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作比较研究:从题材选择看,两部书的表现内容均为: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把妇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红楼梦》选取的封建家庭更具典型意义,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具典型性。从人物塑造看,《金瓶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描写室内陈设,陪衬或反衬人物性格。《红楼梦》对此一一借鉴,而且更为摇曳多姿,各臻其妙。从语言运用看,《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对《红楼梦》有很大影响;《红楼梦》吸取《金瓶梅》优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超过《金瓶梅》。结论:《金瓶梅》对《红楼梦》影响巨大,《红楼梦》对《金瓶梅》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著作,曹雪芹倾注了自己全部情感,为我们塑造了一大群呼之欲出、百态千姿的女子形象,也包括来自下层的被摧残、被毁灭的婢女形象,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浅议《红楼梦》中的婢女形象。  相似文献   

3.
才子佳人小说形象特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艺术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才子佳人形象存在着模范的或标准的与非模范的或非标准的两种类型。这两类形象各有着比较鲜明的性格特征,他们共同建构起一个琳琅满目的才子佳人形象群。从形象塑造的过程看,在才子佳人小说创作前期产生的形象多是模范的或标准的,而产生于创作后期的形象,其中非模范的或非标准的则有很明显的增加。才子佳人形象是中国小说形象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以后《红楼梦》等小说的形象塑造发生过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们往往只注意《红楼梦》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判与否定,这是有失偏颇的。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红楼梦》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借鉴与创新,阐明了才子佳人小说对《红楼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明代“四大奇书”中,《金瓶梅》的梦境描写是最多的,也是水平最高的。《金瓶梅》中的梦境描写,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很大的影响,产生了比较好的叙事效果。甚至世情小说之最———《红楼梦》中的很多梦境描写都是从《金瓶梅》里借鉴而来。  相似文献   

6.
才子佳人小说是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填补了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小说创作期间的空白,其内容以男女之间的婚姻爱情为主。才子佳人小说家在表达婚恋方面有所贡献,主要在于突破了封建传统婚姻观中的不合理处。  相似文献   

7.
潘金莲是《金瓶梅》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女性之一.婢女、妻子和侍妾是中国古代女子担当的三种重要角色,而此三种角色恰恰贯穿潘金莲的一生.婢女阶段的潘金莲形象,折射出不合理的封建婢女制度和人口买卖现实;作为妻子的潘金莲,是封建婚姻制度的殉葬品,体现了女性在封建婚姻生活中的不幸和对自主婚姻的企盼;侍妾身份的潘金莲,昭示了一夫多妻制的不合理和身为人妾的不幸.这一形象的塑造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世相、世情和世态.  相似文献   

8.
第一部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奠定了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塑造了集品、貌、才、情于一身的理想佳人形象,卢梦梨作为其女主人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才华过人,积极主动追求自己的婚姻,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中国世情小说中的两部力作,《红楼梦》的创作受到《金瓶梅》的启发,这在人物的塑造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金瓶梅》的女主角之一李瓶儿和《红楼梦》中的尤二姐形象在出身、性格等方面就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们都背负"不洁"之名,她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她们又都以悲剧结局,但两人的悲剧意义又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借鉴了诗词的写作手法,频频使用数字,开创了小说使用数字的先河。《金瓶梅》语言简练,风格独特,和数字的使用有很大关系,《金瓶梅》对后代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人情小说两座高峰,在人物塑造方面有着诸多联系,拿潘金莲与赵姨娘这两个人物来说,尽管一个是《金瓶梅》中主要人物,一个是《红楼梦》中次要角色,但是无论从品貌、性格、地位,还是人物命运发展来看,都有着共同之处,在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方面,可以说潘金莲就是西门大宅的赵姨娘,赵姨娘就是贾府的潘金莲。  相似文献   

12.
新发现的《姑妄言》,是介于《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的又一部世情小说奇书,并在《金瓶梅》等章回名著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也有明显的启示和影响。在艺术上,《姑妄言》在章回体式,人物塑造,心理刻画,环境描写以及结构和语言等方面都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和《水浒传》中虽然都塑造了武松这一形象,但二者具有很大差异。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致力于刻画他高大光辉的英雄。但在《金瓶梅》中武松不再是主角,作者无意凸显其好汉形象,在情节安排上亦对其英雄事迹做了大量删减。《金瓶梅》对《水浒传》中武松形象的重写,是立于创作主旨和时代精神的不同,顺应了小说表达主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明代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中,《金瓶梅》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书,这除了作品主题、题材、人物以及其他一些不同之处外,《金瓶梅》大量的性描写是它与其他三部作品特别显著的不同点。《金瓶梅》中的性描写,不是个别的故事情节点染,而是小说故事情节总体结构的需要,是小说主人公形象塑造必不可缺的环节和因素。如若抽去性描写,《金瓶梅》就会变成另外一副面目。性描写是《金瓶梅》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任怡姗 《考试周刊》2011,(76):21-23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我国最著名的两部人情小说。张竹坡与脂砚斋分别对《金瓶梅》与《红楼梦》做了全面系统的点评,对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原著有很大的帮助,是研究《金瓶梅》与《红楼梦》的重要资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张评与脂评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张评与脂评进行对比,寻找其共同点及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陈荣 《文教资料》2007,(8):58-60
本文主要论述了《鼓掌绝尘》对《金瓶梅》性爱观的拨正和反思,主要以“情”和“礼”来反拨《金瓶梅》中的“欲”,通过才子佳人的“才”来抵挡金钱“财”对人的异化。其实《鼓掌绝尘》对《金瓶梅》性爱观的拨正和反思正是才子佳人小说对人欲横流的晚明小说特别是艳情小说反拨的一个典型。但《鼓掌绝尘》终因其不成熟和《金瓶梅》在明朝不可替代的地位而落入了尴尬境地。这种拨正和反思最终也以“无奈”而收场,或者我们可以大胆地说,这种结果本身就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采用超现实宗教人物来预言或归结人物性格命运,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也都写到了形而下的宗教活动和世俗化了的宗教人物。不过《红楼梦》作为雅化的世情小说,其宗教书写更具有美学意味,三个神话具有空灵超越之美,是对神仙美学的继承与发展,使之具有了审美功能,并重建了神圣的品位。相比之下,《金瓶梅》中的得道高僧高道并没有为该书提供超逸的品位,而只具备叙事学上的预叙——总结功能;由于主体故事体现出正视人欲的态度,与因果报应框架构成强烈矛盾,还解构了宗教神圣形象,这与全书的审美品位是一致的。关于小说中各自的男主人公形象的宗教书写印证了这一区别。最后,《金瓶梅》的宗教书写更坐实,《红楼梦》则更灵巧。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以写实的笔法,塑造了一批丫鬟形象,揭示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们的婚姻状况。婢女被视为主人的私有财产,主人可以随意奸占,同时其婚配也完全由家主决定,即使被收为妾也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地位。由于正常的婚配权得不到满足,婢女心存不满,往往会借出轨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随着婢女买卖的合法化,婢女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她们的婚配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由《风月宝鉴》和《石头记》两部小说合成。曹雪芹把《风月宝鉴》和《石头记》合成一书后,无论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还是主题上,都超越了这两部小说,也超越了之前的人情小说。《红楼梦》继承了《金瓶梅》以来人情小说取材于现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并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人物形象"正邪两赋",丰满、真实。并通过小说中那么多可敬可爱人们的毁灭的悲剧,传达出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与《金瓶梅》均为世情小说,然《金瓶梅》开启着明清世态人情小说之生命先河且打破了神话传说、英雄叙事和历史演义等传统题材长期占据小说创作领域的审美格局并依托其别具一格的方式展拓了中国古典小说演绎的新篇章。但《红楼梦》却是凭借其渲染了人生百态、世态炎凉、时情冷暖以及言说着个体的梦幻玄想、群类的盛宴必散和家族的悲欢离合而跃升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榜首佳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