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地球内部的情况,比如岩层的分布、岩石密度分布、断层分布等,我们了解的太少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难以预测地震的根本原因,我们对地下情况不能精确知晓,自然无法预测出地震爆发的时间和地点。地质学家正在不断努力,希望了解地下的更多信息,包括利用卫星来测量地球的大地水准面。所谓大地水准面,是把地球上静止的海平面向陆地延伸,获得的一个闭合的近似球面。大地水准面上的每一个点,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由于地球结构、地下岩石密度分布都会影响到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2.
画说地震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地球的外表面是一薄薄的地壳,其厚度在大陆平  相似文献   

3.
强震发生断层特指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断层。它源于三次重要地质事件:侏罗纪地壳裂开形成许多断块,各断块以垂直升降为主;新第三纪晚期印度板块向北东推挤俯冲;第四纪晚更新世软流层流动方向改变,致使各断块以水平走滑为主。最终形成强震发生断层的网络。强震发生断层规模宏大。地表上为断续延伸数百公里的条带,宽数米—数百米。深部呈板状,可切穿地壳。强震只发生在强震发生断层上。断层上各处都可能发生6级左右地震,特殊部位会发生7级以上强震。地震时断层内比断层外的烈度陡增23度或更多,断层外侧烈度7°~8°的抗震设防是足够了。强震的发生,乃系上地壳沿剪切面脆性破裂的结果。强震发生断层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大坝、核电等重要工程及城乡建设均应重视。如果确定有强震发生断层,能避开则避开之,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建议强震发生断层范围内设置地磁或其他预警系统,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革新》2011,(11):33-33
前不久,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学家成功测试了一个地震预警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在探测到断层断裂产生的第一个能量脉冲时发出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5.
高俊  赵燕红 《内江科技》2009,30(5):74-74
方差体技术是检测地下断层及地层不连续变化现象的卓有成效的一种技术。文章介绍勘探区的概况和三维地震的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并阐述了方差体技术的原理。通过该技术在新桥井田的实际应用,显示了方差体技术对三维地震地质信息自动拾取以及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精度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煤矿综采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地质精查时,由于技术装备和方法的限制,落差10~30m的断层未能完全查清,远远满足不了采区设计的需要,故对探明小断层的要求亦日益迫切。根据这些年的地震勘探工作实践,谈谈用地震反射波法勘探落差大于5米以上小断层的点滴经验。论述了用地震反射波法探测煤矿采区小断层,必须从野外工作方法做起,同时叙述了在资料解释对比时,断层在时间剖面上表现得各种特征。  相似文献   

7.
不是所有地方都会发生强震,只有极少数地方可能发生。因此要关注强震发生断层,也就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断层。在地下它是一个有一定宽度的板状体,断层内外界限分明。强震只发生在断层内,断层外不会发生强震。震级确定了,立足于有震,可以有充分时间采取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8.
煤矿在巷道掘进中经常会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遇到构造时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地质构造性质以及在搞清构造性质、煤层赋存状态时,怎样优化设计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采动断层(节理)活化的突变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岩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在地下开挖之前,它处在一种准静态平衡状态.地下开挖后,这种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使采场上覆岩体远离平衡,发生一系列的破坏现象.采动覆岩的变形和破坏乃至移动实则是一种运动,运动系统必然存在稳定性问题.突变则是采动覆岩系统中失稳的一种形式,是指系统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发生不连续的剧变.结构化岩体采动沉陷过程中具有很多突变破坏形式,如采动断层(节理)的突发性滑移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断层一旦形成,其进一步的运动(突变滑移)将受断层面摩擦的控制.这种突变破坏形式导致矿山开采沉陷过程中的复杂性、剧烈性和高度非线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1,(19):58-59
美成功测试地震预警系统 可提前数秒预警 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学家成功测试了一个地震预警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在探测到断层断裂产生的第一个能量脉冲时发出早期预警。这个地震预警系统由加州大学研发.目前还没有推向公众或者企业。也就是说.在发生地震时.只有一组科学家能够接到警告。  相似文献   

11.
石秀 《内江科技》2011,32(8):103-103,113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勘探开发程度较高,但因其断裂异常发育、构造严重破碎,油气藏特征十分复杂,导致勘探难度加大。复杂断块油藏描述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断层识别、平面组合及断块的划分。利用地震剖面常规解释方法,断层组合方案存在多解性,使断块的划分与地下实际情况相差太远,造成井网不合理、注采系统不完善。相干分析技术可理顺断裂关系,合理组合断裂系统,确定断层的平面走向和切割关系,使精细断层描述更准。  相似文献   

12.
“四川强震成因被认为‘渐归沉寂’的龙门山断层‘复活’发生错动,这个断层自明朝以来被记录到的数据不多。这次地震的错动使当地地壳抬升了9米。这将使喜马拉雅山升高几米。” ——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王乾盈  相似文献   

13.
河南神火兴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1-13010综放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在工作面中部遇见DF18断层。不但给煤炭资源的回收带来困难,而且有可能造成突水,顶板冒落等事故,对安全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采取钻探、注浆对断层进行加固,顺利通过了断层破碎带,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大倾角工作面在正常回采期间和过断层时,尤其在过断层时,工作面往往发生飞矸伤人事故。为了有效杜绝这一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飞矸伤人。重点介绍了工作面过断层时防飞矸的几种办法,为大倾角工作面的安全回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水利水电工程中,当水工地下洞室不得不穿越对断层破碎带时,分析围岩稳定性并提出建议是进行设计工作的必要条件。为了得到在断层破碎带中围岩的最佳支护密度,对渡口坝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断层破碎带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提出几组不同支护密度的方案,通过计算得到各方案支护的结果,最后分析得到其中最为可靠、经济的支护方案。研究成果对存在破碎带的地下洞室的设计、施工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进展顺利,前不久,一号孔钻进孔深741.5米,为地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物样品,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规模巨大,断层岩类型丰富,尤其是地震断层泥的规模罕见.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革新》2009,(6):32-32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进展顺利,前不久,一号孔钻进孔深741.5米,为地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物样品,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规模巨大,断层岩类型丰富,尤其是地震断层泥的规模罕见。  相似文献   

18.
张翔  李哲 《中国科技纵横》2014,(4):241-241,244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尽管地震什么时候发生,强度多大等至今还无法精确的预测出来。但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地震预测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估测某个地方是否会发生地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突发地震对人们带来的伤害。本文将简述地震预测模型建立的过程,希望通过该模型的建立,可以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地震相关的知识,同时也给研究和设计地震预测仪的专家等带来启发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真遗憾,莫霍面又一次在科学家的眼皮底下溜走了。溜走了。将近百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莫霍面的存在。1909年,克罗地亚地球物理学家安德利亚·莫霍洛维奇(1857-1936)在研究一次地震时发现,地震波在到达欧洲大陆地下35公里处时,传播速度突然加快,于是他猜测,地震波在那个位置可能遭遇到了地幔岩石。接下来的研究发现,这一现象具有全球性,人们发现那应该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于是用发现者莫霍洛维奇的名字,把界线起名叫“莫霍面”。莫霍面在大陆地区深度约在2070公里左右。而在海洋底下,由于地壳很薄,莫霍面在海底地下的深度不超过10公里。如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日喀则市地震活动背景以及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意义,阐明了做好日喀则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对减轻人类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