁质量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啤酒大麦育种早代品质微量快速筛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煜峰  曹欣 《科技通报》1995,11(5):297-301
报道了对啤酒大麦品质微量、快速检测技术的一系列研究结果;从微型制麦芽设备的研制和微型制麦芽技术的研究着手,配套提出一系列能适用于微量麦芽品质快速检测的方法,最后提出大麦品种制啤品质微量简易的综合评分公式,采用本文所介绍的设备和技术,只需15g大麦籽粒就可快速评价其制啤品质,适用于啤酒大麦育种早世代的品质筛选。  相似文献   

3.
由于天气闷热,冠心病人憋气、胸闷、无力、心绞痛的症状会明显加重,严重的还会出现危险,因此,在此期间要特别加服“帝泽牌心宝丸”。“帝泽牌心宝丸”是由山楂、茯苓、麦芽、决明子、紫葡萄、灵  相似文献   

4.
夏日话啤酒     
为什么喝啤酒感到凉爽?啤酒里用高压溶解了很多的二氧化碳(每升啤酒约有50克左右的二氧化碳),当我们把啤酒喝到胃里时,由于我们胃里的气压比在啤酒瓶里时小得多,温度也高了,其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就“跑”出来了。但我们的肠胃并不吸收二氧化碳,它就只能排到空气中,这个过程会从我们体内带出大量的热,人会感到凉爽。而且二氧化碳还能协助人们胃肠运动,使人觉得舒服。而单纯的喝水就没这样的效果了。为什么啤酒有“生熟”?有一种啤酒标明是生啤酒或纯生啤酒,与它们相比起来,普通啤酒是不是就是“熟啤酒”呢?的确是这样。啤酒是由麦汁(麦芽、大米…  相似文献   

5.
大科技网友阳春麦芽问:“原子和分子为什么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什么给它提供能量呢?”希望下面这篇文章能回答你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一种焦香型饮料——开胃茶的设计和制配方法及其生产工艺。利用山楂、麦芽、神曲、等天然原料,参照传统中药“三仙汤”的原理,加工成一种焦香味浓郁、口感清新、具有开胃作用的新型饮品,在国内尚属首次上市。  相似文献   

7.
伊德的身体理论是理解其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思想的重要视角。他在“身体一”(感知的身体,体验的身体)和“身体二”(文化建构的身体)的基础上,提出了身体的第三个维度,即“技术的身体”。“技术的身体”是对“身体一”和“身体二”的综合,主要特征是工具的涉身性,而这正是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伊德的身体理论对涉身、知觉和行动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挖掘,对“情境化知识”、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全新解读,对我们建立批判的知识论和技术现象学有诸多启发,其中有两个向度不可忽视,一是关注行动,二是重视现象学一解释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革新》2011,(11):4-9
近段时间,“3D打印技术”似乎成了科技新闻报道中的高频词汇,“3D打印汽车”、“3D打印飞机”、“3D打印自行车”、“3D打印人造血管”、“3D打印皮肤”、“3D打印比基尼”、“3D打印小提琴”等等,一时间,仿佛世界万物没有什么是这个所谓的“3D打印技术”所不能完成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目前,3D打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医疗设备等多方面。在制造工业中,点击鼠标取代了锤子、钉子和工人。有3D打印技术的支持者表示,这种技术用创意和智慧取代了劳动力成本,因此成为许多商品制造商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造技术”教学不仅要求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也要求有实践能力的培训。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造技术”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0.
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中技术课题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文献调研和技术预见实践经验,从遴选备选技术课题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在界定“技术”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技术课题遴选的“唯一性”“前瞻性”“战略性”“可行性”和“一致性”五项基本原则,对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中技术课题遴选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发明的可可啤酒由麦芽、去脂可可粉、啤酒花、大米、白糖和水制成。一般去脂可可粉中还残留一定量的可可脂,在加热和煮沸过程中可可脂都悬浮在麦芽汁中,但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发酵温度只有11~12℃,这样的温度使可可脂凝固成颗粒,在麦芽汁中逐渐下沉,随其它沉淀物一起被过滤掉了。所以,本发明的可可啤酒酒液中没有沉淀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中,较多地关注技术创新的外在因素方面,较有影响的学术有:技术推进论,市场拉引论,技术推—市场拉综合作用论,N—R(需求—资源)“瓶颈”关系论及EPNR(创新者、政策、需求、资源)论等,形成了技术创新“推”与“拉”一系列学术与观点。其中,有多数学者从政府在推动技术创  相似文献   

13.
由西北大学周明全教授负责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颅骨面貌复原技术研究”通过国家验收。 验收会由公安部科技局领导主持。专家委员会对专题组的“工作报告”、“研究报告”、“测试报告”进行了质询和提问,对该项技术现场测试。专家组认为:此项研究工作 填补了我国计算机颅骨复原技术领域的空白,系统技术先进,关键技术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研究成果综合经济技术 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西北大学“计算机颅骨面貌复原技术研究”通过国家验收@肖青  相似文献   

14.
张洪涛  郭耀煌 《软科学》1990,4(4):40-45,56
<正> 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再次提出“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战略方针,科技进步的重要性为更多的人所认识,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总用不同方法去探讨技术进步机理、技术进步评价与测算、技术进步刘策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新见解,为“科技兴省”、“科技兴市”、“科技兴工”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关于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评价问题至今仍没有  相似文献   

15.
    
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間就有人用麦芽和米制成“飴”,这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麦芽糖。后来就逐漸有人把甘蔗汁晒濃,作成糖漿,称为“石蜜”,用来和藥。到唐代以后,才有真正的結晶形狀的糖,当时把它叫做“糖霜”,这就是我們今天的冰糖。关于“糖霜”的制造,曾經有过这样的故事。据說在唐朝大历年間,有一个来历不明的鄒和尚,他騎着一匹白驢子,到繖山上架了一间茅屋住下。当他需要鹽、米和蔬菜的时候,就用紙写了一張条子,和錢一起挂在驢背上,打發驢子下山到市区去。別人就把他所需要的物品放在驢子身上,由驢子帶回山来。一天,驢子在路上,吃了山下黃姓人家的甘蔗苗。黃家要求鄒和尚賠偿。鄒和街說:“我把用甘蔗做糖的方法教給你,算作我的賠偿吧!”黃家的人答应了,后来就按照他的方法,制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技术的认识经历了由漠视到正视,最后进行哲学反思的艰难过程。技术哲学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兴起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目前至少有两种路径转向值得关注,即:从技术目的论的研究转向对技术认识论的研究;从技术批判主义转向采用历史追溯和个案分析的方法。另外,技术哲学必须把自身当作一门哲学学科来建立,海德格尔的“座驾”说、齐曼的“縻母”说、莱文森的“思想的物质体现”说为我们理解技术哲学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17.
甘露 《科技风》2013,(23):29-29
建设“绿色医院”对医院净化技术有了新的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应从装饰、暖通、电气等各个专业入手分别讨论传统净化技术需要改进的方向,助力“绿色医院”的推广、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决策方法有“软技术”和“硬技术”。决策程序分为情报、设计、抉择、审查等四个阶段。本文将认识论引人决策过程,相应的认识阶段为: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本文主要论述了“实践—认识—实践”这个公式在决策中“认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Unruh“碳锁定”研究评述的基础上,从碳基技术体制的视角重新定义了“碳锁定”,并且指出了“碳锁定”与碳基技术体制演化之间的关系.经过市场化、制度化和社会嵌入三个阶段,碳基技术体制逐渐形成,并相继形成技术锁定、制度锁定、系统锁定和社会锁定,最终导致“碳锁定”的出现.只有通过社会技术景观、关联体制和缝隙创新等外部力量与碳基技术体制的内在动力机制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碳解锁”,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战略管理体系对“碳解锁”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管理.“碳解锁”战略管理体系是由战略层、计划层和操作层等三个层次的管理活动构成的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20.
现象学视域的人既是时间性存在,又是空间性存在。当在“存在作为技术的世界出现的时代”,从内在勾连的“知觉”、“建构”、“差异”层面审视人的空间性存在如何可能时,由于人的空间性存在的知觉主体(身体)和知觉分别“创造”和“调节”于技术,作为人的空间性存在建构方式的“去远”和“定向”分别“实现”和“限定”于技术,突出表达人的空间性存在差异的“共同此在”和“自己的此在”分别“奠基”和“缘构”于技术。因而,人的空间性存在如何可能,可理解向技术。在已进入“空间的纪元”的当代,人的空间性存在的技术维分析若有意义,或许并不囿于学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