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二厂纪委书记包继,清正廉洁,有口皆碑。那些自己或亲友干了不干净事的人,虽千方百计地去走他的“后门”.但没有不吃闭门羹的。  相似文献   

2.
风景     
去过江南三次,惟这一次,是在烟雨迷蒙中穿行,所以,印象深刻。于是,回来逢人便说,江南果然是江南,很美。同事就问, 美在哪里啊?我说当然是那轻飘飘细密密的雨丝啊,简直不像雨。可能是见我再没有下文,同事们都大张了嘴,没有了?我仔细回想,确定再也找不到任何可堪回忆的印象之后,点了点头。江南啊,有人辜负了你。这是我听到同事说出的最痛彻心扉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3.
在江南长大的孩子,对细雨绵绵的青石板小巷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青花布小伞,撑开了头顶一片成长的蓝天。伞尖的水滴总是随着银铃般的笑声一同飞溅出来,在雕花窗棱之间刻出年轻的痕迹,掷地有声。胡同就是北京的巷子,却和江南的巷子不一样。胡同不适合旋转,不适合撑青花布伞,不适合飞奔和肆意的欢笑。北京的胡同是屋室之间挤出来的无法称之为路的路,是被现代都市越挤越窄的黑白年代。远看狭窄不可过人的胡同,走进去了,居然还能伸开双手,感受一下青砖碧瓦上苔迹斑斑的沧桑,感受一下凝固在斑驳之间的苍茫岁月。胡同虽窄,两面的窗瓦虽多,却没有…  相似文献   

4.
在江南长大的孩子,对细雨绵绵的青石板小巷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青花布小伞,撑开了头顶一片成长的蓝天。伞尖的水滴总是随着银铃般的笑声一同飞溅出来,在雕花窗棂之间刻出年轻的痕迹,掷地有声。胡同就是北京的巷子,却和江南的巷子不一样。胡同不适合旋转,不适合撑青花布伞不适合飞奔和肆意的欢笑。北京的胡同是屋室之间挤出来的无法称之为路的路,是被现代都市越挤越窄的黑白年代。远看狭窄不可过人的胡同,走进去了,居然还能伸开双手,感受一下青砖碧瓦上苔迹斑斑的沧桑,感受一下凝固在斑驳之间的苍茫岁月。胡同虽窄,两面的窗瓦虽多,却没有…  相似文献   

5.
江南     
写江南,没有千千手,怎么办? 只好用博喻了,却也是忙不迭的手,你拿它怎么办?其实我看着你,你就是江南——生于斯,长于斯;它是你的前身、今生或来世。 江南的女孩,像她文字一样的敏感而秀丽。  相似文献   

6.
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  相似文献   

7.
水乡二胡声     
偶然间来到水乡同里,听到小巷中回荡着幽幽的二胡声。细细品赏,虽没有西洋钢琴的华美,也没有小提琴的轻盈,更没有管弦乐器的惊心动魄,可是当二胡声盘旋在江南水乡的上空时,却是别有一番韵味。我不禁深深喜欢上了二胡这种乐器和江南朴素典雅的景色。江南的二胡,琴声湿润,哀怨如泣,使人联想起江南那晃晃悠悠的水路穿街而过,小镇一分为二。一架拱形的石桥,像温暖的手,连接分离的街道。沿岸青石砌的护围堤上生出了点点的苔藓,随着年代的久远变得陈旧。石缝中固执地钻出几丝嫩绿的小草,绿得刺眼,极不协调地穿插在这黑白的水墨画中,却也为古老的水…  相似文献   

8.
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春风,风原是看不见、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  相似文献   

9.
菱的哲学     
正菱头角峥嵘,却无动于色。它长水里,在陌路人眼里,只是一株不起眼的草。江南多水,菱是别具江南意味的植物之一,多水的江南就该有菱。就像莲,藕迹遍布南北东西、天涯海角,可怎么看怎么是江南水泽里的尤物。菱也一样。北国的水太寒彻,西域的水太苦憋,南方的水又太狂放。江南的水清浅温驯,正适合低调内敛的菱。菱是一种安分的植物。江南的河湾沟汊、池塘湖淖,都适合菱。不像莲,有藕在水下狂飙突进。菱属于小家碧玉,并不需要太深阔的水面,不喜好  相似文献   

10.
陆文夫的小说,常在悠悠的小巷中现沧海之变,在古朴的庭院中写人情世态,虽没有云卷潮涌的雄浑气象,却有秀润清雅的江南情调;虽没有铜板铁杵的激越声响,却回旋着水乡的旋律和古城的清韵;虽不见扭转乾坤叱咤风云的高大形象,却能从普通人的音容笑貌和人生沉浮中显示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江南的雨     
江南自古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她如一个美丽的女子,清新而不失淡雅,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对她最精确的概括.正因如此,她便成了我心中的天堂. 而我最喜爱的便是江南的春雨了,不像夏雨来势凶猛,也不像冬雨寒气逼人,一向淡雅清新,给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我也喜欢江南的雨,说不出确切的理由, 只是觉得,这雨,就像江南婀娜多姿的女子,如 烟似梦…… 江南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 而斜斜,绵绵而潇潇,似烟似雾,似幻似梦,为 江南披上了一层神 秘的面纱。 雨中的江南最 有味道。江南水乡最 好是在雨天去,才能 感受得彻底。那些古  相似文献   

13.
我的家乡敦煌,在古丝绸路上的大漠深处。这儿虽没有江南的绿水清山,东北的皑皑白雪,但有闻名中外的大漠奇观——月牙泉。  相似文献   

14.
春风     
北京人说 :“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 ,冬天刚过去 ,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 :“哪里会有什么春天 ,只见起风、起风 ,成天刮土、刮土 ,眼睛也睁不开 ,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 ,意见里说的景象 ,不冬不夏 ,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 ,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 ,也有道理。起初 ,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 ,雏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 ,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 ,风原是看不见的 ,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 ,像柳丝的飘拂 ;体贴万…  相似文献   

15.
江南美,江南美,最美美在江南水。江南的水呵,清又清;流进水乡孩子的眼窝,一双双眼睛就像水晶般晶莹明澈了。江南的水呵,柔又柔;流进水乡人民的肘弯,一双双臂膀就像喝了甜酒般柔韧多姿了。江南的水呵,甜又甜;流进水乡人民的胸中。一个个心窝就像喝了甜酒般醇香甘美了。水,滋润着世世代代江南人的肌体,陶冶着千千万万江南人民的心灵。水乡的儿女们,哪能不由衷热爱哺育他们身心成长的春水呢?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道,江南的秋有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而自己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览一下这北国有着浓厚秋味的秋。其实这种做法似乎没有多大必要,因为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丽,而完美不一定是最美的。江南的秋虽然秋味不足,却显得淡雅质朴,不同于北国之秋的浓重。就像一杯茶不同于一杯可乐。而残缺的美正是如此,它美得不耀眼夺目,不火爆刺激,却给人带来一个无限的想像空间,尽管这样的美有些苦涩,凄凉、幽静,却总让人充满期待。江南的秋…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没有去过周庄,就不知道江南的美。有人说,要知道江南的美,只有去周庄。  相似文献   

18.
正季节的轮回总是不经意间悄然而至。侧耳聆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们就此辞去晚冬的余韵,迎来还带着些料峭寒意的早春。这般轻柔的细雨温润万物,将所到之处浇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春雨是淡然美好的。它不像夏雨那样热情奔放,不像秋雨那般内敛含蓄,不像冬雨那样清冷刺骨。它像江南女子那般淡然清丽,随着  相似文献   

19.
梦臆江南     
<正>昨夜,细雨朦胧,又一次在梦中看见她的倩影——烟云氤氲的江南。江南出才子,出佳人,出英雄,也出流传百世的爱情故事。一提起江南,人们必定会提起水,提起柔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怎能让人不思江南的水?江南是水乡,是水的故乡,这是一片净土,容不下些许尘垢。没有风的水面,  相似文献   

20.
苏小糖,典型的江南女子,虽没有惊世骇俗之美,却很容易让人一眼之后印记在心,不知是因为那脸上永远挂着的娇憨笑容,还是转身回眸间浑身弥漫的一股甜丝丝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