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南)人。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生活的年代,传染病流行,在他家乡一带绝大多数百姓患伤寒病而死亡。因此发愤习医。以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勤奋好学,深得其传。加上他熟读《内经》《难经》,又善于总结前人和当代诸名医的诊断治疗经验,融会贯通,理论和实际经验都很丰富,  相似文献   

2.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今陕西成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他继承父亲班彪的遗愿,著述<汉书>,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初稿,死后由其妹班昭及同郡马续完成<天文志>和八表.  相似文献   

3.
永清县春秋时期属燕国封疆之地。先秦时期属广阳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1年),置益昌侯国。东汉世祖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益昌侯国置安次县。三国至隋属幽州。为安次、方城二县地。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置通泽县。唐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置武隆县。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改名惠昌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取“沙漠永清”之意,改惠昌县为永清县。  相似文献   

4.
班固因作《汉书》而成为名垂千古的伟大史家。他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和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均颇有见地。然而在针对汉与匈奴关系上,班固的观点却颇值得进行一番讨论。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年),匈奴面临严重困难,故主动向东汉提出和亲要求,想借东汉的力量度过难关。长期以来,匈奴一直是危害汉北部边疆安宁的侵扰势力。于是朝臣纷纷献计献策。有人主张乘机打击匈奴,有人主张和亲以感化匈奴。班固持后一种主张并向章帝提出了与匈奴和亲的建议(以下简称"和亲议")。在对以前历代对匈奴政策利弊进行评述后,班固曰: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创修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至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完成了全书的编纂及抄写,全书收集了自上古至清乾隆年间我国历代典籍之精华,由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编纂,纪昀(晓岚)任总纂官,调集数万人,历时15年,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  相似文献   

6.
班固与斑姓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父亲班彪的遗愿,著述《汉书》.《汉书》记载了西汉自高祖刘邦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200余年间的历史,开创了断代史体例,记事严谨,文辞精练古雅,记录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史学上的地位仅次于《史记》,是研究西汉历史最重要的文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9,(22):11-11
史载,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十一月,杜甫游历蜀中,至射洪县,游金华山,瞻拜陈子昂故宅,旋往通泉县,游通泉山(今东山寺),写今射洪境内之诗作共18首,今存12首,其中就包括这首著名的《野望》。  相似文献   

8.
《汉书·艺文志》班固自注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书·艺文志》班固自注浅析那世平(阜新矿业学院图书馆)《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是我国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和目录学家班固根据《七略》而撰写的史志目录,是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班固撰写的《汉志》,为了与《汉书》的其它九志相平衡,采用了把《七略...  相似文献   

9.
东汉时属今辽宁的政区 公元9—23年是王莽统治时期,国号新,23—25年是刘玄统治时期,国号汉,年号更始。25年刘秀即帝位,都洛阳,通称东汉,又称后汉。220年曹丕代汉称魏帝。  相似文献   

10.
东汉时属今辽宁的政区 公元9-23年是王莽统治时期,国号新,23-25年是刘玄统治时期,国号汉,年号更始.25年刘秀即帝位,都洛阳,通称东汉,又称后汉.220年曹丕代汉称魏帝.  相似文献   

11.
科圣张衡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夏村).曾任东汉尚书和河间相等职.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原本为一家,都是中国汉室后裔,其祖籍都在河南省焦作市,即现在的古山阳城内。据史料记载,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在曹操的挟持下,于公元216年奉曹为魏王,他则完全变为傀儡皇帝。公元220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后,其子曹丕继承了王位,废除汉献帝刘协自称皇帝为魏文帝,赐封刘协为“山阳公”(居于山阳邑,也就是今焦作市市区东2公里的墙南村北)。直至刘协的玄孙刘阿知时,正值中国处于西晋王朝的黑暗统治时期,作为被推翻的前朝皇室后裔的刘阿知,整日诚惶诚恐,担心有灭门之灾。为…  相似文献   

13.
论赋起源于民间说话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到赋,自古及今为之探源辨流者代不乏其人。东汉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他认为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派;梁代刘勰同意班固的说法,但又对其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补充:“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字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这是说,除了《诗经》之外,楚辞也是它的一个源头。以后明代徐师曾、清代刘熙载、章学诚等都大抵承袭班固、刘勰的说法,并且使之更具体化。他们声称:“言情之赋本于《风》,陈情之赋本于《雅》,述德之赋本于《颂》”,“骚为赋之祖”。(刘熙载《艺概·赋概》)“古之赋家者流,原…  相似文献   

14.
方裕谨 《历史档案》2007,(3):135-135
曾譬光,字枢桓,一字枢元,号毓秀,谥号文诚,四川洪雅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至贵州巡抚,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官,《清史稿》有传,惟传主仅列卒年,而无月日。另据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则将卒年列为光绪元年九月十四日(1875年10月12日)。今考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档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这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创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不断地开凿整修,直至公元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  相似文献   

16.
公元1666年宁古塔将军衙门由老城(今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迁至新城(今宁安市),遂将老城称为“旧街”。本文试就“旧街”时期有关宁古塔的几个问题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版(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第四节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作(二)史学、地理学两汉时期,史学取得了重要成就。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两部名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原名《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大约东汉以后才有《史记》之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记  相似文献   

18.
王充(公元27—100年),字仲任,今浙江上虞人士。他是东汉末年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在我国教育历史上同样占据显著地位。我们主要是以王充的著作《论衡》来探寻其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宋代政府主办的出版事业●方厚枢宋代从赵匡胤开国(公元960年),到元灭南宋(1279年)时止,共历18帝,320年。赵宋前期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历167年;后期只有半壁河山,偏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历153年。古代出版的黄金时...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出版参考》2009,(12):25-26
班超,公元33年出生于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一带),41岁戍边,63岁被封为定远侯,公元103年回到洛阳,一个月后病逝,享年71岁——建功西域,万里封侯,成为文人带刀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