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追求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角色将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合作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对教学而言,对话意味着参与,即学生、数学教材、教师之间进行一次一次真情地交流。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林达思 《教育艺术》2009,(7):68-68,6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追求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分享理解.  相似文献   

3.
哲学家马丁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对话式教学,是师生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对话式教学,是唤醒生命、激扬生命、引导学生去展示生命力量的过程;对话式教学,是两个自主的人之间的会晤,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灵魂深处的激荡.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追求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追求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和老师、同学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对话,一种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对话。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观于一体的语文学科,其阅读教学更应是心灵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的过程。用心灵与文本对话,能帮助学生克服个人生命的局限,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世间的真情,从而使生命变得丰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追求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对教学而言,对话意味着参与,即学生、数学教材、教师之间进行一次一次真情地  相似文献   

8.
李新增 《山东教育》2005,(16):35-35
一、自主探究——实现与心灵的“对话” 自主探究,就是学生通过与心灵的“对话”,发掘潜能,激发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感悟语言文字蕴藏的内涵,获得心灵的舒展,从而构建心情舒畅的“对话”环境。这样,学生个性得以张扬,从而以自由开放的心态去读、去思、去悟,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对语文阅读的本质做了准确的解读,“对话”成为语文阅读的重要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材编者、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阅读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组织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对话,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对话,是相互信赖的精神的交融;对话,也是教学相长基础下的相互切磋。  相似文献   

10.
对话教学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以人的生命建构为着眼点,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从伯姆、华特士和狄尔泰的思想中可以深刻领悟到对话教学的生命意蕴.在对话教学的实践中,要以生命意蕴为指引,制定对话教学目标;以生命意蕴为准则,优化对话教学内容;以生命意蕴为指导,创设对话教学场境;以生命意蕴为标准,完善对话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必须走出以知识为核心对文本的肢解式剖析,走向语言和生命的对话。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言语的交流,更是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呼应。它包括“语文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方面,前者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后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确,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不是一堆呆板的、僵死的符号,它由作者赋予生命,使语文学习更加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生命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追求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14.
徐玉茜 《宁夏教育》2008,(11):36-37
对话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等因素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语言为媒体,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活动。对话教学它最本质的特征和最直接的要求是现代教学将在对话中实现其民主与平等,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对话包括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基于言语的心灵活动。对话随时随地发生在课堂里。但是,把对话作为一种行为,使其成为有效的教学活动,避免没有意义的空对话、假对话,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吴四娟 《学周刊C版》2011,(2):121-12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关注师生双方与文本展开的多向互动、螺旋上升、由浅入深的对话状态。在这样的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文本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借鉴,互相启迪。其问,有以石击石的火花进射,有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有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散发着生命的色彩,充溢着生命的活力!好的课往往就是一段精彩的对话。有对话的课堂教学才能引人入胜,才能使人倍感幸福  相似文献   

16.
对话是教师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品德教学中的心灵对话是教师在与教材、自我进行深度对话后,引领学生与文本、与自我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这种心灵交流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渴望,能唤醒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与欣赏,同时还产生着心灵感动心灵,生命点燃生命,灵魂塑造灵魂,智慧启迪智慧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网络的介入,使传统课堂单一的师生交流变为师生、生生、人机对话三位一体的立体交流,无论是小组合作中口头交流,还是在网络中的异地交流,对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奠定对话交流的基础李吉林老师说:"为了通过情境进一步打开孩子的思  相似文献   

18.
余建芬 《考试周刊》2012,(94):121-122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教学行为的存在意味着对话成为师生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成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作者针对思想品德课师生对话的现状.提出有效的对话要以读透教材、创设对话情境为前提,深入生活、精诚合作为关键,以生为本,把握生成契机,细心聆听。以认真评价为保证。  相似文献   

19.
蒙秀溪 《广西教育》2014,(44):56-57
正孙建锋在其专著《享受对话教学》里这样说:"人生意味着对话。生命肇始,是精子与卵子的对话;生命终结,是骨灰与坟冢的对话;握拳而来的第一声啼哭,是诗意盎然的对话;撒手而归的最后遗嘱,是心愿未了的对话。人生的熙来攘往,藕连着生命主体喋喋不休的对话。"这便是他进行对话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滥觞。在他看来,教师人生即教学人生,教学人生即意味着对话教学,对话是个体与他人之间与生俱来的以语言为载体的交流互动过程,"缺少此过程,教学便是死教,教出的学生便是死读书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走向“对话”的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 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 材为媒体,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 和交流,追求走向实现学生主体 性学习的新天地。很显然,“对 话”意味着平等交流,意味着合 作与探究。 一、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 习——与心灵的对话。阅读教学 中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 与心灵的对话,发现自己的学习 潜能,激起学习的主动意识,在 阅读实践中感悟语言文字,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