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以中庸为本位的正义观,既是古希腊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表现,也是对此前古希腊政治思想中的“中庸”观念的继承和发展。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正义观的理论前提是中庸伦理观,其理论内容的核心是“法律就是一种中道的权衡”,在国家行为中坚持中庸之道是“适用于一切政体的公理”。可见,中庸正义观构成了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包含有丰富的正义观念和意蕴,"仁"、"道"、"礼"、"义"、"中庸"、"正名"、"均富"等思想都充分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正义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基于对功利主义的批判,通过"无知之幕"、"最大最小值规则"等对原初状态的设定和描述,论证并提出了体现其正义观核心的正义两原则.儒家和罗尔斯的正义观都表明政治与伦理道德不可分割,二者都在某种程度上主张大体上的均等,且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同时,这两种正义观在时代和政治出发点上各不相同,还体现了中西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两种正义观及其差异给我们留下许多启示:我们不能把现代人的政治原则强加于古人;应在主张伦理与道德正义的基础上强调法律正义和制度正义;一个正义的社会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平等的自由权利,并通过各种福利政策和补偿措施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正义分类有着不同的观点.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抽象的正义和具体的正义;抽象的正义包括自然的正义和传统的正义,具体的正义包括分配的正义和矫正的正义.亚里士多德的正义分类不仅符合古希腊人的常识,而且有着相应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从理论的角度看,哲学上的"二因"和伦理学上的"中道"构成了亚里士多德正义分类的理论基础;而希腊人的宗教观为自然的正义和传统的正义、政体观为分配的正义和矫正的正义提供了现实基础."公平"和"交换的正义"由于缺少相应的基础而不属于独立的正义分类.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对正义的认识当中,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正义观独具视角,其对平等的认识不是设定一个遥远的契约,也不是假设"无知之幕",而是考虑到平等正义的历史性和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政治法律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我国法的内容和性质,研究其平等正义观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的正义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的"正义观"体现了鲜明的对立和谐的思想,它既是内在的德性也是外在的行为。同时从精英政治与德才兼备、抑恶扬善与反腐倡廉、恪尽职守与和谐社会、美育教育与道德修养、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等角度论述了柏拉图的正义观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的出访讲话,蕴含丰富的民众观和正义观思想。视人民福祉为一种责任担当,中国发展成果应惠及广大人民,中国壮大是对世界各国人民的机遇,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各国友好交往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构成其民众观。基于"为正义而为"理念提出,不论是反法西斯战争,还是战后各国为正义而付出的努力,都是为弘扬正义而为,正义之光依赖于世界爱好和平、弘扬正义的积极力量,是为其正义观。  相似文献   

7.
正义自古以来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主题。人们把正义作为判断社会优良的标准,把正义作为保障自身的手段,甚至将它誉为完满的理念。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的理论中都包涵对正义的研究,在近代的自由主义哲学家那里,随着人类理性能力的觉醒,正义与自由、权利联系起来,正义的内涵得到空前的丰富。马克思在关注现实与历史的基础上洞察到自由主义正义观内在的弊端,对自由主义正义观进行批判与超越,并在其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正义观。这一正义观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正义观是以物质生产资料为基础的,是具有历史性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8.
正义是古希腊时期四大主要德性之一,并列在德性之首,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传统的正义观作了详细的探讨和论述.然而面临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这一现实性问题,传统的正义观已无法解决当今的问题,那么一种新的正义观——代际正义,是对传统正义观的一种发展和超越,面对当今资源环境出现的问题,代际公正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能够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正义观经历了一个转变与重建的过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中,马克思从早期的法律正义转向经济正义,解构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正义观,并从经济基础、实现路径和价值目标等维度重建了科学的正义观,认为经济正义是社会正义的本质内容,经济增长是实现正义的基本前提,公平分配是实现正义的根本路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正义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0.
法制作为现代社会中最为有效的社会关系调整与控制手段,法律正义的实现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未来的从业或执业人员,法科学生应当对法律和法制所蕴涵的正义观有着比普通系科的学生更为深刻而精准的理解,故而如何加强对法科学生的正义观的培育,培养其信仰法律公平,愿为法律正义而献身的价值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具体而言:  相似文献   

11.
正义究竟是什么:公平、权利还是美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义究竟是什么?罗尔斯认为正义就是公平,他用两个正义原则即平等原则和差异原则来保障;诺齐克认为正义应该是个人权利的自由保障问题,他提出了包含有持有正义三原则的权利理论来反对罗尔斯的判别原则及其分配正义原则;麦金太尔反对把社会公平与个人权利作为伦理学的主题,主张回到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向传统美德伦理寻找答案。三人的见解各有千秋,理想的正义论应该是三人的合题,即公平与权利、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2.
亚里斯多德的伦理学总体上是基于对于人的活动的特殊性质的说明的目的论伦理学。《尼各马科伦理学》是亚里斯多德伦理思想的代表作,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善、幸福、中道、友爱、公正等德性,这些德性无论对于个人的成长,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行政正义观是内在统一的。运用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行政正义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行政正义观,是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义利学说是邓小平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党、国家和人民道德生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革命功利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并论述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弘扬社会主义道义精神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主张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建立起了义利并重义利统一的义利学说。邓小平义利学说从宏观上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伦理活动和伦理建设的发展规律,它为马克思主义义利学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义利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的重大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邓小平义利观的基本特征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正义观与社会公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基本结构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正义,中国传统宗法社会所形成的正义观和道德观与西方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别。当中国步入市场经济社会,国人传统道德的失落和道德滑坡的问题日益凸现,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公德体系尚未真正地建立起来。推行市场经济建设和法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培养法治意义上的正义观乃一条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对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的划分,包含有丰厚的思想意蕴,涉及到正义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首先涉及的是广义的正义与狭义的正义之区分,其次是宏观上的正义与微观上的正义之区分,再次是关于义务的正义与关于权利的正义之区分。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黑格尔悲剧理论的实质是具有坚定性格的人物为了片面的伦理力量而导致了悲剧性事件的发生,但是,悲剧的结局又在于永恒正义的胜利,人物就是为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沿着亚里士多德昕开辟的主观论悲剧的路线,黑格尔更深入、更具体地讨论了悲剧主人公主体方面的缺陷,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文章认为其理论的最大弊端是自始至终用伦理力量来囊括一切。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正视野下的成人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它给予研究成人教育一个新的视野。研究教育公正视野下的成人教育,阐明教育公正和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基础;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受教育权利的补偿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来说明教育公正视野下成人教育的合理性;基于前面的论述,最后提出从实现受教育权利、关注个体生命、展示自由个性说明教育公正视野下成人教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思想大师利奥塔的叙事与合法化理论影响深远。他的叙事理论包含了两种叙事:政治叙事与哲学叙事,哲学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匡正政治叙事。他主张用小叙事来解构大叙事,从而以"非合法化"取代合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