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业界动向     
2009年《老夫子》全新布局开拓市场台湾:风靡华人世界漫画《老夫子庆祝45周年,1月15日在台湾出版了月刊,《老夫子》月刊创刊号除了漫画,还有相关商品及创意玩家介绍。老夫子哈媒体还推动其他延伸授权和商品开发同时将市场目标扩及日、韩及欧美等地  相似文献   

2.
漫画独领香港报刊风骚在香港街头形形色色的杂志中,漫画周刊占了相当大的分量。文化传信公司是目前香港最大的漫画出版机构,每周出版本地制作漫画销量占据香港漫画市场近半。《龙虎门》即属其旗下,其它著名的如忡华英雄》、《如来神掌》等出版时间亦已超过10年。香港...  相似文献   

3.
现代漫画诞生于17世纪中叶的欧洲,1841年在英国出版了第一本漫画杂志《笨拙》,美国漫画相对出现较晚,但到了19世纪下半叶,无论从出版漫画的数量或在漫画杂志的种类方面,美国都已成为世界的漫画中心。 一、拿“大人物”开玩笑的政治漫画  相似文献   

4.
文化动态     
中国当代绘画办巡展“新形象中国当代绘画20年大型巡回展”将于今年5月22日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隆重推出自1980—2000年中国当代20位最具影响力的当代画家。此展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4家美术馆分别展出。香港的老夫子疯了复活节档期香港电影市场中,以电脑动画配合真人演出的《老夫子2001》最受市民欢迎。其中《老夫子2001》自4月5日至4月16日票房已接近1300万港元。  相似文献   

5.
《出版史料》2004,(2):33-33
丰子恺以漫画散文著称,他的《子恺漫画》出版于1925年,《缘缘堂随笔》出版于1931年。但也有翻译集多种,最早出版的是翻译日本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其时,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作为“未名丛刊”的一种)已由新潮社于1924年出版。鲁迅说:“我翻译的时候,听得丰子恺先生亦有译本,现则闻已付印,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现在我所译的也已经付印,中国就有两种全译本了。”  相似文献   

6.
陈燕 《出版参考》2007,(6S):11-11
近日老夫子哈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与中文在线携手合作,计划将《老夫子》漫画故事带进小学校园。预计在2007年年底,将有上千所小学可以在学校提供的数字图书馆看到幽默逗趣的《老夫子》漫画。  相似文献   

7.
1925年,丰子恺的画刊登于《文学周报》,编者特称之为“漫画”,从此,漫画一词开始在中国正式使用和出现,而漫画这种形式在此之前即已存在。我国漫画出版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港澳台之窗     
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漫画评论刊物《漫画网络》创刊 香港的“漫画风”刮得很起劲,阅读人口众多。最近,由艺术发展局资助,一本专门的漫画评论刊物《漫画网络》月刊已于8月问世。筹办该刊的杨维邦说,香港漫画五花八门,近几年漫画事业发展很快,但针对漫  相似文献   

9.
香港经济在复苏,但香港漫画出版市场却尚在严冬之中,较有市场保证的作者,如黄玉郎、马荣成等,出书已极为慎重,尽量集中所有有利元素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相对漫画出版的困局,香港动漫市场有所突破。借助内地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大好东风,香港与深圳推出了“深港双城互动计划”,争取在深圳实行港资动漫游戏企业国民待遇。据透露,港深动漫业合作将包括:吸引国际娱乐传媒集团和大型娱乐设施落户深圳,吸引香港创意企业和人才到深创业、发展,鼓励香港动漫游戏企业和经营机构将开发、制作、加工、培训及营销等业务部门进入深圳。香港动漫游戏业,一直…  相似文献   

10.
马太效应     
最近看到这样一幅漫画:在一片林地上,周围所有的树木都被砍掉了,只有在中心地带留了一株,而且被加长了高度,增添了枝叶,树干上写着几个大字:“典型报道”!你看,用孔老夫子“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话为这幅漫画作注脚,不是维妙维肖的吗?  相似文献   

11.
记者从香港有关方面获悉,香港自1920年3月1日诞生了第一个出版社团——“香港书籍公会”(1957年因众多文具商参加,改名为“香港书籍文具业公会”,而后又于1993年更改为“香港图书文具业商会”)之后,近40多年来陆续建立了以下7个同业社团:“香港出版人发行人协会”(1956年6月14日成立),“教育图书零售业商会”(1985年1月24日成立),“香港出版学会”(1988年3月18日成立),“香港书刊业商会”(1988年5月27日成立),“香港出版总会”(1994年4月15日由上述7个社团与联合出版集团共同组建)。  相似文献   

12.
台湾漫画出版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不仅积极进军香港市场,推销台湾本土或日本的漫画书,而且把外销目标推向新加坡等东南亚华人地区。 继《七龙珠》之后,台湾目前最受欢迎的漫画非《蜡笔小新》莫属。出版该系列漫画的东立出版社表示,这五本漫画在台湾的发行量已近150万本,其营业额超过1亿台币。而且因为这本漫画的版权范围除了台湾,还包括香港,目前香港《蜡笔小新》发行量也已超过40万本,受到香港读者广泛欢迎。 除了东立出版社,在香港设立分公司的台湾漫画出版社还有:大然、尖端和时报。大然文化公司在95年开始与香港出版社合作,以买断台湾十位漫  相似文献   

13.
第四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开幕式暨第八届金龙奖颁奖礼日前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香港漫画家L.M凭借《丛林奇遇》夺得“最佳少年漫画奖”,台湾漫画家颗粒凭借《许个愿吧!大喜》获得“最佳少女漫画奖”,香港梦马工作室的《武道狂之诗》获“最佳成人漫画奖”。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开幕式暨第八届金龙奖颁奖礼日前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香港漫画家L.M凭借《丛林奇遇》夺得“最佳少年漫画奖”,台湾漫画家颗粒凭借《许个愿吧!大喜》获得“最佳少女漫画奖”,香港梦马工作室的《武道狂之诗》获“最佳成人漫画奖”。  相似文献   

15.
业界动向     
2009年《老夫子》全新布局开拓市场;香港商务2008年业绩消减两成;郝明义将构建北京、台北、纽约三地出版平台;城邦营业收入今年挑战20亿;读者由买书变为借书图书馆借书率增长15%  相似文献   

16.
港澳台之窗     
香港出版总会会长李祖泽最近在该会成立三周年的庆贺会上说,香港出版总会成立三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香港出版业的发展,在过去一年总会先后主办和参与了多项文化活动,包括“亚洲出版研讨会”和“世界华文出版研讨会”,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台湾图书出版业协会联合主持首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这些活动都有助于香港出版业与其他地区加强沟通和联系,从而推动香港出版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出版之门”网站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辖下三联书店(香港)于2001年7月创办的出版专业信息网站,每天报道世界各地出版新闻,每周发放主要华文地区畅销书榜,并出版一份(《新闻速递》电子日报。该网站提供查阅的信息丰富全面,更新及时.是中文出版从业者了解华文出版业的一扇窗口。“出版之门”网站定位于“面向全世界的中文出版专业网站”,具有显著的品牌效应及丰富的资源储备,对于开阔中文出版者的视野,实施中文出版“走出去”战略,提高中文出版在国际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香港出版界以盛大的“八五中文图书展览”告别了1984年。有人认为,1984年是香港出版业的丰收年,它标志着,经过三十多年的辛苦耕耘,香港已由“文化沙漠”变成为“文化绿洲”了。出版新书一千种香港出版业的发展,是逐步向前的。三十多年前,香港几乎没有出版机构。随着香港社会经济的发展,到1984年,香港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出版社二百六十六家,共出版了新书一千一百种。香港1984年出版的图书与1983年相比,情况如下: 种类 84年占% 83年占%  相似文献   

19.
香港的文化出版事业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却陷入了“瓶颈”的困境。过去的一年中,出版界面对了许多冲击和转变,整个市场呈现低迷不景之状,出版量下降,零售市场萎缩。据初步统计,去年香港书市的漫画书刊销售额达5亿港元之多,其他各类中文图书的销售总额则仅为4.5亿港元,与教科书相似。面对种种困难,香港出版界的知名人士是怎么看的呢? 香港出版学会会长、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陈万雄博士表示,从去年一年来看,出版界面临文化环境转变,中文出版整合,祖国大陆与台港的开放交流,香港当地零售市场萎缩等情况,这说明出版业仍处在调整步伐、摸索出路时期。但94年仍有许多现象  相似文献   

20.
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揭晓,以我国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漫画人物三毛为形象的“三毛大世界”丛书(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喜获殊荣。消息传来,备感欣慰。抚卷之余,不由深深缅怀为塑造三毛这个漫画人物付出毕生心血的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三毛,这个大脑袋,圆鼻子,头上仅有三根毛的中国小男孩形象,是中国最具影响、最受欢迎的漫画人物。以三毛为主人公出版、拍摄的各种图书和影视作品,历经半个多世纪,影响了几代读者。最早的三毛形象究竟诞生于哪一年?据“三毛之父”张乐平生前所言,第一幅三毛漫画发表于1935年的春夏之际。目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