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宇航局(NASA)两个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是美国十年来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器,标志着其"重返月球"战略计划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两个探测器担负着为几年后宇航员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寻找合适地点的重任.40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发出了"一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的名言.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空间探索新构想>,提出美国将在2020年再次登月.  相似文献   

2.
"嫦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居住在月亮上的美丽仙女,"嫦娥奔月"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欲上九天揽月"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想.也正因如此,"嫦娥"成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代号.2007年8月10日,国家航天局宣布:绕月探测工程正式转入发射实施阶段.2007年下半年,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即将升空,实现"嫦娥奔月",这将真正拉近中国人和月球的距离,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揽月之梦.  相似文献   

3.
月球旅行     
"史高治先生,上次您叫我研制的月球探险机,我已经完成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吧!"发明家吉罗说道。原来,大富翁史高治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连眼皮都快睁不开了,赶紧叫发明家吉罗发明"月球探险机",正好乘周末与他一同去月  相似文献   

4.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句名言就是他说的。“月球上的下一个脚印很可能是中国人的!”美国一位宇航员在“神六”成功发射以后说了这句话。那么,我们中国人什么时候也能到月亮上去,到广寒宫中和嫦娥姐姐相会呢?其实我们国家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准备登月了。我国月球探测要分三步走,即“绕”、“落”、“回”,奥运会前有望走出探月第一…  相似文献   

5.
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成功发射2007年9月14日,日本耗资2.72亿美元的"月亮女神"号探月卫星成功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在围绕地球两圈后飞向月球,在月球轨道上发射一颗主卫星和两颗小型姐妹卫星,对月球进行全方位探测。日本研究人员称,这是日本2025年建立载人太空站的第一步。同时,这也是继美国首次登月之后,人类最大规模和技术量为复杂的月球任务。  相似文献   

6.
“我的一小步,就是人类的一大步。”这是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时说的话。有好事之徒把这句话改编了一下,说是当中国人登上月球时,只听一声悠扬的“咳——呸!”,有异物从口出,紧接着有国人颇为自豪地说:“我的一小口,就是人类的一大口。”故事虽然荒诞,但仔细想想,中国人随地吐痰的习惯似乎也流传很久了。  相似文献   

7.
成人之道"真正的美德如河流,愈深愈无声。"--哈利法克斯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尔德林。当时阿姆斯特朗说过一句话:"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这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上,一个记者突然问了奥尔德林一个很特别的问题:"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  相似文献   

8.
进入10月,在天上飞着的两个小不点可有些兴奋了。说他们是小不点,不是真的说他们个头小得像尘埃,而是拿他们和月球相比。你可能要纳闷了,干嘛一定要拿他们和月球相比呢?嘿,那是因为他们作为人类派出的使者,已经在月球周围守候了3个月啦!他们就是来自美国的"牧羊航天器"和"半人马座"火箭,是"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的两个组成部分。"半人马座"火箭高12.68米,圆柱形的身子,头顶上戴着一顶特殊的深蓝色的"帽子",这顶"帽子"就是"牧羊航天器"。"牧羊航天器"和"半人马座"火箭现在在我们地球上可是大名鼎鼎,大家都在密切地关注着它俩。谁让它们要去故意找月球的"茬",要去撞月球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怀着身为美国人的高度自豪感和身为人类的谦恭心情,向你们说一句从前任何人都无权说的话:"我们在月球上散步了。"  相似文献   

10.
"嫦娥一号"正围绕着月球转啊转,和早一步升空的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一起近距离端详着月亮的容貌,印度的"月球飞船1号"也将于今年4月前往月球,而早在1969年就登陆月球的美国人也计划在2020年重返月球。人类为什么如此关注月亮呢?也许,可以反过来畅想一下——  相似文献   

11.
月球档案     
在人类钟情于月球的几千年间,特别是伽利略使用32倍望远镜掀开了月亮的闺帘以来,地球人似乎有理由说,已了解月球了。不信?你看我们把她的履历表填写得多么完整!  相似文献   

12.
月球档案     
双平 《初中生》2010,(3):94-95
在人类钟情于月球的几千年间,特别是伽利略使用32倍望远镜掀开了月亮的闺帘以来,地球人似乎有理由说,已了解月球了。不信?你看我们把她的履历表填写得多么完整!  相似文献   

13.
世界"探月"热潮1959年,前苏联的"月球2号"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送第一批宇航员到月球,直到1972年结束"阿波罗计划"。这是人类第一轮的"探月"高潮。1998年,美国发射的"月球勘探者"月球探测器,是"阿波罗计划"结束20多年后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开始了新一轮的月球探测。欧洲空间局2003年发射的"SMART-1"月球探测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人于良史在《春山夜月》中说:"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有了这种心态,我们才能尽享环境与心境的无限美好。几千年前,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我想,静心不是一只静卧海底等待腐烂的沉船,而是一艘静浮在月光下等待远航的希望之舟。  相似文献   

15.
听,从宇宙中传来一丝丝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地球和月球正在说话。让我们听听它们在说些什么?月球对地球说:“地球哥哥,我真羡慕你,你的身上有着绿油油的草地和森林,蓝蓝的海水,雪白的雪山,而我呢,只有那么几座小小的山和一片片沙漠。偶然有几个客人来了,可没过几天又都走了。”地球说:“我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些情况还与你想的相反呢。地球上的人类破坏了我绿油油的森林,破坏了我的大气层,使我得了病。”月球问:“那长江、黄河情况怎样呢?”地球回答说:“长江、黄河都是巨大的河流,流经许多地方。可是,黄河的河床一年年地升高,都快成天…  相似文献   

16.
充实·空虚     
我想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就职演说中的一段话:"我们的物质生活无比丰富,科学技术无比发达,我们可以在月球上驻足,但必须面对的是,我们的精神生活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有人说,生活很精彩。他指的是物质生活。有人说,生活很无奈。他指的是精神生活。各有道理,也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经历了第一次探月热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梦,取得月球探测最辉煌的成果。1994年,美国的克莱门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首次获得了月球上可能存在水的证据,人类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这颗与地球相守了数十亿年的星球。全球开始第二轮月球探测热潮,日本、欧洲、中国和印度成为月球探测俱乐部成员。2013年12月2日凌晨,肩负"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于2013年12月14日实现了探测器着陆,随后完成嫦娥三号最重要的科学任务:观天、看地、测月。"探月"将对百姓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是否能改变我们的衣食住行呢?  相似文献   

18.
"落"月 根据中国探月工程"绕" "落""回"三步走的计划,作为"落"月的最关键一步,"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定于今年下半年进行.这将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美国的"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  相似文献   

19.
2025年的一天,忽然,周围的一切开始消失了.我被这种现象吓昏了,醒来时我到了月球! 眼前是一片荒漠,我站起来走了走,一瞬间荒漠变成了繁华的大街.远处来了一个银发的人,他说:"你好!你是第三个到我们月球的人类.我叫杰西卡." 我问:"为什么我会来到这儿?为什么荒漠会突然变成城镇?"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感兴趣于月球的几千年间,特别是伽利略使用32倍的望远镜掀开了月亮的闺帘以来,地球人似乎有理由说,已了解月球了.不信?你看我们把她的履历表填写得多么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