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分析针灸结合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8例颈椎病患者,经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采取随机的方式将88例颈椎病患者分为病例各为44例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针灸和牵引治疗法予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联合应用针灸与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时,予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使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2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实验组21例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辅助常规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率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病灶吸收及痰菌转阴等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耐药性肺结核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痰菌转阴,加快病灶吸收,但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市2007年生猪“高热病”疫情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动物疫病防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2007年我市生猪“高热病”疫情资料以及当年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生猪“高热病”是外源性疫源传入,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感染为主并混合感染多种病原引起;疫情区域相对集中、疫点呈点状散发、疫情传染速度快、各种日龄猪均可发病和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为特征;疫病应急技术贮备不足、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群众防疫意识低等原因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结论:科学处置疫情、加强消毒灭源、强化免疫接种、加大防疫监管等综合措施是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腰痛人群的发病特征、治疗特征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物理治疗,对比患者发病特征、治疗特征及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慢性腰痛人群发病特征在年龄、性别和职业上对比无差异(P0.05),且实验组慢性腰痛人群治疗特征与对照组在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贴敷治疗上对比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物理治疗上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慢性腰痛人群预后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腰痛人群发病与其自身的年龄、性别和职业无关系,在治疗方式选择中,多数人会选择物理治疗,也有部分患者选择药物治疗,但是在物理治疗后的患者分析中发现,患者治疗后预后效果明显,患者复发几率低,所以物理治疗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1周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相关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2.5%)低于对照组(15.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路结石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并作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自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收治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挑选资料完整的120例,并依据盲选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予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治疗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得知,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得知,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统计分成两组: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选择积极护理;之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97.1%,比对照组的77.1%要高(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并发症率是25.7%,明显比实验组的5.7%要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取积极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针对于高原性肺水肿采用高流量吸氧治疗的运用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选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25例采取鼻导管吸氧方式,观察组25例则采取高流量吸氧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在92%显著高于对照组68%(P<0.05);观察组患者在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指标上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显著低于对照组32%(P<0.05);治疗前两组的舒适度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于高原性肺水肿患者采取高流量吸氧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和舒适度,缩短肺部啰音、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减少治疗后续的并发症,比以往使用的鼻导管吸氧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此种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社区慢性心力衰竭(chrom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社区83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增加有氧运动与指导,并于训练后第4w、8w、12w、16w、20w、24w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16w后,实验组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20w后,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持续、规律性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社区CHF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文章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的流行现状、临床症状,病原类型、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计划P-Plan""执行D-Do""检查C-Check""处理A-Action"(PDCA)循环在脊柱结核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8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手术治疗的经NRS2002筛查具有营养风险的脊柱结核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与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及术后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的情况。结果:应用PDCA循环实验组干预后血浆白蛋白在术后第7天、第3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30天前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胀率和食欲不振情况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可有效地改善具有营养风险的脊柱结核患者营养情况,促进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150例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加服益气活血方,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后60d、出院后180d观察两组MIDAS评分、超声心动图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的差异。两组治疗疗程为3个月,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心功能均较入院时改善,但在出院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具有明显差异性,出院后180d时实验组的生命质量和心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MIDAS评分在出院后180 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出院180 d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在6个月的随访中,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出量、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在MACE发生率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改善PCI术后康复期患者的心功能,且益气活血方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炎性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派丽奥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牙周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先进行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实验组牙周袋内注入派丽奥,每周一次,连用四周。对照组牙周袋内上碘甘油,每周一次,连用四周。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派丽奥是治疗牙周炎的安全可靠药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挑选96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血压、颅内降压、抑制水肿改善脑循环等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以早期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的对照组,40例采用亚低温治疗组,38例采用常温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除了采用温度不同外,其他治疗同于亚低温组。结果:两组相比较,亚低温治疗组的并发症明显减少,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结论:亚低温治疗是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护理上总结了亚低温治疗的物理降温与复温方法,冬眠药物的使用与体温控制,监护重点及并发症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试验酒石酸泰乐菌素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临床疗效,采取了三种药物治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治疗试验期间,酒石酸泰乐菌素治疗组鸡只精神、食欲,临床症状等均有改善且见效快。发病率、死亡鸡只数明显低于两药物对照组,与两药物对照组相比,酒石酸泰乐菌素治疗组用药3d后可见临床症状明显转轻,鸡只死亡数明显下降,5d后停止。两药物对照组尚未停止,直到观察期限第10天尚有零星死亡,因而整个试验期间两药物对照组死亡率均高于酒石酸泰乐菌素治疗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在牙周病拔牙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重度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即刻种植组(实验组)与延期种植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义齿留存率、美学评分及牙槽骨吸收情况结果:实验组仅术后3个月的美学评分高于对照组,其他各时期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治疗牙周疾病,术后采取抗感染治疗,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对牙周病患者具有相近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应用金纳多注射液对患有脑梗塞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脑梗塞疾病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别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双嘧达莫、尼莫地平、阿司匹林三种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金纳多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脑梗塞药物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脑梗塞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金纳多注射液对患有脑梗塞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行参藤三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T2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实验组则行参藤三黄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48例(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34例(62.96%),实验组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T2DN患者行参藤三黄汤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总结在神经内科针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抽取自2015年9月-2017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2例,随后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61例患者。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的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有效护理情况,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的住院护理中采用神经内科的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情况,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喜爱,应加强其在临床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