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20世纪80年代,针对语文教学长期偏重语言分析的机械训练,漠视人文内涵的弊端,语文教育界展开了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这场争论由"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发端,结果是语文教学大纲确定语文课程性质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保留到新课程的语文课程标准.从目前新课程实施的现状看,有必要提倡"简约主义".  相似文献   

2.
魏春燕 《学子》2014,(5):13-13
正所谓语文意识,我认为就是对语言本身物质存在的"关注",就是对于眼前的文字要反复品味它的味道、感悟它的内涵、触摸它的温度、倾听它的声音,把一个个文字看成一个个有生命、有色彩、有灵魂的个体,并不自觉地进行把玩、体会。培养孩子们自觉的语文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阶梯。一、沿着语文意识,语文教学就走上了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因为语文包含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更核心的因素,是这两个核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语言和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明显区别:首先是"先后之别",即思维在先,语言在后。教师对学生训练时,要沿着"想清楚"——"说清楚"——"写清楚"这一过程进行。其次是"内外之别",  相似文献   

4.
曹银治 《成才之路》2009,(30):39-3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应将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多年的教学实践也使我深深认识到:语文学习要以人文为灵魂。失去了人文这一灵魂。语文只能是行尸走肉。因此,我认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指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语言,在学习语言中,挖掘语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口头语、书面语等),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因此,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是啊,人文性正是语文课程的灵魂.离开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可以理解为"一体二维三性",语文的本体即语言,它有两个意义指向,有民族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三个属性。从语文课程的角度讲,语文具有民族性和工具性的特性,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在,但是对应于语文教育,人文性却不能不提,这是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语文要树立以本色语文为基础,以诗意语文为追求和以素养提高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观,反对绝对化的人文性或工具性偏颇。  相似文献   

7.
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到底应该给学生带去些什么呢?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这一定位中不难看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解读语文的关键。语言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点,抓住了"语言",也就抓住了"工具"和"人文",也就抓住了语文学习的个性、本色和本体。由此推理,"语文味"就可以解读为:在具体的语境中引领学生立足语言,品评文字,在读中悟写。它是以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一、语文教育呼唤人文关怀 不可否认,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它的人文性要远远大于其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内在灵魂,工具性是语文教育的外在作用.因此,重视人文关怀理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语言系统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体",语文不只是实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离开了"语言系统","人文精神"无以承载;离开了"人文精神","语言系统"便成了无灵魂之空壳。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干什么?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本领.语文教学必须狠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语言教学,"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通过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重点.  相似文献   

11.
孙汉青 《现代教学》2015,(Z1):14-15
"语文"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一是"语言和文字",二是"语言和文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不言自明,即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并能灵活运用,同时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写作能力,这是其工具性的一面。而人文性的一面则是希望通过语言文学的化育和熏陶,以养成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有涵养、有知识、有品位、有思想的人。语文教学的内容自然是语言、文字、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优秀的文学作品,范围很广,包括古今中外,历来语文教材的编排也大体遵循这一思  相似文献   

12.
"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这节课语文味淡了些."类似的话语大家耳熟能详.语言品味成了许多语文课特别是公开课必不可少的环节.笔者以为,如果能做足语言品味,真正做到有效的咬文嚼字,那么语文课堂必有浓浓的"语文味",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也必定水到渠成.仔细观察语文课堂,可以发现,在语言品味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干什么?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本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狠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语言教学,是途径,是手段;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是语文学科的价值所在.提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重点,是显性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是渗透,是融合,是隐性目标.语文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应该在"教什么语言""如何教语言""如何评价孩子的语言水平"等核心问题上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然而在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却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脱离文本,架空语言,让学生空泛地讨论课文内容,思想上剥茧抽丝,抽象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精神"标签",形式上浮光掠影,脱离语文内核进行训练,分不清是语文课,还是思想品德课、活动课,缺少"语文味";二、从"师"从"本",解剖"精美文字",丧失语文亲和力,使学生厌烦、厌弃学习语文。一、走进"文本",感受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具有人文性,富有诗意,更有创新与拓展。可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热闹课堂"中,却存在一些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非语文现象",语文教学逐渐地空泛和虚化。"非语文现象"脱离了语文学习的语言性、工具性、人文性等基本特点。其中,有这样几种非语文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然而,在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却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脱离文本,架空语言,让学生空泛地讨论课文内容,思想上拨茧抽丝,抽象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精神"标签",形式上浮光掠影,脱离语文内核进行训练,分不清是语文课,还是思想品德课、活动课,缺少"语文味";二是从"师"从"本",解剖"精美文字",丧失语文亲和力,使学生厌烦、厌弃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7.
社会语文教育应弱化"规范",倡导"典范",树立"示范",从而保证语言文字规范政策的推行.由社会语文教育规范观引发了维护语言环境原生态的思考.语言环境的原生态指两种情况:一是作为母语文化的方言生态保护;二是语言环境对语言变化的自然生态维护.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灵魂.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许多语文课缺少"语文味",原因就在于文本被遮蔽了:或被忽略,或被随意演绎,或被无端推翻,或干脆"销声匿迹".一种文本就是一种文化.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凭借,教师没有文本就无以施教,学生离了文本就无从学习.只有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才能让语文的人文之光照亮学生的青春.  相似文献   

20.
语文的美正不断地流失着,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重新审视与展望,从而还语文以本来面目。"一部现代语言学史是汉语的人文精神与汉语的科学主义矛盾、困扰的历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在《语文的阐释——中国语文传统的现代意义》中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现代语言史永恒的争论主题。这一争论至今还在延续。但不管如何争论都无法抹杀汉语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双重特性,也很难准确界定二者孰轻孰重。语言是人文的语言,人文是语言负载下的人文,二者水乳交融的关系告诉我们,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