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探讨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与学习生活型态之大学生,其数字教材购买行为之实证分析架构。拟透过对数字教材发展趋势和大学生购买行为分析架构的陈述,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一个思考方向。这项架构假定大学生对于数字教材的购买行为,将因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与学习生活型态之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马笋 《大观周刊》2012,(18):17-17
柏拉图是古希腊杰出的政治法律思想家,他的代表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法律思想,为后世法律文明的进步奠定了思想基础,可以说柏拉图是古代、中世纪和近代所有思想家中少数最具有影响的人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明中 《兰台世界》2012,(27):65-66
李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学家,同时也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秦朝逐步统一六国后,李斯将原战国不同的法律规定及制度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调整,并在原有秦朝法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并颁布在全国推行。  相似文献   

4.
凌云 《大观周刊》2012,(52):88-89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汉语教材的背景,其次陈述了目前汉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孔声 《新闻世界》2008,(9):127-128
新闻写作在表达方式上要有两种——陈述和表现。目前,我的新闻写作主要运用陈述的方法,而于表现的方法,则重视不够,运用不复对于新闻写作而言,单纯的陈述方爿多多少少限制了人们对事物的表达,缚了形象思维的拓展,也在一定程度损害了行丈的节奏效果。因此,在新写作中,记者在掌握好陈述的方法的时,应当重视并运用好表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德主刑辅"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以阴阳五行学说和儒家的纲常伦理体系为基础提出来的法律思想。作为汉朝的立法思想",德主刑辅"思想对于汉朝的刑罚执行制度、刑罚原则以及刑事政策制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1984年以来,文献检索教材建设持续发展,教材内容中计算机检索的比重逐渐增多,日趋独立.本文论述了教材建设的新进展,对代表性的教材进行述评,并针对机检与手检的关系以及文献检索课的发展趋向问题陈述己见.  相似文献   

8.
李健 《出版参考》2010,(6):27-27
近十年来,随着法学教育的迅猛发展,法律教材市场日益繁荣,竞争空前激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在售教材多达1800个品种。从市场走向上看,法律教材基本上可以分为高等教育教材和职业培训教材两大块,而二者在出版规模和市场容量潜力方面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现状和特点。在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领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几家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利用所在学校的教研资源或学术资源整合优势,  相似文献   

9.
自1984年以来,文献检索教材建设持续发展,教材内容中计算机检索的比重逐渐增多,日趋独立。本文论述了教材建设的新进展,对代表性的教材进行述评,并针对机检与手检关系以及文献检索课的发展趋向问题陈述已见。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媒体上读到不少"孩子们为什么怕读鲁迅"的言论,分析为"时代距离太远",我想这不会是主要原因.这给人提供了一个信息:是对教材的反思.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章是一流的.但不一定适合上教材,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别说是中学生,甚至大学,都不可能一时半刻理解得了鲁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教材出版过程中频频发生的法律问题,为教材出版者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教材出版者的法律意识,规避教材出版的法律陷阱,使教材的出版走向健康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李业成 《出版参考》2005,(12):18-18
最近在媒体上读到不少“孩子们为什么怕读鲁迅”的言论,分析为“时代距离太远”,我想这不会是主要原因。这给人提供了一个信息:是对教材的反思。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章是一流的。但不一定适合上教材,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别说是中学生,甚至大学,都不可能一时半刻理解得了鲁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建设性冲突是一种积极思考,用意在于把双方或多方对于同一个议题所存在的差异主动凸显,让各方陈述理由,并接受不同意见质询,冲突是这个过程的重点,把想法和不同立场下的观点释放出来,从而得到更可行和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和一般的封建统治者不同的是,宋代的统治者对于法律教育和法律人才的选用非常重视,主要表现在宋代独特的试刑法制度。本文探讨的就是这一制度存在、发展和最终消亡的根源,以便对当代法制建设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鲁敏 《兰台世界》2014,(1):69-70
和一般的封建统治者不同的是,宋代的统治者对于法律教育和法律人才的选用非常重视,主要表现在宋代独特的试刑法制度.本文探讨的就是这一制度存在、发展和最终消亡的根源,以便对当代法制建设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华成 《出版科学》2016,24(2):28-31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编写和全面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出版国家统一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有益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和法律功底扎实的专业人才,但施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来自高校、市场和舆论的阻力。国家统一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是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人才的重要举措,应当坚决贯彻,施行中需要注意教材编写者的权威性和代表性;需要注意使教材的内容丰富,观点鲜明适当;要考虑施行教材免费化以减少推进阻力;要确立责任机制,推动法学院系积极采用国家统一教材。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随着法学教育的迅猛发展,法律教材市场日益繁荣,竞争空前激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在售教材多达1800个品种。从市场走向上看,法律教材基本上可以分为高等教育教材和职业培训教材两大块,而二者在出版规  相似文献   

18.
略论“展示”新闻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报道新闻的人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练就过硬的本领,那就是:“示事”、“示理”、“示利”、“示美”。这里所说的“示”,即“展示”。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在谈到报道的时候,曾经对“展示”和“陈述”这两个概念作过区分。该教材明确指出:“报道新闻应该进行‘展示’而非‘陈述’。”②“展示”的词源学意义在于:将认知对象展现、显示给人们看。报道者所“展示”的对象,主要的是新闻事实本身。在“展示”过程中,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不虚构事实,不添加情节,不改变事实原貌。因此,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迈向法治化建设的新时期,法制新闻成为体现时代特征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法制新闻始终与本国的基本法律体系保持高度统一,往往以直接的形式展现法律内容,或以客观的视角陈述法律案件,本文结合社会实际,解释了法制新闻的具体定义,并对法制新闻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复旦大学新闻系一位老师曾讲,有的时候在导语中用上一句准确、生动的引语,比好几段平铺直叙的陈述还要有效。美国高等学校新闻专业基础教材《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