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内的学习紧张度就是指学生在上课时的感知、注意、思维等智力心理活动和非智力心理活动的量化指标。研究资料表明:学生在适中的紧张度下,智力心理和非智力心理达到最大值,学习的效率最高。紧张度过高,主体处于高度激活状态,极易造成心理生理疲劳。时间一久,不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动机水平,而且还会造成各种神经性疾病,象脑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损伤学生的身体。紧张度太低,学生在课堂内没有压力,没有一定的认识指向,组织纪律松懈,智力活动就处于“自由化”水平,也会降低学习效率,造成教育质量下降,所以,控制课堂内的学习紧张度,是青年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2.
孙旖 《教师》2012,(18):114-114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不是通过简单机械的传授,而是通过学生积极活动实现的。在体育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课堂效果,有多种实现途径,其中,有效运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课上有效运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笔者就来谈谈体育课如何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  相似文献   

4.
杨玉琴 《宁夏教育》2012,(11):47-48
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个体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相似文献   

5.
从学生的个人心理活动以及学生的群体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动机、态度、自信和焦虑进行了详细且周密的分析,探讨情感因素对高中生美术课堂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课堂心理氛围是在学习过程中,由师生共同营造的一种心理背景,它作为学生心理活动与其学习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心理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课堂注意是学生的心理活动对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指向和集中。只有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这种心理的指向和集中,学生才能够清晰地反映课堂上所进行的一切学习活动,才能够自觉地摒弃其他有碍于学习任务完成的心理活动。为此,组织好课堂教学,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全部集中到课堂的学习任务方面就成了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如何把注意引进课堂呢?一、从课前两分钟开始l、由“动”变“静”的两分钟。兴趣是无意注意的源泉,无意注意是有意注意的先导。有意注意具了集中性和保持性。这种集中和保持不仅在没有干扰、没有任何无关的事物妨碍正…  相似文献   

9.
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实践证明,积极健康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相反,则降低学习效率。因此,良好的  相似文献   

10.
赵俞妹 《考试周刊》2010,(15):224-224
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以课堂为心理背景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心态不同,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一、提高课堂参与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先导 课堂参与度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保持较强学习迫切性的程度。学生的心理活动包含着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课堂学习效益的。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有很大差异,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学习效率。教师是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的创设者和维护者,课堂中教师不妨采用  相似文献   

13.
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氛围,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等教育氛围.课堂气氛作为课堂学习发生的背景,是学生学习心理活动与个性实现的中介因素.课堂是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人才的中转站.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既是复杂的师生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奥妙的师生心理活动过程.课堂心理环境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作为德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主动、能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活动课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它是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没有注意就不可能有对事物的认识,它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有了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保持他的感觉、知觉、想像、思维、记忆等活动,才能聚精会神地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只有注意听课、学习,才能使教学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学习之基,研究之始。课堂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落实新课程理念,实现教学目标;推动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师生互动水平,促进师生感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特点出发,提出挑战性、明确性、思考性和开放性问题来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力。兴趣往往也是学习的先导,如果学生脱离了兴趣而学习,那一定是一种痛苦。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能否保持深厚持久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成败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现在,教育界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成了一个热点话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用赞美的语言鼓励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在安全的心理氛围中,开展合作与竞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思维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高。一、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教学中如何防止学生“疲劳”安徽省无为县教委教研室杨文斌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疲劳,或称为精神疲劳。如课堂容量过大,内容过深等等。另一种是主观疲劳,又称假疲劳,这种“...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理念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呢那就是防止学生产生“疲劳”。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疲劳,或称为精神疲劳。如课堂容量过大,内容过深等等。另一种是主观疲劳,又称假疲劳,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