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7,(12):1117-1121
目的研究淮南市第二中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调查分析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运动负荷、主要场所、形式、项目以及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结果和结论淮南市第二中学的学生对于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是较为乐观,但组织形式还存在不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业紧张,学习压力大,而缺乏锻炼的方法、缺乏兴趣爱好、缺少伙伴也是影响课外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瑾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9):81+125-81,12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态度的测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这些维度对学生总体锻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锻炼行为有较强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对安徽省26所普通高校3200名大学生假日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假日体育锻炼有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假日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有增强体质、掌握锻炼方法、丰富业余生活和调节身心;锻炼项目以球类、武术和健美操为主;锻炼形式主要是单独活动;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参与假日体育锻炼的两大因素是场地与器材设施不足和组织管理不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淮安市区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约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发展的不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淮安市区中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较低、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较短,影响淮安市区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学习负担重,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主观上没有锻炼方法和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从家庭方面考虑如父母的体育态度、父母的体育行为、家庭的经济水平等几个方面探讨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通过本研究,为当前淮安市区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成都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实证研究,旨在弄清楚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分析体育锻炼动机对不同学生群体及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程度,为完善中学体育教育机制,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意识,树立起终生锻炼的理念提供一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对安徽省26所普通高校3 200名大学生假日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假日体育锻炼有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假日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有增强体质、掌握锻炼方法、丰富业余生活和调节身心;锻炼项目以球类、武术和健美操为主:锻炼形式主要是单独活动;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参与假日体育锻炼的两大因素是场地与器材设施不足和组织管理不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市主要城区具有代表性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连市城市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表现出以中考加分为主的短视现象。虽然是以提高身体素质占的比例最高,但多是以满足个人短期的提高体育成绩需要为主;锻炼项目的选择以健身跑为主;锻炼场所主要以学校操场为主,只有极少数学生在社区和家里的空地及健身俱乐部进行锻炼;锻炼形式主要以结伴锻炼和集体组织形式,以个人行为锻炼的人极少;学生自主参加锻炼的频率较低、锻炼持续的时间和对锻炼时间的选择没有规律性。影响大连市14-17岁城市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有对锻炼内容不感兴趣、受重文轻武的传统文化和应试教育以及个人运动技能好坏等方面的影响;客观因素有学习压力大,时间不足、场地器材缺乏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了解到武汉市光谷第三初级中学各年级中学生在体育意识和锻炼行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该校学生对体育认识基本一致,差异主要表现在锻炼动机、体育兴趣、锻炼手段、制约参与锻炼等因素以及自我锻炼能力等以上几个方面,并为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体育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学生的体育活动锻炼动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锻炼首要动机是“以减轻学习的压力和紧张水平,提高睡眠质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并认为该首要因子体现了中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动机的功利性,这种现象与当前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压力过重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广州市第一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情况进行调查,通过了解目前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实际状况,对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益于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沈阳市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锻炼的自然情况和组织形式等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沈阳市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增进健康;老年人在锻炼时间和频率上均高于青年人;锻炼的场所以公共体育场所为主,有一半以上居民体育锻炼意识较强;自我健康评估能力和体育与健康知识不足是多数居民在体育锻炼中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和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大学生773人,其中男生423人,女生350人,平均年龄19.93岁;中学生285人,其中男生118人,女生167人,平均年龄16.20岁。总计1 058人,男生541人,女生517人。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人格、锻炼动机和锻炼情绪效益在体育锻炼情绪效益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体育锻炼的情绪效益具有复杂的结构,其产生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格、锻炼动机和锻炼取向对体育锻炼情绪效益影响的整体模型是有效的;大五人格与情绪效益之间的动机中介模型为最佳模型;动机作为大五人格对情绪效益的中介调节作用,仅体现于高动机个体。研究从整体视角展开克服了仅从单一视角研究提高锻炼情绪效益的局限,对从全局把握有关变量与情绪效益的关系,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准确理解影响锻炼情绪效益的因素和提高情绪效益的方法奠定了实证基础。研究提示,重视个体的人格特质、关注锻炼动机和锻炼取向的引导是达到理想锻炼情绪效益的重要保证,并表明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降低锻炼的情绪效益。研究所得人格、锻炼动机、锻炼取向和情绪效益的结构关系为从整体上理解如何增加情绪效益,促进心理健康,采取相应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宁夏大学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宁夏大学10级新生体育锻炼行为态度不明确,未能形成良好的锻炼行为习惯;学生对锻炼效果认识充分但锻炼行为的理解却较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体育锻炼目标态度、行为认知主观标准没有显著差异等基本状况和特点;建议加强对学生参加锻炼活动的引导;根据男女学生不同要求开设学生体育课;在学生群体内形成良好的锻炼氛围等。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临沂市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临沂市残疾人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趋向积极,但锻炼质量不高。残疾人所能选择的健身场所器材有限,同时缺乏科学的健身指导和正确的理论知识;但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明确的,体育的功能正逐渐被残疾人所认知。  相似文献   

15.
影响中学生余暇体育行为的因素及其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场所的选择、态度与动机、消费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锻炼的主要因素为课程压力大、学校体育设施较差、升学竞争激烈、无较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希望考上好的学校、升学考试压力大等。提出个性化指导、终身意识指导、社会化指导、消费倾向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锻炼情况、锻炼动机、锻炼兴趣、锻炼组织形式和团队构成因子重要性等方面,对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坚持性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为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凤英 《冰雪运动》2009,31(2):88-91
以北方冬季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及动机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影响冬季男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影响因素、行为及锻炼的项目,目的是为了加强高校冬季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更好地对大学生实施全民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使大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运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从中获得乐趣,以便提高冬季体育教学效果及其运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男女大学生在锻炼动机、锻炼行为、锻炼项目等方面有一致性但也存在差异,并提出增强男女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法等了解高校社区居民锻炼动机、锻炼项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特征等,结果表明:高校社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明显多于一般社区;锻炼的首要动机是强身健体,获取体育锻炼知识和方法的差异性显著;喜爱的体育项目和坚持一年以上的项目呈高度正相关;影响高校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缺乏毅力、缺乏体育设施等。建议:建立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提倡社群化管理模式;完善体育设施,提供多方位配套服务,更好地推进城市社区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动机、锻炼频度和次数、锻炼的项目、形式和场所、体育消费、影响因素等不同角度对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高校中不积极锻炼的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进行研究,并分析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特征。结论:在心理方面,他们在体育锻炼上没有明确的态度,对体育锻炼的的认知、身体锻炼的情感体验方面和控制能力有所欠缺,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体育锻炼的态度较差;身体的表现方面,从健康的角度讲,不积极锻炼的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但该部分学生对自身的外在特点和身体素质的情况具备清晰的认识。在自尊的层面上讲,不积极锻炼的人群的自尊心较强;内在的体育知识结构,缺乏有关体育锻炼的知识和体育常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