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党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报道地方工作,即报道地方的先进经验、创新做法,指导全局,推动工作。反映地方工作是驻地记者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加快记者站发展的关键,而把地方工作“转化”为新闻,或者说在地方工作中挖掘新闻,又是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2.
省级党报分布于全省各地的记者站,是报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报社的一支善于打硬仗的主力部队、生力军。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以及传媒集团不断发展的实际,记者站职能扩大责任也大了。记者站在新闻立站的前提下,兼具协调各方面事务的工作,并有广告、发行、接待集团内外人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马玉峰 《青年记者》2007,(14):82-82
社区是新闻的富矿,也一直是各类生活类报纸关注和争夺的热点,设立社区记者站、开办社区版一时间可谓硝烟四起。但省内各级党报对此却是一直不瘟不火。党报不需要关注社区吗?社区不需要党报吗?非也,其实如果把党报优势和社区进行有机的结合,无论对报纸本身还是对社区工作都是有益的,大众日报的地方新闻版《济南新闻》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卢雅 《东南传播》2012,(11):167-168
本文提出驻地记者站是新闻采编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的观点,阐述了记者开始新闻生涯最佳的起点,应该从记者站开始,这将为今后的新闻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出要加强和完善记者站新闻人才培养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用良好的大局观指导日常的新闻采访写作,是对党报记者的基本要求;培养和锤炼自己的大局观,也是多数党报记者都很重视的基本功。作为派驻在省辖市记者站、长期远离本部工作的省级党报驻站记者,工作范围处于全省的一个局部,工作性质又要求把自己所在城市的工作放在全省的大局中来观察思考,存在从“窗口”看全局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东南传播》2013,(6):139-141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新闻单位重申了3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新闻采编人员及证件管理。为采编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条件;要加强人员日常培训;严禁持新闻单位制作的工作证等证件从事采访活动,严禁为非采编人员、兼职人员申办新闻记者证。二是进一步加强报刊记者站和网站管理。严禁聘用不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担任记者站或网站负责人,严禁记者站自  相似文献   

7.
省级党报分布于全省各地的记者站,是报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名驻站记者,是报社一支善于打硬仗的主力部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宣传事业的需要,记者站工作也呈现新的态势,编辑部工作人员如何为记者站做好服务工作,是一个新课题。 我以为,在具体工作中,要处处体现一个假设:如果自己是一名驻站记者,身在记者站,有哪些困难,最  相似文献   

8.
徐一化 《新闻窗》2007,(2):46-47
近年来,党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应该说,党报对民生新闻的认识和操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党报民生新闻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本文将从党报民生新闻的缺憾入手,探讨党报民生新闻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党报如何挖掘头题新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新闻业务,更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归纳。本文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出从细微处发现新闻线索,选准报道主题,并通过超前策划、深入采访、精心编发,将之"呈现"为党报头版头题,为新时期党报如何挖掘头题新闻总结了思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县区记者站是市级新闻媒体在本部以外行政辖区内县区所常设的新闻采编子机构,是媒体本身的一种延伸发展。它代表自身媒体发挥相应职能,把新闻的触角延伸到人民群众中去。县区记者站在相应区域做好外宣报道的同时发挥新闻舆论监督职能。记者站的设立是当地政府向外宣传的又一新闻渠道,也是外界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媒体和当地政府沟通交流的渠道,记者站的设立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凯 《新闻窗》2007,(5):28-29
时政报道,是对时事、政治等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主要包含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和重大政治社会活动等。如果说社会新闻能为一张报纸聚来人气是本地新闻重要基础的话,那么,时政新闻就会为一张报纸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是一张报纸原创新闻的上层建筑。尤其作为一张党报,假若时政新闻偏弱,那么可以断言,纵然具有党报身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刘波 《传媒观察》2005,(11):5-7
头版是党报的旗帜、龙头,也是党报的脸面和窗口。它代表党报的风格和品位,集中体现党报的舆论导向、编辑方针和新闻特色。办好党报头版,以厚重实惠的内容吸引读者,以大方新颖的版面打动受众,是党报改革的关键。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很多党报的副刊、周末版、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版尝试了各种尝试,而作为“脸面”的党报头版受党报性质、舆论宣传导向的限制,在改革创新上落在了其他版面的后面,成为党报改革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13.
蒋颖 《新闻界》2007,(6):11-12
本文以《四川日报》社会新闻报道为例,深入阐述了社会新闻是党报新闻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社会新闻是当前党报新闻宣传改革创新的一个落脚点,提出了党报社会新闻报道应找准的几个视点.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功能之一,发挥着党和政府联系沟通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作为党报记者到一个地方采写新闻,无论是党政部门少数干部违法犯罪问题,还是工作中的偏差和错误,都是在履行党报的职责。这就要求记者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进行报道,达到弘扬正气,促进问题解决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宫建华 《新闻世界》2009,(11):44-45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党报做强民生新闻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关注就业、教育、分配、社会保障为内容的民生新闻.不仅事关群众利益,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而且是党报坚持“三贴近”原则。改革新闻宣传,提高党报公信力,增强新闻可读性的生存、竞争的利器。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党报在新闻改革中如何去争取更多的受众,增强新闻贴近性、可读性至关重要。社会新闻是党报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充分发挥社会新闻贴近性、可读性的重要特征,使之成为党报宣传的一个重要亮点,已时不我待。那么,如何让地方党报的社会新闻出“彩”呢?  相似文献   

17.
赵冬至 《新闻世界》2009,(11):81-82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关注民生新闻是党报性质使然,在民生新闻的选取与报道中党报更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党报拓展民生新闻有着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曹鹏 《新闻记者》2012,(10):53-55
在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党报的新闻研究队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闻研究部门是各级党报的标准内设机构,作为编辑部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总编室、评论部等并驾齐驱。党报新闻研究部门的工作与任务主要是为本报社采编部门提供研发后援以及考评奖励,工作重点是报纸的质量评价与考评汇总,及时总结办  相似文献   

19.
地方党报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守住阵地,必须强化自己的固有优势———内容,在采编上下功夫,突出"内容为王"的原则,为读者提供好的新闻作品、好的报纸版面。在这其中,党报新闻编辑的作用不可忽视,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党报新闻编辑,既要坚持党性原则,又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并且还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处理要闻版时要防止走进误区办好要闻版,历来是各级党报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地市级党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之一,党的声音必须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为重要的题材之一.做好时政新闻是党报编辑的必修课.在如今的媒体竞争中,时政新闻恰恰是党报的"杀手锏".从新闻来源上讲,党报具有某种性质上的"资源垄断性",这也是党报时政新闻权威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