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6,(22):12-12
韩国和日本6月12日在东京就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谈判。这是双方自2000年第四次谈判破裂以来,首次重回谈判桌。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信息时代的艺术空间—”国际电脑艺术展”近日在北京开幕。展览邀请了国际十余所学术传统深厚、设计教育卓有特色的美术学院参展,他们中有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英国伦敦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学院、西班牙马德里皇家美术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等院校。电脑绘画艺术始于本世纪60年代,创作效果和水平随着电脑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作为当今世界电脑科技领先企业的惠普公司,在研制、开发、提供性能优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PC、软件、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等全系列产品方面…  相似文献   

3.
《山东档案》2010,(1):34-34
2009年11月28日,费县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行第六届颜真卿故里书法大展。大展邀请了60名省部长(将军)、60名著名书法家和60名临沂籍省书协以上会员参展,参展作品主题鲜明,  相似文献   

4.
付鑫 《北京档案》2020,(4):42-45
2019年11月,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第十四次全体大会暨研讨会在日本东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美国、英国的200余名与会者参加,北京市档案馆一行全程参加了此次盛会。会议期间,应会议主办方邀请,全体代表参观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National Archives,Japan,以下简称"国立公文书馆"),即日本国家档案馆。国立公文书馆馆长加藤丈夫(KATOH TAKEN)亲自接待与会代表并系统介绍了国立公文书馆相关情况。参观期间,工作人员精心安排,以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了全体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5.
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我院艺术图书资料工作考察团一行五人于1986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赴日本,先后到东京、冲绳、大阪、奈良、京都和伊势等地访问考察,为期14天。这次出访是根据1983年在长沙举行的全国艺术学科规划会议提出的“七五”期间文化部建立中国艺术图书资料情报中心的建议,为筹建“中心”,对日本有关图书资料部门的设施、技术设备和管理体制等进行考察。现将访问考察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日本东京,首相官邸,宴会厅。日本首相宫泽喜一欢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盛大宴会正在举行。突然,布什总统从他的座椅上跌落下来,晕倒在地。这是今年1月8日晚8时20分左右,发生在日本国宴上的短暂一幕,也是布什称为他环太平洋的亚太之行“唯一的缺憾”。这一“缺憾”被大众传媒大肆渲染。NHK直播现场受处罚布什于去年年末开始他的亚太之行,他风尘仆仆,跋涉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数国,最后抵达日本。1  相似文献   

7.
张骏 《电子出版》2001,(3):52-53
近日,日本电脑绘画展分别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东方广场索尼探梦科技馆展出这次展出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日本数码图象协会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电脑美术工作室等单位协办。展览期间,日展代表团长长田智行、团员喜多见康、柴田忠南、松本彦明和川口吾妻等日本电脑美术工作者还向中国同行作了学术报告。 以长田智行为秘书长的日本数码图象协会(DIGITAL IMAGE)是日本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数码艺术家团体,自 1990年成立以来,每年都在日本的东京和大贩举办展览,并出版年度数字化艺术作品集。200余名会员中以大学…  相似文献   

8.
应日本企业史料协议会的邀请,以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沈正乐为团长,深圳市档案学会理事长、深圳市档案局副局长李国庆为副团长的中国档案学会代表团一行14人,于2000年3月29日至4月7日赴日本出席了中日企业档案学术交流会,并在东京、大阪等地参观访问。中国档案学会自1993年与日本企业史料协议会正式签订《中日企业档案、企业史料学术交流协议书》以来,已进行了7次档案学术交流。中国档案学会代表团这次访日受到日本企业史料协议会的热情欢迎和接待。3月31日下午,中日两国企业档案学术交流会在日本东京厚生会馆举行。中国访…  相似文献   

9.
8—11日,’95日本东京国际书展,美国、英国、德国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商参展。我国17家出版单位的700余种各类图书参展。 7日“第二届亚太出版联合会年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本届大会首次颁发图书奖。我国三联书店翻译出版的《诗琳通公主诗文画集》获综合类图书金奖;中国华语教学出版社与新加坡联邦出版社共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员要学会推销自己--美、韩和日三国访问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3月14日至27日,我应邀出访美国、韩国和日本。前5天,应美国OCLC的邀请,出席每年一度的研究图书馆馆长会议。后8天,应韩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图书馆协会和日本图书馆研究会的邀请,赴韩国和日本访问并讲学。先后访问了OCLC、韩国国会图书馆、韩国国立图书馆、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横滨中央图书馆、京都大学图书馆,在日本图书馆协会新会馆和京都大学图书馆进行了两次演讲。1研究图书馆馆长年会及OCM近况 在OCLC,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研究图书馆馆长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有美国方面7…  相似文献   

11.
日本和韩国是亚洲地区博物馆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特别是近30年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博物馆理论研究传统,使这两个国家的博物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东亚地区有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博物馆出自于这两个国家。在国际博物馆界,人们已经逐渐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亚洲博物馆发展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驻东京记者 陈磊)9月13日,应日本书籍出版协会的邀请,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辛广伟以英文版《Publishing in China》一书作者的身份赴东京进行了个人主题演讲,包括讲谈社、白杨社、学研社在内的日本数十家出版社的中高层主管100余人参加了演讲会.  相似文献   

13.
姚瑶 《视听界》2007,(6):78-79
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投资较大、制作周期长、变化因素多,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绝非易事。中央电视台和南通电视台举办的第九届亚洲艺术节闭幕式晚会《中华情——欢聚南通》,由中、日、韩三国艺术家同台献艺,利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中国、江苏以及南通本土的文化特色,让中国观众特别是江苏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人民观赏到日本和韩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向亚洲乃至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艺术尤其是南通江海文化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索引》2005,3(3):13-13
以中国索引学会副秘书长温国强为团长的中国索引学会代表团一行26人于2005年7月8日至16日赴日本参观考察。代表团成员来自国内图书情报界、档案界和出版发行界。在日期间,代表团参加了第十二届东京国际书展,并访问考察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关西分馆、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日本是世界第二大图书出版市场,本届东京国际书展有来自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公司参展,分自然科学图书、社会人文图书、  相似文献   

15.
应东京日本出版学校的邀请,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杜飞龙等一行三人,于1997年6月6日~6月13日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五届出版教育校际交流会。    相似文献   

16.
访日掠影     
罗华山 《新闻窗》2007,(3):F0002-F0002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应日本政府外务省邀请,年初,记者随中国新闻采访团对日本国作了为期9天的访问。先后访问了东京、北九州和大阪等城市,采访了大阪市长关淳一和日本歌舞伎大师坂田藤十郎等,参观了佳能、松下、资生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照片,杭州)2012年6月29日,’2012国际3D魔幻艺术中国特别展”杭州开幕。为庆祝中韩建交20周年.由浙江广电集团和韩国MBC光州文化放送联合主办的’2012国际3D魔幻艺术中国特别展”在杭州和平会展中心开幕。展览展出了韩国艺术家创作的近百幅3D魔幻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8.
在韩国举国上下共庆民族解放50周年之际,汉城国际书展于5月17日至23日在韩国首都汉城韩国展览中心举办。共有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在内的19个国家的500家出版商参展。韩国总统金泳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9.
俞颂华名垚,笔名澹庐,江苏太仓人,1893年3月9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正月廿一日)生于上海。今年是他诞生九十周年。俞颂华在上海澄衷中学和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毕业后,于1915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毕业于东京法政大学,得学士学位。在日本时,就开始研读马克思等的著作。1916年年底,曾回国至北京,与钱梅先结婚,婚后又去日本。他在中学时代,就喜爱阅读报刊杂志,关心时事,立志成为于国于民有利的新闻工作者。从日本回国后,于1919年4月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这是他从事新闻工作的开始。同年9月,《时事新报》发行《解放与改造》杂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博物馆》2009,(3):101-101
2008年6月10至7月3日,中国美术馆举办“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这是2008北京奥运年中国美术馆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该展展示了来自近30个国家的艺术家作品,囊括国际新媒体艺术领域著名以及新生代艺术家。该展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