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银制器皿作为蒙古族重要的生活用具,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蒙古族银制器皿装饰图案更是千姿百态,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蒙古族银制器皿图案主要有龙纹、盘肠纹、云纹、特纹(又称鼻纹)、“”纹(万字纹)等。而每个图案所象征的意义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不相同。这与蒙古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对自然崇拜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蒙古族银制器皿图案及其象征意义的探析,能够更深入了解蒙古族的自然崇拜和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及审美追求。而蒙古族图案的形成与发展是蒙古族人民几千年实践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银制器皿作为蒙古族重要的生活用具,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蒙古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和传承了北方游牧民族手工艺制作方法,创造了富有自身民族特色的银制器皿。蒙古族银制器皿种类较多。基于不同场合和用途,有和饮食有关的银制器皿,也有与宗教祭祀和医学药物有关的银制器皿。了解和认识蒙古族银制器皿的种类和用途对于蒙古族银制器皿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萨满教生态观是在其游牧生活中形成的,这种以人、畜、地为基本生产方式适于生态规律,将蒙古族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等视为人类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脉络、指导思想.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已经形成了蒙古人的理论价值.这不仅对蒙古族,对全人类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界,形成和谐生态自然观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萨满教生态观是在其游牧生活中形成的,这种以人、畜、地为基本生产方式适于生态规律,将蒙古族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等视为人类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脉络、指导思想。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已经形成了蒙古人的理论价值。这不仅对蒙古族,对全人类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界,形成和谐生态自然观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哈木尔图案作为蒙古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以其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己成为蒙古族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品牌之一.哈木尔图案已经应用到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受到蒙古族人们的普遍喜爱的图案艺术,成为蒙古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哈木尔”是蒙古语,译为鼻子,所以人们把哈木尔图案统称为“鼻纹”.此纹样在蒙古人心目中表达的是“福禄承袭”、“万物和顺”,“生命永续”、“生生不息”,以至于生命之树常青并且幸福绵长等永续不断的含义.哈木尔图案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于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装饰艺术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人们通过劳动和智慧不断创作和发展的独特文化。装饰艺术的视觉和功能属性充分地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特征和审美追求,同时体现出草原民族的生活。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同时,又不断在历史进程中延续并发展着。蒙古族装饰艺术广泛运用在民族服装、寺庙建筑、金银器皿和皮毛刺绣等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本文通过论述蒙古族装饰艺术的风格,分析蒙古族装饰艺术的构成及来源,对其独特造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美学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究发展趋势和在现代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20,(1):12-15
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是蒙古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文化旅游的名片。在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巨变使蒙古族传统家具地面遗存的实物被大量损坏和遗弃。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鲜明的民族造型特色和装饰纹样是游牧文化原创设计的鲜活样板,在此基础上进行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是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不仅塑造了蒙古民族刚毅、执著、率真、豪放的民族性格,而且还有表现蒙古族情感细腻,善良多忧,深沉内在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9.
蒙古牧人常常赋予马以神性,把马视为神灵和保护神,因此,对马的图腾崇拜不仅仅表现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中,而且也反映在蒙古族的祭祀习俗中。马崇拜成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马崇拜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祭祀文化,丰富了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是我国较为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它所特有的蒙古族舞蹈也是我国民族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狩猎、游牧的过程中而形成的,它不仅具有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普遍共性,而且还具有蒙古族文化所特有的风格特征。本文就以蒙古族民间舞蹈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重点对舞蹈的主题、动作以及节奏这三个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蒙古族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元上都的存在对蒙古族文化的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上都位于蒙古族文化圈的南缘,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所造就的生产生活方式,弥漫着浓郁的蒙古族文化气息;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生活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刻;上都的政治地位有利于使蒙古族文化成为这里的主导文化;巡幸上都的政治意图使蒙古族文化成为凝聚民族共识的桥梁与工具,客观上有利于民族成员在这里达成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巩固.其他民族的成员来到这里感受、接触蒙古族文化,也有利于其主体文化地位的奠定并扩大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蒙古族歌曲演唱方法的剖析及学唱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总结蒙古族歌曲演唱方法,由蒙古族人民共同创造,它体现了蒙古民族艺术的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数千年来积累了浩瀚的曲目,创造了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了蒙古族歌曲演唱方法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并进一步说明蒙古族歌曲演唱法是继承和吸收了传统民歌、曲艺的演唱精华,借鉴并吸取了美声唱法的科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雪山蒙古族是世代居住在甘肃的少数民族之一。雪山蒙古族的色彩喜好和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那些自然而绚烂的色彩寄予着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情向往,并且融入到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色彩文化。本文通过对雪山蒙古族色彩喜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甘肃蒙古族的历史和生活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从古至今一直顽强生活的民族。  相似文献   

14.
天神崇拜观念源自于萨满教的自然崇拜,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所共有的。蒙古族天神崇拜形成于蒙古族共同体成立之前,成吉思汗在自己的言行中对其进行了强化,且得到了萨满巫师的大力支持。正因为有"天是世间的主宰"、"汗权是天授予的"、"天意天命不可违"、"天降福祉为黎民"等的信仰,所以蒙古人就对腾格里(长生天)崇拜有加,且世代传承祭祀,直至今天。对当代人而言,天神崇拜包含有遵从、敬畏、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等朴素的思想内涵,值得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多元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家庭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一方面受民族整体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丰富了传统文化.此研究从文化人类学视野对蒙古族家庭美德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对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及其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讨论了背景变量的文化,中介变量的文化和行为变量的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关系,认为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内容无一不是与其自然、社会背景发生联系,无一不受到家庭文化、宗教习俗、价值观等中介变量文化的影响,无一不通过语言、交际、活动等行为文化来得到表达和传承.蒙古族家庭美德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影响并孕育了家庭美德,而家庭美德反过来反哺和丰富着民族文化,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与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与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共存的一种声乐形式,这种蕴含时代特征的艺术通过千百年的传承成为了蒙古族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对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中的地域与风格进行研究,首先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形成与特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对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在传承中的地域风格形成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研究和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舞蹈本身具有深厚的宗教意蕴,正是蒙古族人民心灵深处那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折射和独自。而这种意蕴由于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使得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蒙古族舞蹈在其流传的过程中渐渐淡化为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18.
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也都有自己的生活习俗与忌讳,蒙古族也如此。所以当我们初次与蒙古族牧民相处或者进入蒙古包做客时,了解他们的习俗,尊重他们的习俗十分重要。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生活居住的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传统图形反映了民族与地域文化,折射出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符号所指的内涵.本文运用符号学原理分析蒙古族传统图形语言,通过对蒙古族部分具有代表性符号的解读,揭示符号的意义及其所蕴含的独特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那达慕特点及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由于蒙古族栖息地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以游牧为主的独特生活方式,使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浓郁草原特色的体育文化。蒙古族那达慕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点,它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发展并形成的独特的蒙古族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