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报纸营销时代的来临,报业掀起一股版面编排的视觉冲击热潮。头版是报纸的“脸面”,对建立报纸的封面识别系统至关重要,头版是否精彩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报纸的判断和购买欲,头版“抢眼”会产生积极的“封面效应”,“抢”走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欲和购买欲。  相似文献   

2.
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报纸头版的“封面”角色定位越来越明确。头版是否具备足够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影响读者对报纸的判断和购买欲。头版出彩会产生积极的“封面效应”,“抢”走人的注意力,激发购买阅读欲。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报纸的头版就是其“脸面”,头版是否精彩直接影响读者对报纸的判断和购买欲。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许多周末、副刊类报纸的内容丰富多采,与之相匹配的版面也自然绚丽多姿、风格各异。其中一些版面上的安排与设计具有新手法。 头版的冲击力目前周末(副刊的一种特殊形式)类、副刊类报纸,一般都注重头版的冲击力,不但头版头条的内容引人瞩目,而且往往以超规格大标题、大照片配置,强调“三秒钟效应”,力争让行走中的读者在三秒钟内从报摊上众多的报刊中醒目的发现它,被其吸引,以引起购买欲。有的还从杂志的封面设计受到启示,注意报纸的“封面效应”。如多版报纸精品购物指南,每期头版都刊有类似于杂志封面的精…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报纸的头版就是其“脸面”,头版是否精彩直接影响读者对报纸的判断和购买欲。自从受网络媒体的影响和启发之后,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报纸的“脸”变了——头版已不再板着黑面孔,登载一些密密麻麻的长篇大论了,取而代之的是“图片 标题”式的图文导读。如今报界流行“三五”说法,即“要让读者三米之外注意到,五秒钟之内决定是否购买”。因此报纸头版的导读成为展示报纸精华的橱窗,导读也成为报纸走向“易读化”道路的体现。都市报、晚报以及消闲类报纸对导读的处理可说是极为细致、也极为有效,报纸头版一般都以大标题、大…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报纸的头版就是其"脸面",头版是否精彩直接影响读者对报纸的判断和购买欲.  相似文献   

7.
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把报纸头版封面化,目前是许多报纸在用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报人开始对这种处理进行反思。一是这种手段显出它的教条。不少报纸在有新闻没新闻时,都要有一幅大照片,一年365天,少不了一些缺乏新闻价值的照片占据着头版很大的位置。为了确保封面化的特征,把最为金贵的头版资源浪费了。二是随着报纸版面的不断增多,报纸的信息内容越来越丰富,一份报纸的“看点”很多,单靠封面化的处理,丢失了其他版面内容的“看点”。三是封面化的处理不是适合所有的报纸。不同定位的报纸,其最有效展示给读者的手段是不一样的。有的以深度、厚度见长的报纸,其高质量的独家报道、专题报道,往往在头版的封面化处理后,就能  相似文献   

8.
聂恒玉 《新闻世界》2004,(12):74-74
报纸杂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一些报纸的版面改革中,随着报纸“份量”越来越重.以往的报纸头版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用与杂志的封面非常相似.头版成了引导,“导读”或“提示”成了报纸精髓和眼睛如以往是“重要的新闻”.现在变成了“重要新闻的导读”;图片作用也被无限放大,一张图片甚至占据头版整个版面。  相似文献   

9.
借图表情     
忻志伟  周骥 《新闻实践》2010,(12):I0001-I0001
作为报纸的封面,头版的编排承担了最主要的情感宣示任务。如今,多数报纸的头版追求信息量,以新闻标题和图片为主力“导读”,但在面对特殊的新闻事件时,一些新锐报纸开始追求头版信息的深度,特别是借助图片的力量,通过艺术语言描述.将报纸个性传达出来,形成独特的版面形式,从而完成报纸所要表达的“表情”。  相似文献   

10.
报纸头版封面化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报纸越来越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读图"时代到来,报纸头版不仅封面化,部分报纸还出现了"双封面".作为报纸"脸面"的头版,出现"双封面",不仅仅是抓眼球、加大导读信息量的需求,更是抢占舆论高地、凸显媒体价值的表现.本文对<齐鲁晚报>和<南方都市报>一周(2011年5月23日~5月27日)的双封面进行比较分析,力图揭示"双封面"背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战 斧”式巡航导弹刺破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夜空 ,全世界各国媒体间的新闻大战的序幕也由此拉开。伊拉克战争爆发后 ,各国媒体对这一重大事件立刻作出快速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讲 ,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不亚于伊拉克战争 ,只是激烈的方式不同而已。在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 ,我们发现许多家报纸的版面变了 ,特别是报纸的头版 ,“封面化现象”越加表现的明朗化了。好多报纸的头版除标题、导读外 ,只有一幅放大了的图片。杂志“封面化现象”给受众带来的是直观、强烈、真实、可信的感受 ,特别是今天的读图时代 ,报纸头版的“脸面”变得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2.
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把报纸头版封面化,目前是许多报纸在用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报人开始对这种处理进行反思.一是这种手段显出它的教条.不少报纸在有新闻没新闻时,都要有一幅大照片,一年365天,少不了一些缺乏新闻价值的照片占据着头版很大的位置.为了确保封面化的特征,把最为金贵的头版资源浪费了.二是随着报纸版面的不断增多,报纸的信息内容越来越丰富,一份报纸的“看点“很多,单靠封面化的处理,丢失了其他版面内容的“看点“.……  相似文献   

13.
“战斧”导弹撕开了巴格达的夜幕,同时也拉开了媒体之间的新闻大战。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国内外媒体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迅速作出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体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战争相差无几。在对战争爆发的报道中,报纸的版面,特别是头版,“封面化”的趋向十分明显。很多报纸的头版除了标题和导读外,只有一幅大照片。“封面现象”带来的这种“直观、强烈、省时、可信”的阅读效应,使报纸在读图时代的版面“表情”更加丰富,带给读者无比刺激的阅读快感、无限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多维立体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14.
读图时代对平面媒体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就一份报纸来说,封面设计至关重要,需要用独具特色的元素来树立报纸的封面品牌。这些元素一般包括精彩的照片和精炼的文字导读,合理进行搭配,就会产生一种“封面效应”,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欲,让其产生主动购买行动并深入阅读。面对新的挑战,头版照片该如何选择?笔者认为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能让人心里为之一动,这样的照片就可考虑发头版。  相似文献   

15.
刘亦凡 《新闻世界》2013,(7):129-130
【摘要】市场竞争环境改变了报纸的编排方式,封面化头版在都市报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文以5月1日北京、重庆、广州三地大型都市报为例,阐述封面化头版的概念及分类,分析封面化头版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比说明封面化头版的具体运用及作用,以及封面化头版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战斧”导弹撕开了巴格达的夜幕 ,同时也拉开了媒体之间的新闻大战。伊拉克战争爆发后 ,国内外媒体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迅速作出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 ,媒体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战争相差无几。在对战争爆发的报道中 ,报纸的版面 ,特别是头版 ,“封面化”的趋向十分明显 ,很多报纸的头版除了标题和导读外 ,只有一幅大照片。“封面现象”带来的这种“直观、强烈、省时、可信”的阅读效应使报纸在读图时代的版面“表情”更加丰富 ,带给读者无比刺激的阅读快感、无限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多维立体的视觉享受。20日战争爆发当天 ,《青年参考》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17.
封面:“三步五秒”和“上半身” “三步五秒”是各大报在竞争与探索中得出的实践经验,它的意思是,报纸的封面设计要让读者在经过报摊3步之远、5秒之内,就能够认出是哪一家的报纸,从而产生购买欲。而“上半身”理论则是说,一张报纸对折后上半部分是最吸引读者的视线的,所以很多编辑常常对报头以下1/4版面的设计苦下工夫。  相似文献   

18.
对于报纸来说,头版是封面,是报纸内在信息的外在反映,是能否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的关键。对于面向广大市民读者的都市报纸来说,头版有着更为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否打好头版这一仗,是都市报赢得发展和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把报纸头版封面化,目前是许多报纸在用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报人开始对这种处理进行反思.一是这种手段显出它的教条.不少报纸在有新闻没新闻时,都要有一幅大照片,一年365天,少不了一些缺乏新闻价值的照片占据着头版很大的位置.为了确保封面化的特征,把最为金贵的头版资源浪费了.二是随着报纸版面的不断增多,报纸的信息内容越来越丰富,一份报纸的"看点"很多,单靠封面化的处理,丢失了其他版面内容的"看点".  相似文献   

20.
宋守山 《青年记者》2017,(22):56-57
“后报摊时代”头版功能的变化 对报纸经营而言,报摊、报刊亭极为重要,同城竞争,报摊是第一发行渠道,占领报摊,才有了发行的保证. 也因为报摊的特点,报纸头版的经营受其影响巨大,甚至有“五秒效应”的说法,头版的新闻是否足够吸引人、标题是否鲜活,都会影响当天报纸的销量,进而影响到报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报纸头版朝着“导读”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