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章第二小节105至107页“解简易方程”。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直奔主题师:请同学们读课题。看了这个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想学习哪些知识?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方程?生2:怎样解简易方程?[评析:先让学生读黑板上的课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概念,明确学习目标。]二、课件演示,直观理解方程的意义1.方程的意义课件演示:先在天平左边盘内放置20克和30克的木块,又在天平右边盘内放入50克砝码。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天平指针在标尺中间,天平左右两边平衡。师:你想到了哪些问题?用数学方法怎样表示?生1:…  相似文献   

2.
1.怎样区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三个概念?要讲清这三个概念,可从等式开始,按教材顺序进行教学。等式由天平的平衡引出,当天平衡时,两端可由等号连接得到等式。但如果天平一端的物体有一个重量不知道时,则用未知数 x 表示,从而得到20 x=100,3x=69,……等式子,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然后,让学生很快地算出未知数的值:x=80,x=23,并将它们分别代入原方程后,方程的左右两边正好相等。这种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3.
[课前思考]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方程"这一单元中"天平游戏(一)"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认识了"方程"概念的基础上引入的.新教材与老教材最大的不同是解方程的方法,老教材主要是运用四则运算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解方程,而新教材是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我以为,这样的变化不是将学习内容变难了,而是变得更容易了.等式的性质更适于学生的理解,更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学生有许多经验可用.本课的教学是否可以在各个环节都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形成学习新知的"经验链",顺势而教,让学生轻松学习,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呢? 为此,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然成立),养成严谨的数学论证与思考的习惯.②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③初步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在初学简易方程时,往往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理解不清,怎样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呢?“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值,这里的“解”字是名词,就是在  相似文献   

5.
刚学“方程的解”与“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时,一些同学不知如何理解这两个概念。我们不妨换个表达方式,即把概念中关键字替换成与其含义相同的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方程的解”这个概念,不用提醒,同学们就会说这里的“解”是关键词,而且是名词。于是,可以把“解”换成同义词“结果、得数、值……”。继而,“方程的解”可以说成“方程的值”。那么,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通过“方程的解”这一概念的分析,同学们会马上想到与它相联系的概念“解方程”该如何去理解,当然,这里的关键词“解”是动词,同样可以换成…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简易方程"这一单元时,我们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来解方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一类方程学生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错误率比较高,老师在教学中处理也很棘手,常常会有简易方程"不简易"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一)简易方程 1.教学重点: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2.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列方程解应用题。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初步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学过的运算定律、计算公式,以及已知字母的数值时,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②明确“a~2”的含义和读法;③直观地认识等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的不同含  相似文献   

8.
教学方程意义,按现行教材的安排,先用天平演示,使学生了解表示数量相等关系的式子就是等式。然后再讲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引入方程概念。除这样引进方程外,我认为,也可以运用等式和不等式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然后再讲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引入方程的概念。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出示一组填充题,让学生填上  相似文献   

9.
"简易方程"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重要内容。编排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结合"天平称量物体"这一具体的生活情景,清晰认识等式和方程,详细了解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准确理解方程的意义等。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4年级下册第7单元天平游戏(一)。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让学生经历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一学习过程。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理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2.能找准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能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学生在系统地梳理知识过程中,能  相似文献   

12.
问题:一架天平的两臂略微不等,怎样测物体的质量呢? 【方法一】替换法调好天平,先将待测物体放在左盘中,右盘放一烧杯,向杯中缓缓注水,直至天平平衡,再取下待测物体,向左盘加砝码m使天平重新平衡.则m物=m.  相似文献   

13.
读了《对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方程的思考》(《小学教学》数学版2013年第11期)一文,我深深地被作者石永红老师的教学探索精神所感动.石老师应用天平平衡的原理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认识方程,教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让学生对解方程的算理有了形象、清晰的认识.然而,现实教学中遇到方程中除数(或减数)是未知数的情况,很多学生会束手无策,教师也常为此伤透脑筋.  相似文献   

14.
“邂逅”方程,遭遇尴尬记得第一次教“方程”这一内容,是在2000年,教材是义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教学对象是我从一年级带起的27位很优秀的学生。有关《解简易方程》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求未知数X“”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新知是“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四个概念,以及“解方程“”检验方程”规范的书写格式,而“解方程”实则是以前所学的求未知数X的值,因此这一知识我不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而“解方程“”检验方程”的书写格式则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这一内容概念多,各…  相似文献   

15.
1.托盘天年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答:托盘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2.天平铭牌上的“感量及秤量”表示什么意思?答:“感量”表示一架天平能称出的最小质量,即天平的精确程度,如感量为0.02克就表示这架天平能称出最小质量是0.02克,小于天平的感量,天平就感觉不出来,天平的感量越小,它的准确程度就越高.“秤量”是表示天平每次最多允许秤的物体质量,即最大测量范围.3.为什么天平的左盘要放物体右盘放砝玛?答:这是依据人的习惯,用右手操作较方便,砝码常常加减,所以右手用镊子将砝码轻放在右盘较方便.4.怎…  相似文献   

16.
A.简易方程一、知识的整理与概括1.想一想,议一议。(1)你知道为什么要用字母来表示数吗?说给你的同学听。(2)你能用实例说明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吗?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区别?提示:从方程的定义来考虑,方程有“未知数”、“等式”两个要素,方程是等式的一种,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3)试说一说解方程有哪些要求?提示:从解题思路(如:关于解方程的关系式有哪些)和解题要求(如:解题注意事项和检验等)来回答。(4)请根据下面的题目说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别。3x-48=102解:3x=102+483x=150x…  相似文献   

17.
在周老师提供的案例中,学生对运用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填空掌握得非常熟练,而对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却极不适应.其实,学生喜欢用算术法解答应用题,喜欢用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并非都是嫌写“解”“设”麻烦,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前四年的学习经验中,没有接触过等式的概念,一直用四则运算的意义列式,对四则运算的关系早已驾轻就熟,“算术”思维早已经定型,就算到了初中,也很难转变成“方程”思维.  相似文献   

18.
同学样解方程时,依据的是“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其实,“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的实质就是等式基本性质。它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改变了小学阶段“解方程”方法的教学要求,采用了等式的性质来教学“解方程”。国标本教材内容编排上不再专门教学解方程,而把解方程的教学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教学。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老师发现学生解方程掌握得比较差,错误多,学习低效。  相似文献   

20.
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   一、知识要点   (一)理解记忆概念.   1.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及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数量,以及计算法则和规律等等.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