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麾下的英国老牌报纸《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被迫停刊。随后,引发对其他传媒同类问题的追究,默多克本人面临"滑铁卢"。然而,对此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中,我国一些媒体或避开关键问题,大谈邓文迪保护老公那一巴掌多么精彩,或采用诸如"窃听门暴露西方国家新闻观的虚伪本质"、"西方新闻自由严重扭曲事实”等传统批判话语说事。  相似文献   

2.
媒体对政治的影响,传媒大亨与政客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的热门话题。最近,传媒大亨默多克和他的新闻集团因"英国传媒操守调查"听证,再次引发关注,世界媒体争相报道。本文由此为切入点,讨论默多克与英国几届政府首脑关系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3.
《新闻三昧》2008,(1):8
2008年1月,作为英国传媒大亨默多克曾经的重要助手,新闻集团前任执行官布鲁斯·多佛公开透露了一个早已成为历史的微妙细节.依照多佛的说法,默多克曾经认为自己在1993年发表的一次演说触怒了中国.在伦敦的演说中,默多克声言"卫星电视和传真等科技给专制政权造成威胁".直到1997年,这位传媒大亨写给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一封私人信件,就4年前的那次演说引起的"误会"道歉,保证自己是"中国的好朋友","将继续坚定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努力".  相似文献   

4.
由默多克领导的新闻集团发言人近日宣布,该集团主席、世界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得了“低等级”前列腺癌,将于近日接受放射治疗。发言人说,现年69岁的默多克是在洛杉矶接受例行的身体检查时得知自己的病情的。默多克的医生对他的病情持乐观态度。默多克也没有改变工作的打算。默多克的名字似乎总与收购联系在一起,在七八十年代,他收购英美多家主流媒体,掀起一股默多克旋风,震惊整个西方世界。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它由40年前澳大利亚一家小型报业机构成长壮大起来,目前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报纸业仍然是新闻集团的支柱产业。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英文报纸出版商,集团在全球范围发行175种不同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2012,(3):25
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新闻国际集团2月20日宣布,将从本周末开始推出《星期日太阳报》,取代去年在窃听丑闻中关闭的周末报《世界新闻报》。英国媒体认为,这是默多克自去年在窃听丑闻遭受一系列重挫以来,首次发  相似文献   

6.
她自有盖茨比的痛苦、激昂、绝望,在她那灯火辉煌的眼里,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面貌,被谎言掩盖的虚拟真相,喧嚣如斯,孤独亦如斯。《邓文迪:我不是传奇》第161页附配的是2013年5月5日,邓文迪在美国参加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特别放映会的新闻照片。吊诡的是,近日,随着这部电影中文版在中国的上映,邓文迪已先后陷入"离婚门""间谍门"等传闻的纷扰。这个在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门"听证会上用一记猛拳保护自己前夫,从而震惊世界的凶悍"虎妻",如今该用怎样的方式来保护她自己,并击  相似文献   

7.
2011年夏季,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的英国通俗小报《世界新闻报》由于曝出非法截取、窃听私人电话信息的丑闻而被迫关停,此事不仅使默多克集团陷入窃听风暴,更将新闻采访如何保护公众隐私的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近年来,隐性采访在我国新闻界也悄然流行。隐性采  相似文献   

8.
《新闻三昧》2008,(1):8-8
2008年1月,作为英国传媒大亨默多克曾经的重要助手,新闻集团前任执行官布鲁斯·多佛公开透露了一个早已成为历史的微妙细节。依照多佛的说法,默多克曾经认为自己在1993年发表的一次演说触怒了中国。在伦敦的演说中,默多克声言“卫星电视和传真等科技给专制政权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9.
动态     
默多克建全球最大印刷厂一家号称全球最大的印刷厂近日在英国开工。这家印刷厂的老板是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工厂占地面积相当于23个足球场,每小时可印刷100多万份报纸。印刷厂所属的国际新闻公司发言人黛西·邓洛普说,从印刷报纸数量衡量,这家印刷厂规模属全球最大。印刷厂主要为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4家英国报纸印刷,分别是《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  相似文献   

10.
冯艳 《网络传播》2010,(3):32-34
最近,传媒大亨默多克宣布结束在线新闻的免费时代,在12个月内,其新闻集团旗下一些报纸将向网站读者收费。默多克手中拥有多家著名报纸,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伦敦时报》、《太阳报》和《澳大利亚人报》等。目前《华尔街日报》电子版已成功收取订阅费。此举一出,应者云集,结束免费在线阅读的呼声渐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1.
英国畅销小报《世界新闻报》窃听电话又出大丑闻.警方发现这家报纸曾雇人侵入一名遭杀害女孩手机的语音信箱.并删除部分信息,妨碍警方对女孩失踪案的调查。不仅如此.还有消息爆出该报在2005年7月7日伦敦发生惊天爆炸案后,为取得猛料竟窃听爆炸遇难者亲属电话。《世界新闻报》的老板为传媒大亨默多克.该报曾以打探消息不择手段著称。  相似文献   

12.
正《The Daily》诞生于2011年2月,享誉全球的传媒大亨默多克亲手带"她"来到这个世界。《The Daily》是全世界第一份基于平板移动终端、定位于综合性日报的新闻客户端APP,其在创办初期只限于平板终端发行,后拓展至基于iOS、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终端。从发布之初至2012年下半年,《The Daily》的APP应用下载次数达到100万次,收费订阅是其主要的盈利模式。但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The Daily》"出生"不足两年便早早"夭折"。2011年前三季度《The  相似文献   

13.
传媒大亨默多克麾下的英国老牌小报《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被迫于2011年7月10日关张歇业。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媒体遭遇新闻官司而受到处罚的事例并不鲜见,但这次却有些不同。7月5日,英国的严肃报纸《卫报》记者尼克·戴维斯爆料:《世界新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9,(6):4-4
据新华网:在新媒体的挑战下,许多美国报纸都面临生存危机。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报纸的窘境是由于它们提供报纸电子版的“免费午餐”而造成的。传媒大亨默多克日前宣布,其拥有的新闻集团要停止提供这样的“免费午餐”,要向报纸网站的读者收费。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美英传媒业并购进一步升温,已波及更多的世界著名传媒企业.今年4月,创办160年、拥有《洛杉矾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大报的美国论坛集团,被芝加哥有实力的投资家以8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5月15日,加拿大汤姆逊公司以88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具有150多年历史的英国路透社53%的股权,成立了汤姆逊——路透公司.美国传媒大亨默多克,76岁仍然宝刀不老,创业积极性不减当年,被华尔街称为"收购狂人".  相似文献   

16.
孟威 《传媒》2011,(9):61
"窃听门事件"所暴露的道德底线问题以及监管漏洞,不仅给新闻集团以沉痛一击,也在世界传媒中引起震撼。"窃听门"已导致新闻集团陷入深度危机,即便默多克谙熟于应变之道,仍未能使集团摆脱尴尬处境。美英业界预测,如果拿不出"给力"理由,默多克江山将辉煌难再。  相似文献   

17.
"窃听丑闻"让默多克新闻帝国在道德上一败涂地.不过,面对全球媒体和公众的口诛笔伐,新闻集团商业运作总体上依然稳健,经营模式并未垮塌,一些批评家预期的"轰然倒地"或"像多米诺骨牌般倒下"并未出现.这个有着严重道德缺陷的传媒帝国为何遭重击而未倒塌?默多克是如何维持集团内外部稳定的?窃听危机之后,新闻集团又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8.
过去一直说传媒承担着教育人的使命,而现在再来谈论传媒的教化作用,或许会被一些人认为不合时宜,甚至"落伍".电视台需要收视率,报纸需要发行量,倘若收视率不高,发行量不大,日子就不好过.而要提高收视率、发行量,就似乎必须照西方传媒大亨默多克的话去做一"降低格调"!于是,娱乐化、实用化成了相当一部分传媒的惯常手段,甚至播出或发表渲染暴力色情、心理变态和犯罪手段的作品,以迎合情趣低下的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大亨默多克曾放言说,报纸带来的滚滚利润就像"流满金子的河流"。此话刚说完没几年,面临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他又再表示,有时候河水也会枯竭。随着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和传媒环境的快速变化,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中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传统纸媒的副刊和副刊编辑如何转型?这是摆在每个副刊编辑面前一道实实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副刊编辑需建立"消除侥幸、熟悉技术、揣摩规律、构建平台、内容至上"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最近,李辉质疑文怀沙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时占据了各大传媒文化新闻版头条或显要位置.传记作家李辉通过旁征博引,全面质疑文怀沙的年龄、入狱原因和学术含金量,从而动摇了"百岁文怀沙"所占据的"国学大师"的神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