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善作不如善改”,“好文不厌百回改”,这些都启示我们修改对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也十分重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提倡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2.
作文修改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环节之一,更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常言道:“文不厌改.”意思就是说,文章要不满足于修改,要不厌其烦地修改。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笔者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始终咬定修改环节不放松。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不少教师头疼的事。许多教师花大力气精批细改学生的作文,而学生最多看看分数和评语,然后就丢在一边,束之高阁。作文批改往往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叶圣陶先生也说:“我发现十几年来,辛辛苦苦地批改作文,所得到的结果是徒劳无功。”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批改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也是作文教学中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王惠珍 《新疆教育》2012,(16):119-119,7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古人说得好:"文不厌改"、"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修改对于学生的写作和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修改习惯和修改能力,指导学生亲身体验作文修改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  相似文献   

7.
传统作文教学以“指导、批改、讲评”为模式的根本症结在于严重违背学生主体原则,把学生当成写作机器,整个过程没有建立双向的信息反馈机制,充其量只是给学生几句好话鼓励。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是学生生活的反映,传统的作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信息的反馈作用。如何反馈?只有在作文修改上作文章。古人说:“妙文不厌百回改。”《红楼梦》曾“增删五次,批阅十载”。对于一个撰稿者来说,是在编辑指导下的自我修改;对于学生来  相似文献   

8.
唐耿雄 《湖南教育》2005,(15):32-32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说文章写好后不要怕修改,越改会越好。凡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改出来的。这个“改”,包括自己改和别人改,但主要是自己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初步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师示范批改。这一方法是教师当众就某一篇作文进行公开批改,以示范例。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大家讨论并领会文章的优劣得失,再进行集体修改,使学生明白修改文章的目的、方向、内容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修改文…  相似文献   

9.
刘小燕 《考试周刊》2011,(88):67-67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之一。作文能力是学生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为了改作文,可谓是费尽心思,而学生则收益甚少,这一直是作文教学领域的一大“误区”。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才是高效的,智慧的,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上。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重点要做到: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搞好第二次批阅,培养“改”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让他们逐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作文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一直在努力追求作文的“不改境界”,即老师基本上不批改学生作文,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修改,直至接近习作要求,不断提高鉴赏作文、修改作文、写好作文的能力。下面说说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正所谓“善写者不如善删者.善取者不如善改者”。可见,修改文章对于成就佳作是何等重要。修改是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初中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谈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罗耀晟 《陕西教育》2005,(11):41-41,25
学生自改作文习惯的培养是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师讲评后,学生应继续朝前走,继续修改,而且是自己修改。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种思维过程,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的。”只会写作,不会修改,作文能力结构是不完善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白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但如果一味靠教师修改,无疑是灌输式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学生收益不大。只有教给学生改文方法,逐步引导他们自己修改,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下面以议论文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一再强调“教师积年累月为学生批改作文,因在使学生终于能自改也。”又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的任务不只是教学生“作”还要教学生“改”。“作文”和“改文”是培养学生自能作文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并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一篇好作文,除了源于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概括和表达外,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学生的作文自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巧设情境,运用风趣语言,以“读”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自改兴趣,或者由教师读,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进行修改,两种方法十分有效。待学生有了自我改文的兴趣后,教师应因势利导,向学生提出自我修改的具体要求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自改的方法。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重视、坚持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养成作文自改的习惯,学生的作文训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然而现实中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改”。作文评改一直还是广大教师肩上的重荷。教师精批细改,学生却不屑一看,教师的辛勤劳动常常成了无效的劳动,而要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批改,时间不允许,效率也不高。如何才能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李红叶 《新疆教育》2013,(1):110-110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把批改作文权力的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修改作文的空间。在修改作文中,提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课标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根据课标上述精神,作文评改课重在交流评析,解决“怎样修改、修改的效果如何”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修改”、“学会欣赏”、“学会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可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给学生的作文下批语呢? 一、人文并重,人文共批文如其人,多数学生的作文是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其中洋溢着对真善美的崇尚与追求,对假丑恶的揭露与批判。对此,批语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而对那些不健康的思想感情,批语中要中肯指出,严正批评。有些学生的作文不敢说真话、心里话,而满篇的豪言壮语,缺乏生动性,空洞乏味,对此,要给予正确引导,循循善诱。批语要帮助学生既学会作文,又学会做人。那种只评文不评人,只批章法,只改文句,不顾文品与人品,“只顾学生作的文,而忘了作文的学生”的批语是不可取的。二、多就少改,多点少改某些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给学生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